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009年中国·成都国际灾害风险大会 |
释义 | 2009年7月13日上午,由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GRF)、哈尔滨工业大学、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四川大学、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中国地震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共同发起组织,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亚洲研究中心、四川省地震局和我校承办的2009年中国·成都国际灾害风险大会在成都望江宾馆隆重举行。大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大会名誉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助理玛格丽特·沃尔斯塔姆,大会名誉主席、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主席沃尔特·安曼,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州副州长季亚齐科夫·阿纳托里·米哈伊洛维奇,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作哈,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胡四一,大会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我校校长谢和平院士、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等领导出席大会。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灾害没有国界,世界各国人民在应对灾害的时候只有相互帮助和支持,共享处置灾害的经验和成果,才能最终减轻和消除灾害带来的影响。相信本次大会一定会在促进各国专家相互交流防灾减灾经验,建设更加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世界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作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与会专家光临四川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一如既往支持四川抗震救灾表示感谢。他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为各国专家交流应对灾害的经验和成果提供平台,为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宝贵意见。 大会名誉主席、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助理玛格丽特·沃尔斯塔姆,大会名誉主席、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主席沃尔特·安曼,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州副州长季亚齐科夫·阿纳托里·米哈伊洛维奇,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大会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检测局副局长肖春泉等领导先后在大会上致辞,共同希望通过会议的召开,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国人民应对各种灾难取得的成功经验,动员国际社会积极应对和控制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增多的灾害风险,积极寻求从跨学科和跨部门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新视野中,获得更加有效应对灾害风险的计划和减轻灾害风险的科学认识与对策,为有效应对当今社会的灾害风险寻找到更加完善的解决方式。 为期三天的2009年国际灾害风险大会以“汶川地震:走向未来发展道路的审视与探索”为主题,以“能力建设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行动口号,通过设立“汶川特大地震的应对与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汶川地震恢复建设的经验与减灾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战略与减轻灾害风险、重大基础设施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巨灾应对机制与大规模专业救援力量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城市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与减轻战略、农村地区的灾害风险防范与安全社区建设、灾后心理救助与危机干预、灾害文化、灾害保险与减灾科技应用”等11个方面的议题,积极发动国际社会申请在会议期间组织专题研讨会和论坛,以推动全球专家对各种具有综合性、探索性以及独特视角的研究成果在会议上进行充分讨论和沟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