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赤指南车 |
释义 | 简介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专门为儿童免费接种预防天花的机构———保赤堂牛痘公局。最早疾病预防中心保赤堂牛痘公局虽然名为“公局”,但它却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私人性质的一座慈善机构,它也是天津最早的疾病预防中心。天津保赤堂的牛痘接种方法要得益于广东人邱熹的《引痘略》和邓旒的《保赤指南车》。 清代著名儿科中医、福建邵武人邓旒的《保赤指南车》一书手稿系残本,封面、封底已经失去,现存242页,18×11厘米,使用竹纸、毛笔书写。 《保赤指南车》共有10卷,约18万字。附有穴位、脏腑解剖、疗疖位置、外科病形态、小儿指纹等各种图案共169幅。其中卷1至卷3为麻科,对麻痘预防、症状、治疗、护理、愈后注意事项和有关禁忌,叙述甚详,作者还把有关事项编成歌诀,使读者易记易背;卷4至卷5为痘科的接种;卷6为儿科杂症,主要记述如何诊察小儿指纹和额脉作为诊断手段,并记述以灯火治疗小儿脐风和惊风等;卷7至卷10,系记述妇科、外科、五官科病症及运用民间草药单方治疗的办法,均有其独特之处。 作者信息《保赤指南车》的作者邓旒(1774-1842年),号乐天,福建邵武人。喜医药,尤精于痘疹一科,曾学习种痘之术于广东,后回闽推广,甚有功于防止痘症之传播,擅长儿科,尤精麻痘。当西洋牛痘术初传广东,邓旒千里赴粤,和邱熹诸贤共学其术。1834年著成《保赤指南车》一书,距今171年。福建连城四堡坊刻曾经印刷出版有“祖述堂藏版,务本堂增补的”《保赤指南车》一书并且流传至今。当年邓旒有感于“痘毒为殃最可伤,儿童传染害非常”,认为“保赤之计,是为上策”。专门设有痘房,清洁暖和,禁忌尤详。邓旒强调“学种牛痘,全伏心明”,制作痘苗,论述详细。邓旒经过长期和大量的施种,对种痘观察精详,提出护理大法是“切怕风邪凝滞,饮食毋庸太过,酸辣休得奉养。衣衿亦要适时,还宜清滞无瑕。”对于种痘后之诸症则以辨证而施治。如“初种一日二日,黄浆破烂是脾经毒甚,血热违和,可用洗红妙柳、甘草银花同佐”。“而先期发热最宜详,切莫从旁观望。风寒外感,发表为良,干枯血热,柴芩四物。”在推广牛痘术中,强调护理和辨治正是邓旒《保赤指南车》的最大特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