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积岩遗址
释义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宝积山宝积岩。1979年在洞内灰黄色堆积中发现人牙化石2枚,打制石器12件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是广西境内旧石器时代材料最全的遗址。

简介

1979年在洞内灰黄色堆积中发现人牙化石2枚,打制石器12件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人牙化石为右下第二臼齿和左下第三臼齿,经有关专家判断认为可能属于50一65岁的老年个体。从牙齿形态观察,应属晚期智人。石器由砾石制成,以砾石的自然面作为台面直接打击,器形较大,保留自然面较多,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石核。动物化石有猕猴、长臂猿、中国熊、猪獾、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华南豪猪、剑齿象等6目16种,是华南晚更新世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常见的成员,其中5种为灭绝种。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稍早阶段,碳素测定其年代为距今24760~35600年。该遗址的石器与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共存,这在广西是少见的,是广西境内旧石器时代材料最全的遗址。

宝积岩化石

宝积岩人牙化石是在桂林市中山北路宝积山的一个岩洞中发现的。该洞洞由主洞和若干支洞组成,洞口方向为南偏西,高出附近地面约8米,高出水塘水面约12米,洞口高约4米,主洞口2-5米,宽6-22米不等,深44米。人牙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器发现于主洞的堆积物中。洞内堆积分三层:上层为胶结坚硬的石钟乳盖板;中层为灰黄色胶结土,内含石灰岩角砾,化石和石器;下层为黄色亚粘土,不含化石。

发现经过

1979年5月间,全国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成果展览。位在宝积山山麓的广西师范大学附中,有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历史教师李庆忠,想起了近在眼前的洞中化石。他在学生中组织了一个“古生物化石发掘小组”,开展课外科研活动。他们在残存的主洞北壁残余堆积中,采到了一批动物牙化石,还在洞口的钙华板下发现了炭粒和动物烧骨。

是月的一天,李老师将新采的化石送来榕树楼上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希望我们能帮助鉴定。我在他送鉴的化石中,分拣出了一种酷似人牙但小于人牙的猴牙,又发现了6颗大于猴牙的人牙,立即建议为了慎重起见,请他带上这些标本迅速到南宁广西文物工作队,再作进一步的鉴定。

是月底,李老师带去的人牙化石标本,果然振奋了广西文物工作队。他们表示要马上来桂林,抢救残存的遗物,以探个究竟。

6月5日,到达桂林的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的彭书琳、陈远璋与我市文管会考古组的阳吉昌、笔者等去附中,观察了现场,接着向张、诸两位校长汇报鉴定情况,并报告正式发掘事。彭书琳汇报说:送去的6颗人牙中,有两个石化已深,属更新世晚期智人牙化石。由于其所具有的重要性,这两颗人牙可暂留附中展览,展出结束后送交文物部门。

宝积岩探幽

桂林,有山有水,更有奇异的洞府,那么,在人类早期桂林的原始先民最早选择了哪个岩洞生息繁衍呢?根据考古人员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桂林原始先民最早挑选的岩洞,就是人文胜迹荟萃的宝积山宝积岩,这里有着桂林先民劳动生息的款款遗踪。

宝积岩是一个山崖下部的洞窟,洞口不甚高旷,也不甚宽大。岩洞的内进却很深。

1979年深秋,广西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宝积岩遗址进行了清理。岩洞内地层、乳石杂土交相堆累,动物骨骼时有所现。原来许久以来,洞内堆积已多被搅和,所存其文化地层,已显凌乱不堪。但专心致志的考古工作者经过认真查找,仔细发掘,还是在层土中发掘出土两枚人牙化石,且牙齿颜色石化程度相似,但磨损程度却相差甚远。其中第三下齿的齿冠相当高,齿根不太粗壮,表明它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阶段。宝积岩的人牙化石经初步鉴定,距今年代约为三至五万年,这个阶段,距离新石器时代曙光已为期不远。

宝积岩洞穴遗址的发掘,揭示了桂林远古先民的一幅生活画卷。它表明,在桂林这块热土上,人迹自古就已映照在山水洞府间。桂林,不仅为当今的人们所羡慕,也同样为远古原始先民所钟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