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薄核冬青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薄核冬青 种拉丁名:Ilex tenuis C. J. Tseng 科中文名:冬青科 科拉丁名:Aquifoliaceae 属中文名:冬青属 属拉丁名:Ilex 国内分布:产于广东连山 海 拔:900 命名来源:[Bull. Bot. Res. 1(1-2): 21. 1981] 中国植物志:45(2):115 产地分布产于广东连山(模式标本产地,谭沛祥58379. fr. PE);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7米,胸径20厘米;当年生幼枝近圆形,具纵条纹,无毛,较老枝条圆形,黄褐色,具黑色斑点及细的纵裂纹;顶芽小,近圆锥形,无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稀钝圆,基部楔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疏的细圆齿,齿尖变黑色,叶面深绿色,干时黄绿色,无毛,背面绿色,无毛,具褐色腺点,主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6-8对,两面稍凸起,斜直伸,于近叶缘处网结,网状脉两面明显;叶柄长5-8毫米,上面具槽,背面具横皱纹,无毛;托叶无。雌、雄花不详。果球形,直径1-1.2厘米,幼时绿色,无毛,在扩大镜下可见深绿腺点;2-4颗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几无总梗,果梗长约6-8毫米,具纵条纹,无毛,近基部具2枚卵状三角形小苞片,无毛,具缘毛;宿存花萼伸展,近四角形,直径约2毫米,4裂,裂片三角形,无毛;宿存柱头盘状,微4裂;分核4,长圆形,横切面“V”型,两端尖,长7毫米,背部宽约5毫米,背面具宽而深的“V”型凹槽,槽内具不规则的凸起条纹和洼穴,两侧面具不规则的网状条纹和洼穴,内果皮革质或近木质。果期6月(未成熟)。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900米的山地疏林中。 相似物种区别本种与宁德冬青Ilex ningdeensis C. J. Tseng近似,惟后者的枝、叶柄及叶中脉均密被黑色微柔毛,分核背部平坦,中部有1狭沟而不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