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滩镇
释义

保滩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城西南3公里,地处涟水与楚州、淮阴三县区交界处,东临废黄河,与周恩来总理故居隔河相望,西傍盐河,309省道纵穿全镇南北26公里,淮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基本概况

滩镇境东的废黄河,原是淮河下游的入海故道,古代称淮河,宋光宗绍熙5年,也就是公元1194年,黄河缺口改道,从此夺淮入海,河水流经此地,洪水泛滥,当地百姓全力保护,使附近的滩地得以耕种,故而取名保滩。保滩镇不仅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绿化先进镇、省科技先进镇,而且是淮安市明星镇,素有"草鸡大镇" 、"建筑大镇"和"林业大镇"之美称。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显示,该镇耕地面积3.21万亩,2.43万人口。

基础设施

保滩镇境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实力雄厚,1.5平方公里的中心小城镇内,各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农贸市场、商贸新区和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镇内的商业、餐饮、娱乐及其它服务业门类齐全。水、电、通讯设施配套,有5座自来水厂,家家户户饮用上自来水。日供水4.5万吨。220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600KVA,可满足大型投资项目用电需求,全镇70%的居民拥有电话。镇、村道路达到黑色化,村组道路实现砂石化。机关办公自动化,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经济发展

保滩镇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四季分明,发展农业潜力较大。全镇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达到布局区域化、品种特色化。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全镇小麦13500亩,水稻9380亩,特种蔬菜5000亩,粮食总产13834吨,油料总产量1504吨,年出栏生猪27800头,家禽400万只。镇内拥有成片林4000亩,木材蓄积量达8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1万立方米。保滩镇初步建成了以粮食、油料、棉花为主的粮油棉基地,以草莓、清芦笋、薹韭等为主的特种蔬菜基地,以草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弘保禽业为龙头,建成了苏北较大规模的设施化家禽养殖基地。"涟淮草莓" 、"厉渡草菇" 、"弘保活珠"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全镇新添置大型联合收割机68台,组建跨区作业联合体。全镇近5000人外出搞建筑,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大镇。

和谐建设

保滩镇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以整合矛盾调处职能、强化矛盾调处为着眼点,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矛盾出现的新特点、新规律,保滩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立了由镇政法委书记任主任,司法所长任常务副主任,司法所、派出所、国土所、农经站、计生服务站等相关站所参与的组织机构,并健全了与之相配套的学习、预测预防、定期报告、通联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规范调处工作。中心坚持宣传教育在先,从基础工作入手,把每年三月份的第一周定为全镇法制宣传周,集中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宣传。近年来,中心组织镇站所开展法律进村(居)入户、法律进校园巡回宣传活动,为群众解释相关问题,化解矛盾,为促进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滩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创新了报告单、督办单、反馈单、终结单"四单"工作制。各站所、村(居)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填写报告单,报告调处中心,中心依据报告单内容分门别类召开预测会议,然后向相关站所下发督办单,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按照实施情况和处理结果以反馈单的形式报镇调处中心,中心依据处理情况进行整理,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立卷归档。"四单"相互联动,环环紧扣,使工作更具主动性、预测性,成功预防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2008年,中心共调解各类纠纷86起,职能站所单独调处纠纷29起,调处率达100%.

招商引资

保滩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集中精力抓招商,全镇现有私营企业30个,个体企业163个,从业人员1800个。近3年累计投入固定资产6000万元。新引进的邦克洗化、同利工具、畅吉制衣、天成胶业、创州木业、文明木业等一批标志企业相继投产运营。客商前来保滩镇投资兴办企业,享受三大优惠政策。

用地优惠

在用地上,凡是投资兴办工业企业的,土地按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方式供地。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按投资额大小,在缴纳征地成本后,以宗地标定地价的20%-40%收取出让金,投资额越大,收取的出让金比例越小,兴办科技型企业和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只收取群众补偿和省市规费。外商通过租赁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采取年租金制,租金按不高于省定最低标准的50%收取,一次性缴纳8年以上租金,可继续优惠。兴办交通、能源基地设施项目,需要征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5年内减半征收。投资兴办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只需缴纳用地补偿,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视不同情况给予更加优惠,直到零地价供地。

税收政策

(1)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前3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往后逐年10%递增。(2)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销售自产产品,免征增值税。新开发荒地、荒滩、水面自行经营的项目,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减半征收。(3)来料加工、来料装配企业,加工装配后的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先征后返。(4)外商投资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市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实行先征后返。

保滩镇

费用优惠

(1)整体收购该乡镇企业一次性交款的,可按公开售价优惠30~40%;购买倒闭企业或停产一年以上企业,可优惠50~70%;一次性付款不少于应付款的50%。(2)外商投资企业,免交地方集资收费以及各种地方一次性收取的基金和费用。(3)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办公用房等建筑工程,除上缴省市部分,其它如基础设施配套费、增改发展基金、白蚁防治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收费项目一律免除。(4)外商投资企业申请立项、报批、登记等费用,只收工本费、注册费,其它费用一律免收。(5)外商投资企业,5年内免增水资源费。(6)外商投资企业,免收水、电增容费。(7)外商投资企业排污达标的不收排污费,超标的按最低限额收排污费。

(8)外商投资企业招收工人,县内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劳动部门免收除有关保险金以外的所有费用;招收外地劳动力免缴就业调节金;引进的科技人才,享受本地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9)对外商投资企业,公安部门免收治安联防费、人口暂住费。(10)投资者及相关人员的子女入学、入托,免收借读费、择校费、建校费。

企业风采

保滩镇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全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引进的邦克洗化、同利工具、畅吉制衣、天成胶业、创州木业、文明木业等一批标志企业相继投产运营,效益明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区三园的工业带建设稳步推进,全镇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同利工具

涟水县同利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是浙江瑞安老板唐开业先生投资500万元在保滩创办的五金制造业。企业占地6000平方米,拥有生产厂房和办公,生活用房2800平方米。主要有磨砂车间、喷漆车间、抛光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和色装车间。该公司坚持靠大靠外,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市列统企业,公司现有行管、技术人员26人,员工118余人,主要生产手工具、铁制农具、圆艺工具、建筑工具等四大系列52种产品,并通过ISO9002认证,为省外贸重点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地区。

畅吉制衣

畅吉制衣厂是由浙江平湖富士制衣顾士明老板投资兴办。现有裁剪、缝纫、铐边、装机、整烫、服装六大生产线,年生产成衣30万件以上,服装产品全部销往欧美、东南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天成胶业

坐落在保滩镇区中心,始建于一九八二年,于2000年八月份由连云港市新浦区个体老板徐成租赁经营。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厂房40间近1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18万元。主要设备有2吨锅炉一台,反应釜5台,搅拌机1台,滤油机1台,货运汽车1辆,厂内水电路三通,拥有200KVA变压器1台等。该项目主要原料为甲醛和尿素,经催化反应,通过二级分馏等工艺流程,生产尿醛胶,产品无毒,无环境污染,是新型高科技板材粘合剂,产品销往上海、张家港等地。

邦克洗化

项目是由辽宁锦州德泉公司高俊华和淮安美佳丽洗化公司宋文来共同投资1060万元在保滩创办的淮安邦克有限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生产消杀用品的定点厂家,于2002年3月18日破土动工,征用土地56亩,建设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生活用房4000平方米。2002年5月初开始投产。

文明木业

江苏省文明木业有限公司是淮安市民营大户胡文明投资300万元兴办的细木工板加工企业。企业占地17500平方米,拥有厂房850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类旋切板和细木工板。现有行管、技术人员19人,工人140人。

特色农业

保滩镇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四季分明,发展农业潜力较大。全镇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达到布局区域化、品种特色化。农业科技含量较高,全镇小麦13500亩,水稻9380亩,特种蔬菜5000亩,全年粮食总产13834吨,油料总产量1504吨,年出栏生猪27800头,家禽400万只。镇内拥有成片林4000亩,木材蓄积量达8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1万立方米。保滩镇初步建成了以粮食、油料、棉花为主的粮油棉基地,以草莓、清芦笋、薹韭等为主的特种蔬菜基地,以草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以弘保禽业为龙头,建成了苏北较大规模的设施化家禽养殖基地。“涟淮草莓”、“厉渡草菇”、“弘保活珠”等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全镇新添置大型联合收割机68台,组建跨区作业联合体。全镇近5000人外出搞建筑,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大镇。

社会事业

保滩镇境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实力雄厚,1.5平方公里的中心小城镇内,各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农贸市场、商贸新区和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镇内的商业、餐饮、娱乐及其它服务业门类齐全。水、电、通讯设施配套,现有5座自来水厂,家家户户饮用上自来水。日供水4.5万吨。220KV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600KVA,可满足大型投资项目用电需求,全镇70%的居民拥有电话。镇、村道路达到黑色化,村组道路实现砂石化。机关办公自动化,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

农业合作

保滩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根主线,确立“发展率先、建设领先、和谐争先”的总体目标,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引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实现以干部带动、党员创业和农民合作的规模化养殖、设施化种植和休闲开发为主体的农民增收新格局,先后组建了5个经济合作组织,吸纳入社农户达750多户,年可为社员增收1000余万元。在组建经济合作组织、打造引领农民抗击市场风险的“联合舰队”过程中,保滩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走围绕产业建支部、建好支部促产业之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初步实现了组织、产业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弘保禽业党总支下设的禽业支部、鸭业支部、兔业支部和企业4个党支部,发展势头迅猛,党员人数增加到161名,合作社采取党员带农户、大户帮小户的结对帮扶方式,形成个个支部有产业、有特色。保滩镇还按照基地规模化、产品多元化和产业特色化的要求,注重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弘保禽业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拥有1000吨冷库、两条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的三森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合作模式,产业链条的拉长,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该合作社在原有饲养肉鸡150万只的基础上,又新上了草鸡、长毛兔、弘保活珠、绿壳鸡蛋、炕孵等项目,有效地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和辐射空间,带动四个村1200多户农民致富,养殖效益节节攀升,户均可增收4000元。文明猪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唐文明,他在原有饲料加工、生产、销售的基础上,积极筹集200万元资金兴建了4600平方米标准化猪舍,同时利用三森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和冷库资源,大大降低了养殖户市场风险,文明猪业合作社组建以后,入社农户已达168户,投资入股总额达560万元,该社已累计出栏生猪2584头,现存栏生猪达1500头。

保滩镇还注重科技培训与规模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向规模要市场。在科技培训方面,弘保禽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省级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优势,承担着全镇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实施辅导培训、试点示范、信息网络、规范建设等“四大工程”,固定培训基地与20多个现场教学示范点相衔接,涵盖草莓、西瓜、温室蔬菜大棚种植、生猪、家禽养殖、农机等十多个专业技术培训,年培训两千多人次。在基地建设方面,周集土地合作社能够以土地入股方式将土地进行流转,合作社成立后,按照“凭股付息、承包管理、利润分红”经营管理方式,实行统一经营,综合开发,建成了一个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环宇农机跨区作业合作社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农业机械市场化、合作化。实行统一安排作业区域,统一对外签订作业合同,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经营运作机制,形成了对外服务主导产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3: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