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藏乡 |
释义 | 宝藏乡位于江城县西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7公里。东与本县的国庆乡、勐烈镇接壤,南与本县的康平乡相连,西与宁洱县黎明乡毗邻,北与墨江县文武乡隔江相望。处在宁洱、墨江及江城三县交界地带。东西最大横距2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2公里,国土面积564平方公里。 简介宝藏乡位于江城县西南面,东经101°39′,北纬220°,乡内最高海拔1600米,最低海拔为600米,平均海拔1400米,乡政府驻地为830米,年降雨量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4℃。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178户,在册人口10909人,居住着哈尼、汉、彝、瑶、傣等十种民族,其中哈尼族6019人,汉族2078人,彝族1075人,瑶族549人。全乡共有学校5所,其中小学4所,中学1所。2006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农村经济总收入160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粮食收入362.3万元,牧业收入279.9万元,林业收入116.7万元;全乡粮食总产362.3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公302斤;乡镇企业营业收入 307万元,比上年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72万元,比上年增长5.9 %;农民人均纯收入928元,比上年增长 3.5%。 骨干产业宝藏乡形成甘蔗、畜牧、茶叶、橡胶四大骨干产业,2006年全乡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32329 亩,其中水稻7245 亩,玉米8900亩;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451 亩,其中甘蔗5751亩;完成经济林木16416亩,其中橡胶累计开挖种植面积10953亩,茶叶种植面积3986亩,水果种植面积1477亩。在畜牧业发展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抓住畜牧扶贫机遇,加大投入,优化养殖业内部结构,2006年末,全乡大牲畜存栏8570头,同比增20.3%,出栏781头,同比增18.9%,生猪存栏9718头,同比增6.9%,育肥猪出栏4579头,同比增1.6%,禽类存栏34051只,全乡肉类总产量411吨。 交通情况1、县乡弹石路面21公里;2、乡村土路58公里;3、村寨土路112公里;4、宝黎公路江城段24公里。 招商引资宝藏乡立足乡情,依托区域资源,努力创建优惠的政策环境,建好召商项目库,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紧紧围绕"巩固粮食、稳定甘蔗、发展林业、壮大畜牧、培育茶叶橡胶、做强水电、发展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建立绿色经济强乡的战略目标,一是抓好与鑫元公司、个体企业合作开发江沿岸的橡胶产业开发,积极争取政策,鼓励动员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并开展栽培技术的学习培训,做好橡胶管理和维护。二是该乡土地广阔,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很适合种植茶叶,全乡应抓住普洱建设茶城的机遇,动员广大群众开挖茶地,继续扶持各村的茶叶发展,由县供销社扶持前进茶叶生产联社于2005年成立。三是"一村一品"开发已初见成效,水城、板河热带、亚热带水果面积逐年扩大,海名草果等南药开发也以示范初见成效;四是龙马电站和将要建的勐野江电站的开发,极大的促进了该乡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了农民增收,为该乡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概况2006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7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605万元。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32329亩,其中水稻7245亩,玉米8900亩;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451亩,其中甘蔗5751亩;完成经济林木16416亩,其中橡胶累计开挖面积10953亩,茶叶种植面积3986亩,水果种植面积1477亩。 2007年全乡农业生产总趋势是:全乡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主,下半乡以甘蔗,茶叶为主,大部分粮食生产用地用于甘蔗生产;上半乡以橡胶,茶叶为主,粮食生产基本稳定。 基层组织该乡建有党支部 7 个,下设 43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06 人,少数民族党员 256 人,其中男党员 236 人、女党员 70 人。该村建有团总支 1 个,团支部 5 个,共有团员 236 人 农村经济该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602.9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004.12 万元;畜牧业收入 279.90 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399 头,肉牛 781 头,肉羊 0 头);渔业收入 29.58 万元;林业收入 117.25 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 109.95 万元;工资性收入 57.1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0.00 元,农民收入以 种养植业 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 57.14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48 人(占劳动力的 %),在省内务工 282 人,到省外务工 66 人。 政务公开该乡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1903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13,074.00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0.00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 0.00 元(劳均 0 元)。年末集体总收入 0.00 万元,有固定资产 0.00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 0.00 万元 。 人口卫生该乡现有农户 1637 户,共乡村人口 7311 人,其中男性 3819 人,女性 3492 人。其中农业人口 7248 人,劳动力 4845 人。该乡以哈尼族为主,其中哈尼 族 3658人, 彝族505人。到2006年底,全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8 人,占人口总数的0.6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921 人,参合率12.71 %。 文化教育该乡建有小学 4 所,校舍建筑面积 9,70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41 人,距离 乡中学15.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 人,其中小学生20 人,中学生2 人。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全乡有 1637 户通自来水,有 0 户饮用井水,有 412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352 户通电,有 475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1249 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815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321 户。 该乡到县城道路为弹石路、柏油路;乡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2.00 公里。全乡共拥有汽车 14 辆,拖拉机 58 辆,摩托车 271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8,609.00 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6,828.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94 亩。 到2006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 419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36 户;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 户。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70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161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016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39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新农村建设宝藏乡紧紧围绕市、县提出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制定了“六新一好”新农村建设远景规划,即:建设新村镇,建设新环境,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健全新体制建设好班子。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 特色产业该乡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植业,主要销售往 县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1,284.02 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甘蔗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 产业。拥有企业 0 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 0个;专业合作组织 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 0 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 0人 。 资源环境全乡有耕地总面积42,835.00 亩(其中:田9,508.00 亩,地 33,327.00 亩),人均耕地 0.00 亩,主要种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 6,255,735.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680.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2.03 亩,主要种植 茶叶、香蕉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5,495.00 亩,其中养殖面积 15.50 亩;草地 66,210.00 亩;荒山荒地 46,348.00 亩,其他面积 1,834.00 亩。 震后重建江城县宝藏乡采取措施狠抓震后恢复重建工作,保质保量按时间要求完成重建任务。 “6·3”地震造成宝藏乡101户民房必须拆除重建,441户民房必须除险加固。为确保灾民能在12月底之前搬入新居,宝藏乡采取班子领导分片分户挂钩联系负责、与各重建户签定责任书、积极与信用社和建材生产商协调联系,确保自筹资金和建材供应等措施,严格按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调动和发挥群众自建的积极性,使全乡的恢复重建工作做到又好又快。至12月5日,101户重建任务中有91户已全面封顶和上瓦,其余10户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准备封顶或上瓦,其余10户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准备封顶。441户除险加固户已完成修缮加固,部分灾民已搬入新居,全乡灾民能够在12月底前搬入新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