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家立 |
释义 | 包家立男,1961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生理学教授,九三学社成员。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浙江大学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临床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任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02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二层次培养。 早年从事核反应堆测量工作,为我国核潜艇和核电站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主持的“稳压器动态液位测量系统”、“反应堆动态温度测量系统”为核反应堆优化设计和安全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验研究条件。 发明了“超声旋涡流量计”,成功地解决了呼吸流量测量中低流量低压损的难题,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并获中国发明专利。 主持研究的“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是对传统给药方式(打针吃药)的改革,设计成功的“经皮给药电穿孔仪”系列仪器为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仪器仪表学报》、《核动力工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9篇论文获浙江省和杭州市优秀论文奖。 主讲《高级生理学》中“Hodgkin-Huxley模型”,发表论文76篇,其中被SCI、Ei、SITP收录31篇。主要学术创新观点是提出了物质经皮转运的唯象理论、非平衡态理论和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目前研究细胞内环境中钙的物质交换、信息转导、能量转换的反馈调节鲁棒性、复杂性和网络性等系统整体特性,以此创建系统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持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过三项中国发明专利。主要研究有:经皮给药电穿孔技术;生物系统的鲁棒性;电磁场对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神经网络对蛋白质结构预测;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对生物序列的分析;医疗仪器的生物学评价等。 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生理学 ¾¾ 生理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整合。 目前任教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主要教授《普通物理学》及相关课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