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石乡
释义
1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宝石乡

宝石乡,常见地名。在我国有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宝石乡、四川省开江县宝石乡。

基本概况

宝石乡位于梓潼县东南部,距梓潼县城22公里。东北方与文兴乡、二洞乡连界;东南方与仁和镇毗邻;西南方与定远乡、玛瑙镇、盐亭县剑河乡接壤;西北方与文昌镇、自强镇为界。宝石乡幅员面积56.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8000亩,耕地面积15144亩,其中:田面积4457亩。宝石乡辖11个行政村,6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006年末,宝石乡总户数3036户,总人口10003人,其中:农业户数2725户,农业人口8996人,劳动力5429个,其中转移出乡以外务工、经商的劳动力达2397个。

2001年粮食总产量1万吨、农来总产值299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700万元,财政收入1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2001年,社会级济发展综合目标考核获全县第一名。川东第一大水库--宝石油桥水库位于怀中。

自然资源

乡境内以深丘为主,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500-800米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平均日照在1400小时左右,无霜期长达270天左右,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是梓潼县东部典型的“十年十旱”地区。由于境内有从马迎乡、自强镇流入的长梁河流域,自公店乡、二洞乡流入的倒石桥河流域以及从文兴乡流入的庆祝河流域,三大河流汇入场坝村、星火村,流向盐亭县剑河乡,形成了宝石得天独厚的天然水系,世世代代浇灌境内肥沃的土地,给发展宝石乡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水资源。人口居住和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与山坡之间平坦地带。农业种植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花生、水果、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猪、牛、禽为主,农业灌溉以提灌为主,机械耕作水平还很低,主要靠饲养耕牛耕作田地,农业生产模式较初放和传统。2006年底,宝石乡粮食产量已达4622吨,油料总产量699吨,肉类总产量1963吨,禽蛋产量194吨,水果产量291吨,青饲料产量2700吨,蔬菜产量1568吨,渔产量11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835元(县农调队从宝石乡10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农业总产值327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含劳外收入)实现5707万元。

基础设施

省道302线于2006底建成,由西至东穿境而过,缩短距县城里程两公里。梓盐公路贯穿庆祝村,跨乡公路宝定路(宝石—定远)、宝剑路(宝石—盐亭县剑河乡)、宝二路(宝石—二洞),已达国家四级泥石路标准。村道碎石泥结路已修建42公里。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村社机耕道248公里,大大减轻了宝石乡群众的劳动强度,给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乡内有小Ⅰ型水库2座(长梁河、天生埝),小Ⅱ型水库5座(柏垭、场坪、红卫、金光、大田坡),石河埝3道(庆祝、星火、响水滩),山坪塘、蓄水池115口,微水池87口,水利工程总蓄水量665万立方米。水利提灌站14处,装机容量1775千瓦。宝石乡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34千瓦,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机械收割比例已达60%以上。光纤电视入户6个村共683户;村级广播设施完备,运行正常;程控电话安装470余部,移动、联通无线通讯覆盖宝石乡,现有手机和移动座机3100部。集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宽敞平坦,整洁卫生。政府机关、小学校、信用社、供电所、粮检疫站等单位职工生活设施完备,办公条件优越。商品流通,集市繁荣,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完善,场镇居民饮用水通过全自动净化设备的净化,卫生健康。农村红层找水工程已全面实施,农民饮用水质量得到了保证。农村沼气池建设已建成150口,为建设环保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结构

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兴乡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强化“开放、市场、法制、效益”四种理念。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实行“种子搭桥,蔬果铺路,产业互动,协调发展”战略。乡政府积极引导,努力培育符合宝石实际的产业资源,先后成立了“梓潼县宝石乡水稻制种专业技术协会”、“梓潼县宝石乡干果专业技术协会”、“梓潼县宝石乡养猪专业技术协会”、“梓潼县宝石乡中药材专业技术协会”、“梓潼县宝石乡反季节果蔬专业技术协会”五大协会,一个“公司+协会+农户”的现代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乡果园一个,于1976年建园,栽植果树品种以橙、柑、桔为主。2003年由成都圣泰公司租赁承包,对果园进行品种更新,重新栽植优质枣树300亩。宝石乡已建成优质干果基地1840亩,其中:优质枣树栽植1540亩,优质核桃栽植300亩;反季节水果栽植500亩,现已挂果投产。蚕桑基地建设实行春育夏栽一步成园的模式,已栽植桑树1500亩;水稻制种面积已达到500余亩;种植各类药材500余亩。2006年,宝石乡生猪出肥突破1.5万头,能繁母猪养殖达到1000头。乡政府积极推行政策服务和典型示范,以科技为动力,以培育各类种养大户引导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起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构建和谐宝石。

领导分工

党委书记罗怀宪:主持乡党委、乡人大主席团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乡长刘智勇: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主抓经济建设,重点抓好财政、税收、蚕桑基地建设、财贸、农经、金融、经贸、民政工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承斌:组织、纪检、宣传、群团、文化、广播电视、信息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会、普法、统战、保密、党政办、机关内务、人事、老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法、信访、行政执法等工作,经济工作侧重畜禽基地建设。

党委委员、副乡长罗炳全:协助乡长工作,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场镇供水、科技、科协、农技、农能、交通、安全、农机、农电、武装、新村扶贫、新农村建设、干果纤维林基地建设。

党委委员、副乡长龚云兰:协助乡长工作,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乡镇企业、文教、卫生、食品安全、招商引资、场镇创卫、市县联系乡村协调工作、扶贫攻坚、国土、村镇建设、社会事务办。

社会事业

宝石乡人民政府机关大院于1993年开始筹备新建,设计占地面积3000m2,当年冬天由宝石乡农民投工投劳,开挖基础。2005年,由县财政局立项,当年冬天,开始建修。2007年6月,住宅楼竣工交付使用。工程造价40万元,地方财政出资30万元,市政法委资助10万元。由乡农经站、林业站、国土所三家出资修建现办公楼。计生指导站由原区公所和宝石乡政府共同出资维修和改造。用农民负担双提款中“教育费附加”的部份资金和宝石乡人民集资以及县财政补助的办法,修建了乡农校。现在政府机关大院占地面积2600m2,建筑面积3430m2,总造价140万元。它象征着上级政府和宝石乡人民对乡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旨在希望乡人民政府不辜重望,求真务实,奋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宝石乡人民勤劳致富奔小康。

宝石小学始建于1954年,因年久失修,有D级危房2800余平方米。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闻讯,为之奔走呼号,遂有爱心人士韦志杰女士慷慨解囊,捐资20万元人民币排危助建新楼,还有各级侨联及各级财政鼎力扶持,县人民政府拨款20万元人民币,以及宝石宝石乡人民筹资数万元,使教学楼和学生公寓于2006年9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热心支持中国侨联实施侨心工程,其所奉所倡,所行所举,青史当彪。韦志杰女士虽身居彼岸,却心系故里,念国家民族之昌荣,为彰显其得之功,梓潼县教育局于2006年9月将梓潼县宝石小学改名为宝石港生爱心小学校,旨在激励莘莘学子常思韦志杰女士。砺品砺学,以成国家民族之栋梁。

宝石乡卫生院2005年立项筹建,征占土地13380平方米,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33万元人民币,于2006年2月竣工交付使用。卫生院核定编制6人,每年财政注入补助资金1.2万元,内外科基本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从根本上方便了宝石乡人民群众的问医看病,为全面提高宝石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奠定了基础。乡敬老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改造,投资7万余元,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有房屋12间,环境幽静,设施完善,可以解决20多名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经常化,宝石乡101户特困户得到了县、乡、村干部及以场镇单位职工的帮扶和救助,使他们脱贫致富,生产和生活标准达到了宝石乡的中等水平,为宝石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480

男 4940

女 4540

家庭户户数 2796

家庭户总人口(总) 9404

家庭户男 4885

家庭户女 4519

0-14岁(总) 2235

0-14岁男 1160

0-14岁女 1075

15-64岁(总) 6433

15-64岁男 3401

15-64岁女 3032

65岁及以上(总) 812

65岁及以上男 379

65岁及以上女 43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235

2 四川省开江县宝石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8公里。境内有蓄水9230万立方米的川东第一大农用水库——开江宝石桥水库,它成为川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宝石湖,是人们水上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1992年12月,由原先锋乡、中心乡合并成立宝石乡。

全乡幅员面积48.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公顷。乡人民政府驻雁鹅坝村12社。辖雁鹅坝、复兴寺、红岩坝、茶坪、马驿沟、程家沟、中心、斑竹溪等8个村、68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乡有5799户、198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7人。少数民族有藏族1人,苗族3人,壮族3人,土家族4人,傈僳族1人。

乡境属平坝兼丘陵地势,年均气温16.20℃,年降水量约1400毫米。1986年至2005年间,新修小型水库2座,山坪塘120口,引水渠5条。主产水稻、玉米、油菜、花生、豆类、薯类、药材等。水果有梨、李、脐橙、无核橘、椪柑、核桃等30余种。养殖业有猪、牛、羊、兔、鱼、禽。

1998一2003年,建起街道3条,总长1.8O公里,水泥铺设路面,安装了路灯18盏,街道住户251户,813人。有年供水1.10万吨的自来水塔1座。移动、联通基站各1个,邮电代办处1个,4个公用电话亭,安装程控电话机800部,移动电话机1260部。有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含光纤)电视用户1740户。

该乡水陆交通方便。宝石桥水库有船泊站3个,运输铁船32只,旅游观光船8只,可直通本乡的大部分村社及讲治、沙坝、梅家等毗邻乡镇。有乡村公路7条,总长46公里。有货车12辆,农用散轮车34辆。利用宝石桥水库的资源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发展以宝石脐橙、无核橘、椪柑、布朗李、雪梨、水晶梨、银杏为主的经果业,分片栽植200公顷。宝石脐橙,个大、皮薄,色泽光亮,味道香甜,年产70吨,销往县内外。在实施以生猪质量为龙头的畜禽产业化"十亿工程"中,建二元杂交母猪繁殖场4个,用二元杂交母猪更换本地母猪250头。年出栏生猪2.10万头。鸡2O万只、鸭3.90万只、白鹅1.30万只。有个体工商户及农副产品加工、建筑、石料开采、酿酒、运输等企业共31家,从业人数625人。固定商品零售58家,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638万元。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57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762万元,第二产业183万元,第三产业793万元。粮食总产量10200吨,肉类3738吨,水产770吨,水果7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43元。

1996年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年来累计投资49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村小7400平方米,改造危房4200平方米。2005年,乡内辖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村小11所(社会力量办学3所)。在校学生199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167人。教职工92人。医疗卫生机构有乡卫生院2所,村卫生站15个,个体诊所1个,从业人员52人。有文化站1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