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010年天长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释义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17日在天长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东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对天长经济的冲击,我们在中共天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三个坚持、三个确保”为主线,以纵深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抢抓国家和省新一轮扩内需政策机遇,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措施,沉着应对、顽强拼搏、克难奋进、真抓实干,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工业总产值 260 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41%;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26%;外贸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下降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增长20%;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0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3.97‰;万元GDP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上级要求的减排指标。除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三年倍增”五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应对危机保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市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联系帮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加快了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促进了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7%;新增亿元企业6家,总数达38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13项;新增民营科技企业6家,总数达91家;完成了太阳能光伏、电子元器件、机械(汽车)和秦栏、铜城、杨村3个省级产业集群镇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被省政府认定为产业集群优势县。落实了增值税转型、企业购置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下调所得税率、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企业税收1.07亿元。抢抓国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加强了银政企合作,通过城投这一平台,从各金融机构融入市政建设资金7.9亿元,从省开行和南京进出口银行融入企业专项贷款2.7亿元;建立了市本级1000万元的企业间隙周转资金;引进了全省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海汇集团在天长设立分支机构,全年通过省担保集团、滁州担保、天振担保和海汇担保共为企业担保融资8亿多元;组建了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千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去年底前增资扩股至1亿元;徽商银行天长支行正式开业;年末市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17.9亿元,加上从市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度实际新增贷款超20亿元,位居全省县级首位。强力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全年共申报建设用地置换项目16个批次8818亩,获批实施10个批次,已争取到可用指标超过5500亩,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的压力。开展了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油菜高产创建“三大行动”,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土地流转,兑现了各项惠农、扶农、强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粮食总产68.9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油料产量2.4万吨,与上年持平;肉类、禽蛋、水产总量分别达到3万吨、2万吨、5.6万吨,均比上年有所增长;获批3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品牌,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品牌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1家,订单农业增加到50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64万亩,总面积达到5.05万亩;兴修水利415万方;完成成片造林10400亩,设立了上泊湖生态林网保护区;建立了8000吨地方粮食储备。进一步深化了市属工商企业改制,完成了天酒酒业、航运公司、蔬菜公司、汊涧物资公司、杨村供销社等8家企业改制,并结合“两河”改造,实施了二轻公司、饮料厂等6家经委系统企业打包改制和外贸商场、土产公司、回收公司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活动,推进了万村千乡、新网等市场工程建设。出台了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激励政策,举办了首届房产展示促销会,房地产市场显著回升,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项目19个,累计开发面积达64.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亿元。调整了出口产品结构,开拓了新兴出口市场,新增出口实绩企业29家,进出口总额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总体远好于全国全省形势,连续九年在全省县级位居第一。 (二)抢抓新一轮扩内需机遇,全力抓投入上项目增后劲。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主题,积极谋划编报了一大批项目,全年累计实施各类施工项目5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36个。争取到的4批102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4亿元,竣工项目75个;38个列入省政府“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重点加快了150项工业新上技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2亿元,增长44%,其中天大集团投资近10亿元的年产30万吨抗腐蚀石油管材、天康集团投资5亿元的数字通信电缆和风能发电、金佩集团投资2.5亿元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改造、重啤天岛投资1.8亿元年产20万吨啤酒、天马集团投资1.86亿元的大功率变频电机、安徽电缆投资2亿元的K3核电缆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新开工建设了交通、电力、水利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近9000万元的天冶路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194.6公里村村通道路建设,投资2700万元实施了乔田-湖滨、大通-平安、新街-石梁3条县道改造工程,投资380万元完成了12座桥、渡改造,投资700万元建成了4个农村客运站;投资1.4亿元的220KV千秋变电站和投资3200万元的关塘110KV变电站已建成投运,并启动了釜山500KV变电站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农村B类电气化县;投资1.1亿元完成了焦涧水库和19座小型水库加固及铜龙河、杨村河洼地治理等36处续建水利工程,投资2.1亿元实施了釜山等5座中型水库和刘跳等8座小型水库加固工程,投资4563万元完成了3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举办了项目建设突击月活动,集中开工建设了总投资达16亿元的26个重点工业和城建项目;围绕与央企合作,谋划编制了11个央企对接项目,其中2个独立签约项目、1个与滁州市打包项目已成功签约,累计总投资26.5亿元。 (三)全面掀起大建设热潮,城镇面貌显著改观。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为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奠定了基础;编制了老城区6平方公里、千秋大道以南区域路网规划、北城区发展规划以及商业网点、环卫设施、给排水、人防工程建设等一批专项规划;完成了城北、城东、园林路入口初步景观规划、商务中心南广场景观概念规划和14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实施了总投资近15亿元的34个重点城建项目,其中投资9.2亿元的千秋大道、广陵东西路、炳辉东路、仁和南路、万寿南路、新河南路、同心南路等17条道路部分已开工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的荭草湖湿地公园以及投资3.2亿元的“两河”景观改造及安置房、党校迁建、南市区小学、体育中心二期5个BT打包项目相继动工建设;投入7278万元完成了东市区一期征地和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南市区一期拆迁安置和二期征地工作;投资1.2亿元的南市区商务中心大楼和市民北广场,投资2.5亿元的天润城家居生活广场一期,投资2500万元的白塔河新港口,投资1200多万元的新北门大桥,投资1200万元的职教大道等工程建成投运;投资4400万元对天康大道、二凤南路、石梁路、仁和路等路网实施改造,投资400万元完成了广陵西路排涝站等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南外街巷道、千秋二巷等背街小巷改造;龙通五星级大酒店、龙通草庙山休闲度假村、驰宇四星级酒店和天发购物广场一期等一批商服项目及人武部搬迁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全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到9.1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27平方公里。成立了园林绿化管理处和市政工程管养处,开展了新一轮市区绿化养护和花草栽植;新增了1条公交线路,实现了市区公交全覆盖;加大了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全年拆除违法建设面积8334平方米,整治非法客运出租、超载超限、砂石车抛洒遗漏等行为取得初步成效。出台了促进铜城、秦栏、汊涧、杨村4个扩权强镇试点镇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在试点镇组建了综合执法分局和规划建设分局,第一批11个市直部门的20多项权限已授权下放;围绕“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开展了文明县城、文明镇村和各级文明创建活动,巩固了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出台了《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暂行办法》,整合了上级扶持和我市安排的奖补资金1300多万元,支持了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由点向面上铺开。到去年底,有128个中心村开工建设,建成8000多户,2万多农民入住新居。 (四)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取得重要突破。投入2亿元实施了经济开发区二期4平方公里路网配套、安置楼建设,经济开发区一、二期控规内“七纵四横”路网全面形成。秦栏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开发区,秦栏、铜城、汊涧、杨村等4个特色园区投入8000多万元扩建路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加快推进了张铺、金集、永丰、仁和、大通、冶山、天长街道等10个镇(街)工业集中区建设,新批了大通、杨村2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全市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总数达到4个。出台了《镇(街)办工业园(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办法》,市财政下拨了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加快了镇(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园区建成区总面积近2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00多家,其中300多家建成投产,“两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克服了金融危机对招商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组建了12个驻外招商分局,选聘了20位政府招商顾问,开展了“春季攻势”、“百日攻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重点依托园区平台,围绕九大主导产业前延后伸,加大了产业招商力度,全年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6个,协议利用市外资金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利用省外资金和境外资金双双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县。在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上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个。世界500强企业ABB集团、国内知名的苏宁电器落户天长,ABB在天长建立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深圳安鸿实业投资1亿元的数字卫星接收设备,谷丰粮油投资1亿元的面粉加工,信田机械投资1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马鞍山东昇公司与天马集团共同投资3.68亿元的年产15万吨特种铸钢件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广东中山客商拟投资10亿元在市开发区打造LED绿色照明产业园项目已成功签约。 (五)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组织实施了省安排的28项、滁州市4项和我市2项共34项民生工程,当年投入资金2.76亿元,其中地方配套6616.8万元全部到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完成了提标扩面工作,享受农村低保家庭7838户、15982人,发放低保金1148.4万元;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达2638人,集中供养率达45%;对1139户城乡特困家庭实施了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50.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100%,全年支出合作医疗基金5130万元,补偿36.7万人次;按照“三年任务一年建成”的要求,提前完成了原定2009-2011年建设的99个村卫生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10933人,超额完成滁州市下达任务,支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基金1023.2万元,补偿5277人次;为486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生活救助资金323万元,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250例;下拨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718.3万元,资助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31名、资助资金279.8万元;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此外,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省、滁州市实施的其他各项民生工程均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我市实施的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农民购买插秧机给予补贴的2项民生工程也已落实到位。统筹推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享受城市低保家庭4737户、12475人,发放低保金1747万元。广泛开展了就业服务、就业援助活动和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新增就业岗位7000个,就业人数3782人;进一步扩大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年征集社会保险费2.8亿元;加大了企业用工专项执法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力度;落实了减轻困难企业负担政策,申报了19家参保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稳步推进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增滁州市级创新示范企业8家、示范镇2家;投资1150万元的创业服务中心三期工程已经完工;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400件,被列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市。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9年蝉联滁州市各县市区第一;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了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基本完成了30%的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三年目标任务;出台了《天长市教师流动与录用管理办法》,启动了南市区初中和小学建设,炳辉中学被批准为省级示范高中;统筹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称号,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均衡教育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县。开展了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抗大八分校纪念馆被列入国家免费开放场馆;启动了新图书馆、档案馆大楼建设,老图书馆楼动工修缮;开展了赌博游戏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销毁赌博游戏机1500多台,加大了“黑网吧”和违规网吧查处力度,净化了文化市场,继续保留全国文化模范市称号。建成了市中医院12层住院部大楼,改造了中医院旧住院楼,完成了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主体工程;出台了医改总体方案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按上级要求重新组建了14个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有序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核编、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分流安置等工作。始终保持计生工作高压态势,突出抓好“两非”案件查处、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流动人口计生“双向管理”,全年查处“两非”案件39起,征收社会抚养费356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加强了基层统计队伍建设,配备了基层首席统计员。完成了工商系统办管脱钩,市场移交平稳过渡。扎实推进了和谐天长建设。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仁和镇南尖回民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了公安“三基”工程建设,20座新建所队办公楼全面竣工。继续实施了“五五”普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健康发展。扎实开展了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加大了重信重访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整治,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严格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细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范整治了医疗、食品、药品、农资等市场秩序,落实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献爱心和送温暖活动,全年共发放资助贫困生资金241.6万元,“两节”送温暖资金290万元。建立了城镇饮用水定期采样送检、定期公布质量制度,加大了对供水企业监督管理,保障了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人防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政优抚、殡葬改革、档案、地震、气象、外事侨务、科普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和决议,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理市人大议案1件、代表意见建议47件,政协委员提案75件,建议和提案答办率为100%。深入开展了第二、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政府党组征求到的7个方面25条意见进行了任务分解和及时整改,提升了政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组织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了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了14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和184个村级便民代理点;完成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实施了“四大平台”建设,推进了“两集中、两到位”,31个部门206项审批及服务项目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办件量大幅度提高。积极推行了阳光政务,全市45家具有行政管理、服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通过电视、《今日天长》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深入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强化了效能督查,协调解决了监测点企业反映的问题46个。开展了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共取消收费项目34项,降低收费标准17项。推进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启动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全面清理了机关、事业单位借用人员296人、吃“空饷”人员343人,每年节约财政资金达400多万元。深化了“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提高了基层站所服务效能。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了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强化了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全年立案78件,给予处分74人。突出加强了项目跟踪审计、效益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坚持政府重点工作“每周一安排,半月一调度一通报”制度,提高了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和重大工程的推进速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加大的不利形势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付出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天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天长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政府自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速度仍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优势不够明显,大项目、大企业的招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问题仍然突出,影响着园区扩张、城市建设、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快速形成;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建设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的关键之年。纵观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今年既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也是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一年。从国际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进一步加速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产业资本全球转移,同时,美国、日本、欧元区世界三大经济体经济回升迹象明显,国际需求明显增强,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国际市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仍趋疲软,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从国内发展来看,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在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方面继续推出诸多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的政策举措,为我们战胜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中央强调要从“保增长”转向“调结构”,实行“五个更加注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又预示着国内经济环境将出现保中有压、外松内紧、前松后紧的趋势。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国家已颁布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今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将正式启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倒逼,加之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制约,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已成必然趋势,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率先承接转移,并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和协作。从我们自身发展来看,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和市场洗礼,我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物质基础,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形成了独具天长特色的经济优势,为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不竭动力。我们一定要从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坚定发展信心,从中央保增长、促转变的决策部署中变中求机,超前谋划,立足于抢,立足于争,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为迎接新一轮经济复苏、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赢得发展先机。 基于此,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五年翻两番”奋斗目标,加快主导产业、园区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全面升级,纵深推进“三大工程”和各项社会建设,着力调结构上项目增后劲稳增长,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21%;财政收入15.3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增长33%;外贸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21%;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7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增长11%。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着力在项目用地、资金投放、财政支持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全年新增10亿元企业2家、亿元企业5家,争取仪表光电缆产值超80亿元,特种钢管、电子产值分别超60亿元。重点推进天大年产100万吨石油管材、ABB仪器仪表生产基地、金佩集团建设中国最大内燃机缸盖生产基地、重啤天岛年产20万吨啤酒、天马大功率变频电机和特种铸钢件、安鸿数字卫星接收设备等一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完成技改项目150项以上,技改投入40-45亿元。积极争取出口企业奖励扶助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引导出口企业调整结构,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天康集团动力锂电池、风能发电设备,秦栏太阳能电池板封装和冷光源、无极灯等项目建设,抓紧编制LED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开发区LED绿色照明产业园。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新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6家。争取滁州海关在天长设立办事机构,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天长办事处和即将建成的省级电线电缆检测中心的服务功能,构建为企业服务的完备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在规范企业发展中的自律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实施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争取全年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级名牌产品4个。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滁州打造“百亿粮仓”,加快实施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新一轮农业部标准良田、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续建、农业综合开发、世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一批农业项目,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年内建成1个10万亩的小麦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争取土地流转面积达10万亩,100亩以上的大户100家以上,重点扶持流转面积2000亩以上的大户。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大户、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支持天叶食品3万平方米大棚养鸭基地、大通1000亩大棚蔬菜基地、永丰SPF生物制品等项目建设,启动芡实批发市场建设,争取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滁州市级5家。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农事服务合作社,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作用,加大农产品种养殖各环节的监控,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加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争取新增绿色食品品牌3-5个。依托池杉林木良种基地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林业。继续实施农村能源国债项目,建设“一池三改”示范户2400户。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工程,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技推广,着力培养现代农民。加快自动气象站建设,增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严格动植物防疫措施,严防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增强传统服务业发展活力,重点推进商务、供销、粮食、农业、经委、交通等系统的企业改制,争取上半年完成经委系统6家企业打包改制,到年底基本完成商务、交通、农业系统企业改制和半数以上供销系统企业改制任务。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仓储、物流、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开工建设开发区仓储物流中心、汊涧粮食产业园,支持益民工贸等物流企业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争取天发购物广场、龙通五星级酒店、驰宇四星级酒店上半年建成投运,并完成市区定点屠宰厂新厂建设。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家政服务、老年公寓等新兴服务业。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永丰胭脂湖文化产业园和旅游服务区的项目规划及招商,大力发展龙岗抗大八分校红色旅游及农家乐休闲旅游。继续落实鼓励市区高层建筑和配套设施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帮助重点监控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减排指标。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新建项目环保监管,严格控制新增排污总量。加强环境监测站建设,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噪声等环境监测;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环保执法力度;扎实做好高邮湖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工作,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二)强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力 ——全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大建设。抓紧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千秋大道以南区域控制性详规、商务中心南广场及周边概念性规划、城市综合交通、绿地系统、城市供电、消防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理顺市政建设项目建、管、养、运、监体制,逐步建立市政建设项目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融资、招投标、拆迁、建设、监管“五大服务平台”。新一轮城市建设要展现形象,去年确定的34项重点城建项目要加快推进,多数项目年内要完工投运。“两河”景观、15万平方米回迁居民安置楼、荭草湖湿地公园、城南小学主校区、炳辉中学初中部、党校新校区、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电力调度中心、人武部办公训练区等项目要按计划尽早建成;千秋大道、炳辉东路、广陵东路等骨干路网基本形成。新开工建设开发区三期路网及学府路、郑集路、滨河路、秦栏南路、永福东西路(延伸)、金集南路、曙光路、天佳南路、天宝东西路、二凤北路、平安北路、天康大道东段改造、石梁路等路面黑色化改造、建设路等道路绿化亮化升级改造等24项市政道路项目及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垃圾中转站、市民南广场绿化工程、综合码头、保障性住房二期、市气象局搬迁、消防大队新建、车驾管中心、万家福和开发区农贸市场等14项公共事业类项目;启动南市区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客运中心、南市区菜市场、南市区医院、东市区大型幼儿园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全面推行市政建设项目BT打捆招投标,吸引资质高、实力强的建筑企业参与天长城市建设,缓解城建资金压力,提高建设质量和品位。力争今年续建和新开工城建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30亿元,力争当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城市框架拉到30平方公里。加大市区环境卫生、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不断改善市容市貌。出台违法建设处理办法,依法解决违法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坚决杜绝新的违法建设。 ——大力推进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丰乐杯”城镇建设竞赛活动,推进文明创建城乡联动。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要求,进一步拉高集镇建设标准,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围绕发展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铜城、秦栏、汊涧、杨村4个试点镇产业发展规划和分年度详细规划,落实分阶段的建设目标和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在全省处于先进位次;运用城投这一平台,将试点镇有效资产进行打包,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对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并探索建立镇级融资平台;支持试点镇根据集镇总体规划收储商业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以及利用BT、BOT等模式多渠道筹措集镇建设资金,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将每个试点镇镇区面积扩大到5-8平方公里。高度重视其他各镇协调发展,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项目、财政奖补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建设用地置换为切入点,安排拆迁农户到新农村规划点集中建设新居,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要在城镇人口集聚上取得新突破,农民居住点能与集镇结合起来的,要尽量向集镇靠拢,引导有条件的农户进城购房、到镇区新农村居住点建房,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整合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奋力推进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有关方面超前谋划淮海铁路天长段前期论证工作,做好马滁扬高速(天长段)、宿扬高速(天长段)相关配合工作;争取投资额达3亿元的天秦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争取天铜一级公路和天汊一级公路改建项目立项;启动总投资4700万元的铜城-龙岗、仁和-金集、二墩-便益、老205国道等4条县道改造和总投资580万元的石梁桥、官桥大桥等5座危桥改造工程;完善村村通工程管理养护体制,落实养护责任,确保已建成的930公里村村通公路安全畅通。新建曙光110KV输变电工程,35KV杨村输变电工程,大通-安乐、金集-冶山线路工程, 12项35KV电网改造,23项10KV电网改造,196项农配网改造等工程,形成城乡环网供电,争取全年电力投资1.1亿元。支持电信、移动、联通3家公司加快3G网络、有线无线宽带、基站等设施建设,争取完成投资1.2亿元。加快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高峰等4座中型水库和刘跳等8座小型水库续建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达4.5亿元的高邮湖大堤加固、洼地治理、大型泵站改造、二峰中型灌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等重点工程,投资2500万元完成农村3.64万人饮水安全任务。 (三)加大园区扩张力度,进一步增强产业招商集聚力 ——加大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尽快谋划新一轮开发区的发展,编制30平方公里开发区总体规划,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开发区在建设经五、经六、经七、经八路南北延及北纬一路等路网,完善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完成三期征地和路网设计、招标工作,下半年动工建设三期路网,力争年底全部建成。突出园区仪表线缆、机械制造、光伏电子、医疗器械、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产业特色,加快产业招商和项目落地,争取年底二期企业基本布满,入园企业超200家,工业总产值超60亿元。全力做好秦栏省级经济开发区筹建工作,全年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建成区面积新增1平方公里以上,并启动6-8万平方米的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接能力,确保年底前筹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按照每年新增面积不少于0.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不少于20家的要求,突出抓好铜城、汊涧、杨村三个镇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金集、永丰、大通、杨村4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其他各镇(街)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年内一半以上的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 ——推进产业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充分发挥我市众多企业拥有的人脉、市场等资源,抢抓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以企招商和产业招商的步伐。紧盯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围绕九大产业前伸后延,突出抓好LED绿色照明产业、家电整机、光伏产业下游封装、汽车零部件等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商,争取全年引进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少于20个。继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做到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深入开展“春季攻势”和“百日攻坚”活动,争取“两大”活动签约项目不少于200个,到位资金不少于60亿元。分析总结驻点招商成效,强化驻外招商分局的窗口作用,有针对性地摸排项目信息,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支持各类企业邀请省内外商会、协会组织在我市举办年会,以此提高天长的知名度,增强投资天长的信心。组织实施“回归工程”,创建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引导鼓励海内外天长籍在外创业人士回乡兴办实业,尤其是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招商引资确保到位资金95亿元,力争超百亿元。 (四)奋力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增强发展保障力 ——千方百计提升融资能力。加强银政企合作,定期举办银政企交流对接、银行信贷产品与服务推介活动,争取市内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将财政间隙周转资金总量扩大到2000万元,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应急还贷需求。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争取将天振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1亿元,努力扩大省担保集团、滁州担保和海汇担保在我市的担保业务,力争4家担保公司当年担保总量超过10亿元。支持千秋小额贷款公司将注册资本扩大到2亿元,逐步向村镇银行过渡。充分发挥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扩大资产总量,在继续深化与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开行、南京进出口银行合作的同时,积极开拓建设用地置换等新的融资领域,全年争取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2亿元以上。创造条件发行城投债券,鼓励天康、蓝德、富华、金佩等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争取今年有1-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全年市内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争取超过20亿元。积极推动金融生态创建活动纵深开展,力争实现省级金融生态市创建目标。 ——不断提高项目供地水平。抢抓建设用地置换政策机遇,全力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工作,切实抓好2009年申报的6-11批次3305亩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的实施工作,争取今年3月份完成验收;完善建设用地置换项目库建设,积极申报新的建设用地置换项目,做到边申报边实施边做基础工作,力争全年建设用地置换项目验收指标达1万亩。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年内完成1000亩的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并通过验收确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实施好金集5700亩的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谋划好下一批推进项目。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土地,集中清理闲置土地,不断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城镇建设、园区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和重大招商项目建设。进一步严格国土资源管理,依法处理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做好全国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迎检工作。 ——切实强化财税保障作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构建和谐稳定的税收征纳关系。切实发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作用,为优化纳税提供便捷服务。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扶持政策,支持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购置国产设备所得税抵免等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支柱财源,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突出公共财政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园区建设、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支出保障力度。大力压缩行政性财政支出,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民生工程推进机制,加快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政府促进就业、企业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全民创业步伐,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家庭扩面增量,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稳定在45%以上;做好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按要求实施资金直补和项目扶持;兑现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政策,完成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建设;及时拨付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偿标准;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年完成20户以上的农村有线电视收视点100个;按序时进度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等其他各项民生工程。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覆盖范围,强化五项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推进社会保险向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延伸;进一步规范用工行为,确保员工利益得到保障。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质量兴市工作,组织申报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推进专利申报和创名牌工作,支持知识产权试点镇和试点企业建设,不断巩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市成果。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力争全年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三年目标总任务的60%;加快南市区两所中小学建设力度,力争在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优化中小学布局,做好薄弱学校调整、改造,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将我市创建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支持天长中学创建省优秀示范高中、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城南小学创建省级特色示范学校,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平安校园”。按照省政府规定的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从元月1日起,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分流安置;全面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年度标准化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支持市中心血库建设。围绕遏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村(居)为主”及城市和流动人口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两无一满意”先进村(居)和整治后进村(居)活动,认真落实市直单位和企业计生工作管理责任;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确保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在全省一类县中保持先进位次。加快新图书馆、档案馆大楼建设,完成老图书馆楼修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电影公司、剧院等转企改制;加强文化市场特别是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继续做好抗大八分校旧址群、老图书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深入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举办好全省十强县市篮球赛。全面更新市区有线电视网络,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奠定基础。加强村级和社区阵地建设。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重视发展老龄人、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工作,统筹发展统计、档案、地方志、科普等各项社会事业。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与信访重点问题包保责任制,强化信访属地管理,及时排查和化解在土地征用、城市拆迁、体制改革、历史遗留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巩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成果,深入开展“平安天长”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五五”普法迎检,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规范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行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农资、食品、药品、建材等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药品药械监管,进一步健全监管网络,维护广大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六)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执行力 ——优化政府服务。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发展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等各项制度,做到主动服务、实效服务、便捷服务,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四大平台”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打造一流的政府行政审批超市;健全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方便基层、群众、企业办事。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市长信箱、热线电话作用,切实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加强互联网舆情监管,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坚持和完善领导学法制度,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教育和知识培训,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本标准制度,强化行政复议,创新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完善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效能意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办实事、求实效,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减少事务性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现场办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进一步完善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加大效能督查和绩效考核力度,继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评议和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大力整治机关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切实提高机关效能。继续坚持政府工作“每周一安排,半月一调度一通报”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和部门分工负责制、目标管理考核制,用抓发展的实效取信于民。 ——强化廉洁自律。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窗口单位、关键部门、热点岗位进行重点监督,严肃查处侵害企业、群众利益行为,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规范公务行为,严格控制公务支出。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工程代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等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做到克己奉公、勤政为民、干净干事,树立政府清正廉洁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天长在逆境中奋力爬坡、跨越前行。新的一年,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更需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破难奋进。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天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共同创造天长更加美好的明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