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chinext |
释义 | 由来ChiNext,源于China Next,意为中国下一个,中国未来。走走停停十年,中国创业板(英文名ChiNext)今日姗姗而至,虽然来得有点迟,面目也已模糊,但毕竟是上路了。 诞生过程胎动于危机,诞生于危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纵观创业板孕育之路,“胎动于危机,诞生于危机”,是最贴切的描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则是最真实的写照。 1998年,时值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之际,当时被定位为高新技术板块的创业板,在刚经历了关于姓“公”还是姓“私”的意识形态大讨论的中华大地,掀起了第一股热潮。 2000年,中国创业板已如箭在弦,适逢美国纳斯达克网络股泡沫破灭,箭头顿时失去了重心。进入2001年,中科系及庄家吕梁、猴王掏空上市公司案、三联重组郑百文,一个接一个的股市造假黑幕为创业板画上了省略号。 2008年初,在经济结构调整声中,尘封近七年的中国创业板又一次焕发青春。“力争2008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声音犹在耳边,全球金融海啸不期而至。 同样是危机,这次是前行,还是再度蛰伏? 答案如此明了。10年间,伴随着全民意识的成熟,创业板破土而出的冲动已无法压抑。中国经济需要新鲜血液,需要“自主创新”因子,需要来自民间的原生动力! 全球金融海啸恰如其分地将中国经济结构的矛盾暴露无遗:在全球经济呼唤新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的世界工厂式的中国发展模式压力日增。各方达成一个基本共识:惟有激发民间投资,方能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惟有力践自主创新,方能令中国经济摆脱“疯投”。 从高新技术,到网络股,再到自主创新,植根中国民营经济的创业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中国式定位”。 新生事物的降临,总是伴随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 与以往每一次创新一样,在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中国创业板身上,我们看到监管者在各种利益间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 对于监管者而言,中国创业板是一个“从严治市”的创业板。与海外创业板相比,中国创业板上市要求整体上更为严格。除了盈利等定量指标要求,中国创业板还强化了保荐人责任,安排了直接退市机制以避免壳资源炒作,等等。这是非常聪明的调配手法,让新股发行改革前本处于同一战壕的机构投资人与保荐机构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利益制衡机制。 但光有这些,显然远不足以打造中国版“微软”。 行政之手与市场化定价间的矛盾,证券诉讼机制的事实缺位,券商现代投资银行意识的惯性淡漠,……,凡此种种,均注定了命运多舛的中国创业板发展之路不会是无风无浪的。 事实上,起步之初,市场参与各方一边欢呼喝彩的同时,担忧也已如影随形而至。28家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被指与中小板资质相去无几,但其高达56.7倍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却远高于中小板今年所发新股的38.67倍,更遑论纳斯达克目前24倍的平均市盈率。这让监管者异常警惕财富泡沫可能带来的刺痛,其如临大敌的信号在不断向市场参与各方传递。 影响ChiNext不是二板,更不是“附属板”,它的将来是主板 诚然,我们有必要牢记,中国创业板开启之时,适逢全球流动性极速扩张,金融创新将被金融监管挟持,最重要的是,正值“大国崛起”欲望、“仇富情结”膨胀之际。细心呵护,平稳推出,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我们仍有必要呼吁,在一级市场实现“市场化定价”的同时,却限制二级市场炒作,这类带有明显“行政干预”色彩的做法只能是权宜之计。 姑且不论此类非常举动遏止流动性的弊端,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要防止价格暴涨暴跌,最有效的手段是调控好市场供需关系、打击投机倒把。对创业板市场而言,就是确立尊重财产权的原则,灵活地把握发行节奏,从民事、刑法的角度出发肃清内幕交易等积弊,而不是简单下达“禁买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其患得患失于暴涨暴跌,不如引入发行备案制、做空机制、做市商制度,借助这些全球创业板市场最基本、成熟的游戏规则,让市场决定“谁能上”以及“值多少钱”。 我们相信,再娇嫩的植物也不能一味放置于权力温室之内。敢于试错,敢于纠偏,给中国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更多的自由。惟有如此,一个眼下还非常迷你的股票板块,才能在市场力量的鞭策下真正成长为“ChiNext”——中国的未来,搅动中国当前庞杂的经济体系。惟有如此,中国创业板才能不至于沦为集体性暴富的游戏场所,让在创业板身上寄托了中国新经济希望的人们不堪承受信仰权杖之重。 一位见证和推动了中国创业板诞生的老人预见,ChiNext不是“二板”(secondband,政府给创业板最早起的名字,是相对主板而言),更不是“附属板”,它将来的定位是“主板”,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经济企业的融资平台。“它会越来越壮大,总有一天将健硕得足以与代表央企的主板相抗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