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谷垴乡 |
释义 | 包谷垴乡地处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县城东边,距县城145公里,到乡道路为油路,交通方便,东邻会泽县纸厂乡,南邻巧家县老店镇,西邻巧家县老店镇,北邻鲁甸县龙头山乡。辖8个村委会,现有农户5156户,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2549人,劳动力12108人。该乡海拔1200米,适合种植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全乡耕地面积21209亩,林地54774.5亩,人均耕地1.10亩。全乡农民收入以养殖业收入为主,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4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4元。 中文名称:包谷垴乡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云南省昭通市 面积:125.49平方公里 人口:22827人(2010年)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8℃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包谷垴乡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水利设施:小水窖、排灌沟渠等。 农村经济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44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7%;畜牧业收入985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814头,肉牛657头,肉羊1724头);林业收入319万元,占总收入的9%;第二、三产业收入256万元,占总收入的7%;工资性收入323万元,占总收入的9%。农民人均纯收入1144元。 该乡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31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5100户,还有2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8年底全乡共拥有汽车8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94辆。 政务公开包谷垴乡所属机构13 个,其中:行政8个,事业5 个。所属机构基本情况,即:八个行政村,共有村干部27人。水管站现有职工3人,主要工作职责:水利规划与管理等,单位负责人:杨贵英。林业站现有职工4人,主要工作职责:保护森林资源等。单位负责人:彭正康。农业综合服务站,现有职工6人,主要工作职责:承担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农技培训与推广等。单位负责人:陈正勇。文化站(所)现有职工1人,主要工作职责:文化广播宣传等 ,单位负责人:李华敏。计生服务站(所)现有职工5人,主要工作职责:宣传并执行人口与计生政策等,单位负责人:段启贵. 人口卫生包谷垴乡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2598人,彝族210人,其他民族18人。全乡现有农户5156户,共22827人,其中男12338 人,女10121人。农业人口数为22549人,劳动力总数12108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民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0人,享受低保人数92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384人,参合率83%。乡镇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73平方米,该乡距离乡卫生院0.5公里。该乡建有公厕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 文化教育包谷垴乡共有小学16所,校舍建筑面积40678平方米,拥有教师131人,在校学生3338人,目前整个乡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3338人,其中小学生人数2500 人,中学生人数838人。该乡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 3个,极大地丰富了乡镇业余文化生活。 特色产业包谷垴乡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等,主要销售于省内,2008年种植业收入1259万元,占总收入的37%;畜牧业收入98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9%。 该乡目前正在发展蚕桑特色产业,今后计划大力发展核桃、生猪产业。 基层组织包谷垴乡建有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458人,其中男性408人、女性50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311 人,60岁以上的147人。全乡镇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9个,共有团员384人。 该乡2005年获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奖,2006年获"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一等奖,2007年元月荣获2006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一等奖。 发展重点一是把握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结合乡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蚕桑、核桃、花椒等农业特色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二是攻克难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紧抓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转向农村的机遇,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饮水、能源、电网、农田水利等建设。进一步完善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抓住关键点,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搭建学习平台,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种养殖专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推进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等综合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四是抓好试点,培育新农村示范户。坚持“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原则,精心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作为试点,捆绑扶贫、农业、交通、水利、文教卫生等相关涉农资金,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投身新农村建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