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罗·利科
释义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strasbourg)教授、巴黎大学(Sorbonne)教授、朗泰尔(Nanterres)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早年生活

1913年2月27日,保尔·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le Rhone)河谷中的瓦朗斯市(Valence)。不久,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十年代初,在法国东部雷恩市(Rennes)上大学;后到巴黎从师庄·纳贝尔德(Jean Nabert)和伽普里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并于1935年获哲学教授资格文凭。

(关于这两位老师,据利科在<庄·纳贝尔德论行为与信号>(L’ acte et le signe selon Jean Nabert)一文所说,纳贝尔德的反思哲学继承了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曼·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的传统,集中探索具有独立的创造力的意识的问题。 利科在1935年至1940年期间,坚持参加伽普里尔·马塞尔主持的“周五学术讨论会”。利科在概述马塞尔的思想影响时说:“马塞尔对我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点:⑴无拘束性(la disponibilite),⑵“存在”与“有”的对立(l’opposition de l’Etre et de l’avoir),⑶“希望的极端性”(le pole de l’espoir)。总之,一句话,就是新苏格拉底主义。)

1940年到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所忍受之痛苦经历,给予后期思想之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Mikel Louis Duffrenne, 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培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培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1946年到1949年

连续三年担任中学教师,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参加哲学史研讨会。这一时期,可构成为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一时期,即所谓“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时期”。

1949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的一卷《意愿者与非意愿者》(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 I: Le volontaire et l’involontaire, Aubier-Montaigne 1949)。本书对“意愿者”与“非意愿者”的结构进行现象学研究,在“决定”(la décision)、“行为”(l’agir)与“同意”(le consentement)的三向交错领域中进行解析。

1950年到1955年

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承接庄·依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教职,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翻译并发表胡塞尔著《论观念:一种现象学及一种纯粹现象论哲学的指导性观念》。

1955年,随法国记者代表团,以《精神》杂志成员的名义,访问中国各大城市,历时两个半月。《精神》杂志曾于1956年1月和6月发表“从中国归来”专号,总结利科一行访问中国的观感。发表《历史与真理》(Histoire et Vérité)。

1956年到1960年

1956年 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课程。创建并领导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中心,出版《巴黎胡塞尔文库》(Pariser Husserl-Archiv),并注意吸收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神学关于意识、认识、行为、象征以及意义的研究理论成果。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二时期,即所谓“对于象征和神话的历史比较研究时期”(1956-1960)。

1960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目的性与意志》(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 Ⅱ: Finitude et volonté, 2 vol. Aubier-Montaigne, 1960)。《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包含两分册:第一册《目的性与罪过:可能犯错误的人》(Finitude et culpabilité: 1·L’homme faillible);第二册《恶的象征性》(2·La Symbolique du mal)。上述两分册完成了利科意志哲学的三部曲:⑴对意愿者和非意愿者的交叉结构的现象学分析;⑵对于“可错性”概念进行人类学研究,以便从“人”的先天构成中探索道德上的“恶”和精神上的痛苦的可能来源;⑶对于“恶”的象征体系进行分析,说明“恶”的单纯可能性与错误的现实性的关系。意志哲学三部曲的完成,使利科发展了关于信号和象征以及“论谈”(le discours)的完整理论,阐明了语言、行为和思想的综合交错关系,为他的现象学的反思诠释学理论奠定了基本构架。

1961年到1965年

1961年,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的论文(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e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重点说明“反思”在揭示象征的意义的过程中,如何可能沿着“哲学合理性”的原则进行深化。利科尤其深刻说明了“象征使人思想”(Le symbole donne à penser)的基本原则。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三时期:反思与分析的诠释学时期(1961-1975)。

从1961年开始,利科以其象征诠释学的反思原则,积极参与西方哲学界从伽达默发表《真理与方法》(1960)以来围绕诠释学问题的大争论。

1962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刊《关于非神秘化与想象力的问题》(Demitizzazione e imagine, 1962, 1)上发表论文<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续篇>(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 Ⅱ),集中论述关于恶的象征性诠释学的基本精神,强调“恶”的“象征”,作为“神话的图案”(des images mythiques),表现了“象征”的非凡的凝缩能力(la puissance de condenser),强调了表面上清晰的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深层含义。

1963-1965年,利科更为集中地研究诠释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关系,从哲学的高度,对梦、性、图腾和各种心理活动的象征性理论,进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对“意义”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索,试图解决“我思”、“我说”、“我做”及文化历史总体的协调一致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地发表在1965年出版的论佛洛伊德的论文集《论诠释》(De l’interpretation: essai sur Freud. 1965)。

1965年,为纪念德国神学家和哲学家罗曼诺·古瓦尔迪尼(Romano Guardini)八十寿辰,发表论文<存在与诠释学>(Existence et herméneutique),载于《对世界的诠释》论文集(Interpretation der Welt. 1965)。利科全面论述了诠释学的现象论方法论基础。

1966年到1974年

1968年,法国兴起学生运动后,利科先后发表两篇论教育制度的论文:⑴ <大学中的改革与革命>(Réforme et révolution dans l’université)和⑵<关于大学的概念>(Conception de l’uninersité)。在利科看来,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保证“研究工作”的自由。《保尔·利科与伽普里尔·马塞尔对话录》(Entretiens Paul Ricoeur-Gabriel Marcel, Aubier-Montaigne 1968)一书发表。年初参加在罗马召开的国际符号论与诠释学代表大会,发表<基于希望的自由>(La Liberté selon l’espérance.原名为“关于宗教自由的诠释学”)的论文。

1969年,被选为巴黎第十大学文学院院长。由于1968年5月起所发生的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校内无法维持正常秩序,保尔·利科遂于1970年3月9日辞去上述职务。由于庄·依波利特在1969年11月30日的去世,保尔·利科、米谢·福柯和依沃恩·贝拉瓦尔三位最有名望的哲学教授,同时地被提名为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哲学讲座教授首席的候选人。选举结果,米谢·福柯被选中,利科和贝拉瓦尔落选。从此,利科开始了在美国各地的长期讲学活动,为他的哲学创造吸取更多的分析性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发表《诠释的冲突:关于诠释学的论文集》一书,搜集了六十年代中发表的重要论文。

1975年以后

1975年 在西德著名现象学家奥兹主编的《现象学研究》中发表《现象学与诠释学》(Phénoménologie et herméneutique. in E. W. Orth, Phenomenologische Forschungen I, 1975)。

发表《活生生的隐喻》一书。进入利科思想发展的第四时期:研究语言在“隐喻”和“叙述”形式下的创造性问题(1975-1988)。

197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编的《当代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一书中发表<哲学>一文。

1983年,发表《时间与记述》第一卷(Temps et récit, I. Seuil. Paris).。

1984年,《时间与记述》第二卷发表。

1985年,《时间与记述》第三卷发表。

1986年,发表《从文本到行动:诠释学论文集第二集》。

与贝尔纳·杜比(Bernard Dupuy)、利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讨论“恶”的问题。发表<恶的可耻性>(Le scandal du mal. in Les Nouveaux Cahiers, No 85 1986)。

1987年6月,《精神》杂志,在《世界报》、《改革报》、《道德与形而上学》杂志、《哲学》杂志。入门出版社、巴黎天主教学院哲学系及庞毕度文化中心,联合召开关于保尔·利科的思想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会所涉及的广泛内容及主题,引起了法国哲学界的极大震动。

1988年,发表<记述的同一性>(L’identité narrative),载于《精神》杂志1988年第7、8号合订本。

1990年,在完成了对记述的同一性的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地思考“自身”(le Soi)的问题,试图以“自身”范畴为中心,构建由反思的诠释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哲学理论体系。这是利科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研究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作为他者的自身》(Soi-même comme un autre)一书中。

1991-1992年,面对二十世纪末的到来,利科非常关心由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转型所产生的敏感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化、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的垮台以及欧盟的扩大三大事件。为此,利科连续发表新的政论文章。

1993年,在亲友、同事和学生的热情祝贺气氛中,利科度过八十周年生日。发表《读书评论集第三卷:在哲学的边界》。他强调:“政治的核心问题是自由”。

2003年,利科迎来了自己的九十周年生日。

2005年,5月20日逝世,享年92岁。

(摘自高宣扬著《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