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012山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 |
释义 | 2012山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职业能力测验商品货号:TSZX20110007 省 份:山西 版 本:2010版 主 编: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0-06-22 库存数量:20 定 价:¥50.00 折扣:7.50折 商城价:¥38.00 图书内容2010年山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考 《职业能力测验》命题趋势预测 根据近几年山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科目《职业能力测验》(个别地市称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统计分析来看,考题涵盖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内容趋于多元化,历次考试的难度系数变化较大。对于2010年的招考,考生须对以下3点做到心中有数: 1、题目仍将全部为客观题。 2、题量仍将稳定,但考试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3、考查内容将保持稳定,主要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但将突出对言语和逻辑的考查。 一、客观性试题彰显考试公正 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标准化试题。考试设计为试题本与答题卡分开,考题的设计通常为一个问题、四个选项。 客观性试题评分标准统一、客观、准确,不受评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所有考生获得一个公平、客观、规范的考试平台,极大的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提高了考试在选拔人才过程中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彰显了考试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试题难易程度不等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各地市及各单位在考试内容设置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2009年的事业单位招考中,大同市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但临汾市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及职业能力测验》,合并为一科考查。一般而言,考试科目将《职业能力测验》单独设为一科考试的,题目的难度较大,难度水平逐渐向公务员考试看齐。而在合并为一科的情况下,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难度不是很大,多为基础性题目。 三、山西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发展趋势 (一)考试难度逐渐提升 一方面,事业单位考试作为继公务员考试后最热门的考试,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报考人数却逐年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例如2008年太原市宣传系统招17人,但是有525报考。这种竞争性在考试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虽然题量会保持稳定,但题目会越来越难,做题时间也会越来越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考查并不是单独的知识性测试或者资格性考试,而是对基本能力的考查。应考者的知识背景各异,为了在分数上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必须确保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系数,以达到甄别人才的目的。 (二)考试内容和题型趋于稳定而又不失灵活 职业能力测验因招考地区和招考单位的不同,在内容结构安排上也有所区别,但通常都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个部分。其中常识判断安排比较灵活,个别地区和单位会把这部分放到《公共基础知识》中考查。在近几年的考试中这几大模块已经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但在具体的题型或者数量上又不失灵活。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为选词填空与片段阅读,有些地区通常会增加语句表达或者文章阅读的考查;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查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种题型,部分地区还考查事件排序等等。 考生要准确把握考试的命题趋势,有针对性地复习,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2010年山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职业能力测验》备考指导 很多考生认为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考生真正走入考场后会发现只要认真准备,考试其实并不难,有效地复习备考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大有裨益。针对山西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特点,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准备:一、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考试复习不能漫天撒网,需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工作学习紧张程度以及生活情况安排,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又要做到劳逸结合,以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非常关键。复习计划要有阶段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明确自己在每一个阶段复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以及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复习效果,同时在每一阶段的复习中可以安排适量的自我测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将繁重的备考任务“分批分量”完成,避免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混乱情况。当然,具体的实施还要依据考生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等因素灵活安排。二、考前复习,方法很重要职业能力测验的考题范围较广,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考生关键是要掌握它的考试方法和解题思路。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如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相关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又快又准的解答题目,本书后面的章节会详细讲述各类题型的作答方法。三、紧扣大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在招考单位的公告出来后,考生要仔细阅读有关考试内容的规定,只有对考试内容熟记于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复习。山西《职业能力测验》一科的考试内容通常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个部分。题目是招考者用来测试应考者能力的工具,所以每一类题型都有它特定的“使命”,考生一定要了解每一部分考查的具体是什么能力,明确了这些,备考过程才具有针对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下面对职业能力测验各部分考试内容做一些详细的分析,以便考生准确、直接的把握考点。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的综合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科技、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地理、管理、公文等知识,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造句。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四、选用优质的复习资料考生在选取复习用书时要仔细甄别,因为一套好的参考书可以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的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同样,如果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参考书选的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和最后的考试成绩。目前市场上教材版本很多,但真正能够帮助考生的却比较鲜有,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在此给出考生以下几点建议:(1)推荐使用人民日报出版社李永新主编的教材。(2)优秀教材的标准是:有职业化团队常年研究,是原创作品而不是抄袭拼凑,不断更新,紧跟考试变化;规律总结性强,针对性强,所使用题目是最新的;是辅导班教师编的书而不是图书公司聘用大学生编的书;不上课的老师一般不可能有研究,授课好教材也会好,上课差,教材不可能好,凡是作者没有公开授课的,质量普遍很差。(3)注意一些质量极其低下的非法出版物,其特征是:无出版社,印刷劣质,内容拼凑,有的是纸袋装的打着“人事考试命题研究中心”名义的模拟卷,还有一些是直接把从网站上下载来的资料编出书出版,往往以低价吸引考生,这些参考资料纯属蒙骗。考生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考生要参加真正有研究、有深度和难度、针对性和实战性强的辅导班。选取辅导班时,一看课程内容,二看课时构成,三看机构实力。以往的经验表明,只要你在备考时选择了真正好的辅导书和辅导班,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成功就属于你! 第一节 数字推理概述(2) 一、数字推理题型简介(2) 二、数字推理复习指南(5) 第二节 数字推理解题分析(6) 一、数列的表现形式分析(6) 二、数列的内在特征分析(8) 第三节 数字推理常用解题方法(13) 一、作差法(13) 二、作商法(14) 三、作和法(15) 四、作积法(15) 五、寻找一项递推转化方式(16) 六、寻找二项递推转化方式(16) 七、综合分析法(18) 第四节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19) 一、等差数列(19) 二、等比数列(22) 三、和数列(24) 四、积数列(25) 五、多次方数列(26) 六、分式数列(28) 七、组合数列(30) 第五节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33)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33)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34) 三、三角形数字推理(34) 四、混合图形形式数字推理(35) 第六节 数字推理思维提升(36) 一、数字和(36) 二、数字积(36) 三、数字排列顺序(37) 四、其他创新考查(37) 第一节 数学运算概述(40) 一、数学运算概要(40) 二、数学运算复习指南(40) 第二节 数学运算六大思想和方法(41) 一、猜证结合思想——找到数学运算答案的利器(41) 二、化归思想——从复杂到简单,从陌生到熟悉(44) 三、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两条路线(46) 四、数形结合思想——数字与图形的完美结合(49) 五、函数与方程思想——代数中的灵魂思想(52) 六、极限思想——从有限到无限,从初等到高等(53) 第三节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55) 一、数的特性(55) 二、常用计算技巧(59) 第四节 数学运算常考题型(61) 一、计算问题(61) 二、和差倍比问题(64) 三、行程问题(65) 四、利润问题(67) 五、浓度问题(69) 六、容斥问题(69) 七、统计类问题(70) 八、对策分析类问题(75) 九、几何问题(78) 第五节 数学运算题型扩展(81) 一、日期问题(81) 二、工程问题(81) 三、年龄问题(82) 四、盈亏问题(83) 五、方阵问题(83) 六、牛吃草问题(84) 七、鸡兔同笼问题(85) 八、植树问题(86) 九、抽屉原理(86) 十、操作问题(87) 十一、推理问题(88) 第一节 图形推理概述(90) 一、图形推理题型简介(90) 二、图形推理复习指南(94) 第二节 图形推理能力培养(96) 一、观察能力(96) 二、辨别能力(98) 三、推理能力(100) 第三节 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102) 一、图形中的几何特征(102) 二、图形中的数量关系(105) 三、图形中的相对位置(109) 四、图形中的旋转、移动与翻转(110) 五、图形中的组合与叠加(111) 第四节 图形推理解题分析方法(113) 一、特征分析法(113) 二、求同分析法(115) 三、对比分析法(117) 四、位置分析法(119) 五、综合分析法(120) 第一节 逻辑判断概述(124) 一、逻辑判断题型简介(124) 二、主观判断与逻辑思维的比较(124) 第二节 直言命题题目解题全攻略(126) 一、直言命题基础知识(126) 二、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27) 三、三段论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130) 四、直言模态命题(133) 第三节 复言命题题目解题全攻略(135) 一、几种常见的复言命题(135) 二、复言命题的真假关系(136) 三、复言命题的推理(140) 第四节 分析推理题目解题全攻略(145) 一、排除法(145) 二、代入法(145) 三、假设法(146) 四、找突破口法(146) 五、图表法(147) 六、排序法(148) 第五节 结论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49) 一、对题干信息的理解(149) 二、归纳论点(151) 第六节 削弱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52) 一、论证的相关知识(152) 二、削弱论点(155) 三、削弱论据(156) 四、削弱论证关系(157) 五、削弱程度的比较(159) 第七节 加强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61) 一、加强结论(161) 二、加强论据(161) 三、加强论证关系(162) 第八节 前提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65) 一、前提与结论间建立联系(165) 二、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166) 三、推论可行或有意义(167) 第九节 解释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69) 一、解释结论或现象(169) 二、解释差异或矛盾(170) 第十节 评价型题目解题全攻略(172) 一、常规评价(172) 二、找争论的焦点(173) 三、直接评价论证方法(174) 四、找寻相似的逻辑结构(175) 第一节 定义判断概述(178) 一、定义判断题型简介(178) 二、定义判断备考指南(178) 第二节 定义判断基础知识(180) 一、定义的要素(180) 二、定义的逻辑方法(180) 第三节 定义判断题型分类(181) 一、肯定型、否定型和非常规型判断(181) 二、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182) 第四节 定义判断解题全攻略(184) 一、定义判断的解题步骤(184) 二、定义判断的解题原则(184) 三、常用解题方法——关键词法(185) 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190) 一、类比推理题型简介(190) 二、类比推理备考指南(190) 第二节 类比推理主要题型(191) 一、两词型(191) 二、三词型(191) 三、对当型(192) 第三节 词项间的逻辑关系(193) 一、并列关系(193) 二、条件关系(194) 三、描述关系(195) 四、其他关系(196) 第四节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98) 一、解题技巧(198) 二、注意事项(200) 第一节 事件排序题型概述(204) 一、事件排序题型简介(204) 二、事件排序题型特点(204) 三、事件排序解题思路(204) 第二节 事件排序解题方法(206) 一、直接排序法(206) 二、代入排序法(206) 三、排除法排序(207) 四、首尾排序法(209) 第一节 常识判断概述(212) 一、事业单位常识判断的特点(212) 二、应对策略(212) 第二节 人文科技常识(213) 一、考点储备(213) 二、精选例题(214) 三、真题实战演练(215) 四、答案及解析(218) 第三节 政治常识(222) 一、考点储备(222) 二、精选例题(223) 三、真题实战演练(223) 四、答案及解析(225) 第四节 经济常识(227) 一、考点储备(227) 二、精选例题(227) 三、真题实战演练(228) 四、答案及解析(229) 第五节 法律常识(231) 一、考点储备(231) 二、精选例题(231) 三、真题实战演练(232) 四、答案及解析(233) 第六节 哲学常识(235) 一、考点储备(235) 二、精选例题(235) 三、真题实战演练(235) 四、答案及解析(236) 第七节 地理常识(238) 一、考点储备(238) 二、精选例题(238) 三、真题实战演练(239) 四、答案及解析(239) 第八节 管理常识(241) 一、考点储备(241) 二、精选例题(241) 三、真题实战演练(241) 四、答案及解析(243) 第九节 公文常识(244) 一、考点储备(244) 二、精选例题(244) 三、真题实战演练(244) 四、答案及解析(245) 第一节 选词填空(248) 一、选词填空的首要方法——对应分析法(248) 二、选词填空的关键方法——语义分析法(250) 三、成语类选词填空(253) 附录——常见且易错成语(259) 四、摹状类选词填空(263) 第二节 语句表达(267) 一、病句辨析(267) 二、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272) 第三节 片段阅读(279) 一、片段阅读第一方法——关键信息特征识别法(279) 二、专题精讲(283) 观点主旨型题目(284) 主题概括型题目(293) 结构推断型题目(296) 细节理解型题目(301) 词句理解型题目(305) 标题型题目(308) 短文寓意型题目(313) 第四节 文章阅读(317) 一、命题规律(317) 二、做题步骤:三步法(317) 三、题型及解题方法(318) 四、典型例题精讲(320) 第一节 资料分析概述(328) 一、资料分析题型简介(328) 二、备考策略(329) 第二节 资料分析常考概念(330) 一、计算型概念(330) 二、理解型概念(336) 三、能力提升训练(339) 第三节 资料分析阅读技巧(342) 一、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342) 二、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343) 三、图形要点抽取法——图形型材料(344) 四、综合分析法——综合型材料(345) 第四节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346) 一、简化技巧(346) 二、计算技巧(349) 三、能力提升训练(352) 附:XX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356) 参考答案及解析(375)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86) 2010年中公教育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课程体系(388) 作者简介中 公 教 育 核 心 研 发 团 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资深专家与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中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实现了考生的高通过率,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把握极其准确。在授课过程中,兼顾解题方法技巧的传授和学员基础能力的提升,帮助无数考生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了考试成绩,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刘 彦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于多年执教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面试辅导具备颇深的造诣,擅长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授课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推崇和欢迎。 王学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对判断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具备丰富的辅导经验,在理论与实战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业界最前沿的研发成果,有助于学员迅速提高成绩,受到各地学员的欢迎和认可。 李国斌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曾多年从事高等教育数学教学工作,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擅长判断推理部分,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思路严谨,语言生动幽默。其对面试教学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