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华乡
释义
1 四川安岳县宝华乡

乡镇简介

该乡为安岳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23.2平方公里。通公路。辖石龙、高寺、安乐、三兴、双沟、南岳、岳湾、玉皇、凤狮、桥龙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油菜籽。

区划沿革

1932年置宝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乡,1995年复置乡。

人口数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959

男 5684

女 5275

家庭户户数 33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950

家庭户男 5676

家庭户女 5274

0-14岁(总) 2550

0-14岁男 1351

0-14岁女 1199

15-64岁(总) 7466

15-64岁男 3874

15-64岁女 3592

65岁及以上(总) 943

65岁及以上男 459

65岁及以上女 48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0904

行政辖区

下辖村:高寺村 安乐村 三兴村 双沟村 南岳村 岳湾村 玉皇村 凤狮村 桥龙村 石龙村

辖区代码

512021242宝华乡

512021242200高寺村

512021242201安乐村

512021242202三兴村

512021242203双沟村

512021242204南岳村

512021242205岳湾村

512021242206玉皇村

512021242207凤狮村

512021242208桥龙村

512021242209石龙村

512021242400宝华乡独立居民小组

2 云南红河县宝华乡

宝华乡,地名,比较著名的有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宝华乡和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宝华乡。

基本概况

该乡位于红河县中部,距县城迤萨36公里,东与勐龙、甲寅两乡隔河相望,南与洛恩乡接壤,西与架车乡相连,北与乐育乡毗邻。

全乡国土面积121平方公里,海拔700-2436米,乡境内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平均气温13.7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485.3毫米,具有发展山区经济和热区经济的良好气候和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水稻、玉米、木薯、甘蔗等农作物。土壤为红壤、黄壤和黄棕壤。

境内有集中连片的撒玛坝万亩梯田,素有“红河县粮仓”之美称,“宝华米”享誉县内外。集中连片,层峦迭起,四面环林的撒玛坝万亩哈尼梯田,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得到了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扬和极大关注。

自然资源

截至2007年,全乡有耕地总面积27401亩(其中:田 16323亩,地 11078亩),人均耕地1.17 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61亩,有效灌溉率为30.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9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 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4928.4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9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黄皮梨、甘蔗、香蕉、芒果、柑桔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78670.59亩。有丰富的花岗石矿藏资源。

经济状况

2007年,种植甘蔗8171亩,种植木薯4300 亩,芭蕉芋1858亩,竹子1200亩,棕榈2500亩,稻田养鱼10000亩;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945万元,比2006年的3865万元增长2.06%,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2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908.4万元,占总收入的93.12%;畜牧业收入137.5万元,占总收入的2.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192头,肉牛331 头,肉羊281头,家禽102900只);渔业收入6.1 万元,占总收入的0.12%;林业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三产业收入54.9元,占总收入的1.04%;工资性收入 50.5万元,占总收入的 0.12%;其他收入30万元)。比2006年的4536万元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137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该乡一般财政收入完成122676元,比2006年114681元增收7995元,财政支出2809631元,比2006年同期增支1096745元,增加64.03%,包括工资、公务经费等。金融部门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250万元,比2006年增加15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779万元,收回贷款121万元,(乡信用社)。全乡有集贸市场2个,2007年集市场贸易成交额1514万元。 该乡2007年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3.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174 人(占劳动力13.57 %),在省内务工1902人,到省外务工272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全乡有4931户通电,有47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的农户有174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6%和 35.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0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58户(分别占总数的 28.66 %和 13.43%)。该乡镇到县道路为弹石路;建有1个客运站、集贸市场2个。全村共拥有汽车24辆,农用运输车27辆,拖拉机22辆,摩托车8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61亩,有效灌溉率为30.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9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 亩。到2007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960口;全乡所有自然村已通电、电话;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5个自然村已通公路。全乡饮水存在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7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人口卫生

截至2007年底,全乡辖6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4931户,总人口23435人,其中男12425人,女人11010,农业人口23936人,非农业人口199人;年内出生人口347人,出生率15.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8‰,死亡172人,死亡率8.2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1人。全乡居住着哈尼、彝、汉等三种民族,其中哈尼族19606人,占总人口的84%,彝族2566人,占总人口的11%,汉族1263人,占总人口的5%。

截至2007年底,有卫生院1所,职工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行政工勤人员1人,设病床10张,全年门诊5329人次,日均16人次。有村卫生所6个,有乡村医生12人,医疗设备有心电图机1台,黑白B超机1台,尿液分析机1台,洗胃机1张,制氧机1台,雾化吸入器1台。

文化教育

截至2007年底,全乡有小学13所,其中村完小7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在校生2510人,初中在校生124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0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24%,小学在校生辍学率0.36%,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76%。全乡有小学教师126人,初中教师51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8%,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6平方米,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5平方米。建立、完善领导机构,全力抓好“两基”工作,“两基”工作于2006年10月25日经省人民政府评估组验收。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截至2007年底,全乡有村委会文化室8个,业余文艺宣传队6个,卡拉OK厅2个,电子旅游室1个,全年以广播、电视、录象等多种形式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教育法、交通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次,组织召开文化市场工作会议8次,494人。展出图片186张,出黑板22期,在各种宣传日会议期间共贴小标语516条,大标语60条,全年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演出场8次,观众1.6万余人。

人文地理

宝华乡位于县境中部,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属中半和高寒山区结合的山区乡,乡境北部属阿姆山北坡,北部为宝华梁子山地,山势巍峨,山高谷深,海拔700-2436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有集中连片的撒玛坝万亩梯田,素有“红河县粮仓”之美称,“宝华米”享誉县内外。集中连片,层峦迭起,四面环林的撒玛坝万亩哈尼梯田,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得到了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扬和极大关注。“ 黄皮梨”是宝华的特色水果,全乡有梨树1万多棵,黄皮梨将成为宝华乡的一个品牌,成为宝华乡发展旅游业的一道靓丽风景。乡境内花岗石储量大,质地色泽好,为绿色波浪木纹大花板,被誉之为“印度孔雀绿”,属国内外稀有的花岗石品种。有海拔2436米高的落孔尖山,有处于原始森林中的清水河,有蓄水3100万立方米的俄垤水库,形成了以撒玛坝万亩梯田为主的旅游景点。乡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有野猪、猴子、黑熊、蟒蛇、穿山甲及白鹇、野鸡等野生动物。

朝阳村委会的龙甲村是明洪武年间落恐土司的住址,四面环山,人杰地灵,水源丰富,村落有序,是一个融历史、民族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哈尼生态村。境内有丰富的花岗石矿藏资源。朝阳村委会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哈尼梯田,挖掘土司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宝华民族民风民俗融落孔、佐能土司文化、哈尼文化、彝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为一体,形成了底蕴丰厚、乡土气息浓郁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基础设施

乡委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财力、物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乡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修建了乡政府驻地长800米的主街道的水泥路,长500米的排水边沟,并安装了12盏路灯,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现象,乡容乡貌得到极大改善。建成客运站1个、龙甲生态村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陈列馆、龙甲坝塘;投资12.4万元,完成了俄垤村委会龙们村高压输电工程,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完成宝华大道建设(宝华农贸易市场至宝华村委会道路),完成俄垤、期垤、朝阳、安庆等村卫生室,乡村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全乡三个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新建农村卫生街道36条,10500平方米,新建厕所16个,猪厩250个,沼气池142口。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逐步改观,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截止2007年底,全乡有4931户通电,有47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的农户有174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6%和 35.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40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58户(分别占总数的 28.66 %和 13.43%)。

该乡镇到县道路为弹石路;建有1个客运站、集贸市场2个。全村共拥有汽车 24辆,农用运输车27辆,拖拉机22辆,摩托车84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61 亩,有效灌溉率为30.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9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 亩。

到2007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960口;全乡所有自然村已通电、电话;有 1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45个自然村已通公路。全乡饮水存在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7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3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3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宝华乡

宝华乡,因句容县的宝华山得名,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境西北部。东与下蜀镇相邻,西与南京市摄山乡、江宁县汤山镇接壤,南与亭子乡相连,北以便民河与江宁县花园、营防二乡为界。乡政府设在龙潭镇,1971年迁至武圣庵,距县城31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155个自然村。2.5万常住人口中有回族14人,壮族1人,余皆汉族。

宝华、青龙二山将全乡分割为三块:北部沿沪宁铁路有8个行政村,为沿江圩区;中间是二山之间狭长地带,有3个行政村,为山区;宝华山西侧有4个行政村,属丘陵。全乡总面积70.2平方公里,耕地2.5万多亩,山地6500亩,水面积4200亩,成林面积2.55万亩。解放前,丘陵山区易旱易冲,圩区易受洪涝。解放后,山区修筑水库,蓄水保土,开挖排灌渠道,圩区浚河加堤改造荡田,建设良田,实现旱涝保收,为全县粮棉高产区之一。

境内矿藏资源,为发展工业提供了丰富材料。唐代的铜山铜矿,民国初年的中国水泥厂和江苏省钼铜矿(现县属)均在境内。现有乡、村办水泥厂各一家,乡、村采石矿(场)20余家。1978年以后,其他工业也迅猛崛起。至1985年,乡村两级已办有建材、印刷、化工、针织、服装、铸造、金属加工等企业共91家,年产值达1763万元,创利税182万元,居全县首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77元。

沪宁铁路从境内北部穿过,除龙潭站外,设有石榴园站。312国道(老宁镇公路)、汤龙、亭华(亭子至五贵桥)3条公路贯穿东西南北,从五贵桥至宝华山隆昌寺,汽车可直达。水路由便民河到大道河港口入长江,龙潭至三江口码头有公路通达。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十分称便。

宝华山护国圣化隆昌寺,为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名闻遐迩,享誉东南亚。宝华山区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保存较好,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诸多名贵树种,尤以宝华玉兰最为珍贵,全国独有。1983年,省政府确定宝华山为自然保护区。境内有明代墓冢多座。丁沙地村东北黄泥山经南京博物院初步挖掘,认定为早期新石器文化古遗址。全乡现有宝华、铜山二所初中,27所小学(其中完小16所);仓头村有简易电影院一座;卫生院1所。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等功臣、烈士翁天泽为仓头村人。

2010年,沪宁高铁的宝华山站落成,从镇江至宝华坐高铁只需要短短8分钟即可到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