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1米红外太阳望远镜
释义

简介

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是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主要观测设备。由1米红外太阳望远镜、立式旋转光谱仪、高分辨成像系统、建筑等部分组成。

科学目标

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对太阳磁场进行高精度地、多层次的直接测量。

人们已经认识到磁场在太阳大气的各种物理过程中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导致许多诸如黑子、暗条(日珥)、耀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等壮观现象的产生,而且与太阳外层大气的加热、太阳活动周期与幅度的变化、太阳辐射量变化等等问题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太阳磁场的测量,特别是利用红外磁敏谱线对高层太阳大气磁场的直接测量,成为了太阳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

具体的科学内容

1.  测量和研究磁场的精细结构、演化过程以及其与流场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太阳活动体演化及其与磁场精细结构的关系。

3. 研究太阳多层大气矢量磁场的特征与耦合。
【其中包括利用红外FeI 15650 Å的偏振谱线测量光球矢量磁场,并可以与传统Fe I 5052 Å以及 6302Å两组线对进行对比;利用 He 10830Å 以及Si I 10827Å 同时测量光球、色球矢量磁场。】

4. 研究红外观测与大气模型: 1.56μm 连续谱以及2.3μm CO分子带

项目历史

项目历史资料

1. 1995年在天文委员会太阳分支学科的支持下,由艾国祥、方成院士倡议,作为SST空间望远镜计划的一部分,一米红外太阳塔项目的预研究工作在云南天文台鲍梦贤的协调下正式启动。由尤建圻、沈龙祥负责有关仪器、科学目标、总体结构方面的工作,吴铭蟾等人负责选址。

2. 2001年初,澄江抚仙湖老鹰地址点完成验收。

3. 2001年9月,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被列为“973大型仪器设备”,获得973资助。

4. 2002年,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被列为“院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获设备研制经费资助,成立科学指导小组。

5. 2002年11月,与南京天光所签订望远镜机械结构研制合同,同时云台开始研制电控系统。2004年11月,与俄罗斯LZOS公司签订光学加工合同。同年,与南京天仪公司签订真空封窗加工合同。

6. 2005年9月,望远镜机械、电控初步完成,并通过973验收。 2006年底,光学主体在俄罗斯完成加工,并通过验收。

7. 2007年8月,“抚仙湖太阳光测站建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2008年3月,该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审批。2009年1月该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初步设计和投资审批。

8. 2009年3月,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建设用地征用工作,并立即开工建设。

9. 2009年8月,经云南天文台台务委员会决定成立一米红外太阳塔项目组,并对红外太阳塔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在原科学工作小组基础上,正式成立红外太阳塔科学委员会和工作小组。

组成

1米红外太阳望远镜是其望远镜、终端设备以及附属建筑的总称。它配备了“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该望远镜有效口径98公分)、立式旋转光谱仪、高分辨Ha望远镜等观测设备。

建筑

望远镜的建筑总共4层,分别为数据中心、会议室、控制中心、光谱仪室与光学实验室。建筑顶部放置了一米望远镜以及望远镜圆顶。

望远镜

望远镜有效口径98公分,为修正格利高里光学系统,焦长约45米,真空镜筒,视场为3角分。

望远镜配备了光电导行系统,光电导行镜有效口径45毫米。在光电导行的配合下,望远镜的跟踪精度可大大提高。

光谱仪

光谱仪为立式旋转桁架结构,总重约25吨,上平台重约17吨,由两个电机通过摩擦轮驱动。随着望远镜的跟踪,光谱仪随之旋转,以保证图像不发生旋转。

高分辨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二次成像系统。通过使用Ha滤光片可得到Ha太阳像,也可更换氧化钛滤光片获得白光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