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鹠(鸺鹠)是鸱鸮的一种,羽棕褐色,有横斑,尾黑褐色,腿部白色。外形和鸱鸮相似,但头部没有角状的羽毛。捕食鼠、兔等,对农业有益。其中,花头鸺鹠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基本概况

拼音】:xiūliú

拉丁文】学名:Glaucidium

英文名】: Barred Owlet ,scops owl

中文别名】:猫头鹰、夜猫子、枭

分类】:鸟纲、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

体长】: 约160毫米

翅长】:约90毫米

尾长】:较短,约为翅长的三分之二。

体重】:约1公斤。

寿命】:10~18年

保护级别】:少数种类为国家保护动物。

地理种群差异】:该属共有13种。

物种状况】:地方常见。

生活习性】:常在昼间飞动,入夜更形活跃。鸣声凄厉。

食性】:主要吃昆虫,亦食小鸟、鼠、兔、鱼、蛇、蛙以及植物。对农业有益。

生活环境】:平时栖于平原和丘陵。

生理特征】:在树洞里营巢,每窝产卵3~4枚,呈辉亮的白色。

经济价值】:基本没有经济价值,但少数有观赏价值的稀有种类受相关法律保护。

形态特征

鸺鹠是鸱鸮的一种,羽棕褐色,有横斑,尾黑褐色,腿部白色。外形和鸱鸮相似,但头部没有角状的羽毛。捕食鼠、兔等,对农业有益,但在古书中却常常视为不祥之鸟。《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庄子》:“鸺鶹夜撮蚤,察毫末;昼瞑目,不见丘山,殊性也。”《梁书·侯景传》:“所居殿常有鸺鶹鸟鸣,景恶之,每使人穷山野讨捕焉。” 明·王錡 《寓圃杂记·锺馗诗》:“飞萤负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鶹。” 清·王夫之 《吟已犹不得曙再次前韵广之》:“疗妬仓庚烹,呪鬼鸺留煼。”

分布情况和种类

除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广布世界。中国有花头鸺鹠(Glaucidium passerinum)、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和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3种,见于东部和西南地区。斑头鸺鹠为本属的常见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至印度。在中国华南地区。

花头鸺鹠

学 名 Glaucidium passerinum orientale (Linnaeus) 英文名 Pigmy Owlet鸮形目,鸱鸮科。夜行性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花头鸺鹠是小型鸟类,体长16一23厘米,体重48—65克。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簇羽。上体为灰褐色,密被白色的斑点和横斑,后颈有不显著的白色领环,下体为白色而杂有褐色条纹。虹膜鲜黄色,嘴角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

花头鸺鹠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俄罗斯、蒙古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其中在黑龙江为留鸟, 在河北、天津为冬候鸟,均极罕见。

生态习性

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见于林中开阔地和杨桦林。多数为夜行性,白天躲藏于密林深处。栖息时常站在高枝上眺望,并常常不停地上翘起尾羽,性凶猛,嘴、爪强健有力,能猎捕比它自身大得多的猎物。冬天有贮藏食物的习惯,常常把猎获的食物贮藏在树洞中。 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蜥蜴、小型鸟类和昆虫。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一7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也在大的树杈之间筑巢。每窝产卵4一6枚,偶尔多至8—9枚和少至3枚。卵为白色。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29天。

领鸺鹠

领鸺鹠是我国体形最小的鴞类,体长14一16厘米,体重40—64克。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羽簇。上体为灰褐色而具浅橙黄色的横斑,后颈有显著的浅黄色领斑,两侧各有一个黑斑,特征较为明显,可以同其他鸺 类相区别。下体为白色,喉部有一个栗色的斑,两胁还有宽阔的棕褐色纵纹和横斑。虹膜鲜黄色,嘴和趾为黄绿色,爪角褐色。

分布范围

领鸺鹠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台湾等地。

生活习性

领鸺鹠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除繁殖期外都是单独活动。主要在白天活动,中午也能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和觅食。飞行时常急剧地拍打翅膀作鼓翼飞翔,然后再作一段滑翔,交替进行。黄昏时活动也比较频繁,晚上还喜欢鸣叫,几乎整夜不停,鸣声较为单调,大多呈4音节的哨声,反复鸣叫。休息时多栖息于高大的乔木上,并常常左右摆动着尾羽。主要以昆虫和鼠类为食,也吃小鸟和其他小型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3一7月,但多数在4一5月产卵。通常营巢于树洞和天然洞穴中,也利用啄木鸟的巢。每窝产卵2一6枚,多为4枚。卵为白色,呈卵圆形。

斑头鸺鹠

斑头鸺鹠为小型鸟类,但却是我国鸺鹠类中体形最大的,体长20一26厘米,体重150—260克。面盘不明显,没有耳羽簇。体羽为褐色,头部和全身的羽毛均具有细的白色横斑,腹部白色,下腹部和肛周具有宽阔的褐色纵纹,喉部还具有两个显著的白色斑。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基部较暗,蜡膜暗褐色,趾黄绿色,具刚毛状羽,爪近黑色。

分布范围

斑头鸺鹠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生活环境

斑头鸺鹠为留鸟,栖息于从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也出现于村寨和农田附近的疏林和树上。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大多在白天活动和觅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也在晚上活动。主要以蝗虫、甲虫、螳螂、蝉、蟋蟀、蚂蚁、蜻蜓、毛虫等各种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鼠类、小鸟、蚯蚓、蛙和蜥蜴等动物。因为它的鸣叫声很象有辘轳的车轮声,所以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鬼车”。

世界鸺鹠名目一览表

中文名 英文名 拉丁名

赤褐鸺鹠 Ferruginous Pygmy-Owl Glaucidium brasilianum

领鸺鹠 Collared Pigmy Owlet Glaucidium brodiei

鸺鹠 Barred Owlet Glaucidium capense

斑头鸺鹠 Cuckoo Owl Glaucidium cuculoides

北鸺鹠 Northern Pygmy-Owl Glaucidium gnoma

小鸺鹠 Least Pygmy-Owl Glaucidium minutussunum

花头鸺鹠 Furasian Pygmy-Owl Glaucidium passerinum

珠斑鸺鹠 Pearl-spotted Owlet Glaucidium perlatum

林鸺鹠 Jungle Owlet Glaucidium rodiatum

古巴鸺鹠 Cuban Pygmy-Owl Glaucidium siju

栗背鸺鹠 Sjostedt's Barred Owlet Glaucidium sjostedii

红胸鸺鹠 Red-chested Owlet Glaucidium tephronotu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