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髋臼骨折 |
释义 | 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髋臼骨折是高能量严重暴力造成的创伤。 概述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部分组成)外侧面有一个大而深的窝称为髋臼,与股骨头相关连。髋臼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髋关节负重大,剪力大,加上血供少,因此很容易发生损伤。而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 发病原因(一)发病原因 多为间接暴力及挤压暴力引起。 (二)发病机制 引起髋臼骨折的最常见机制见于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可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而当屈髋屈膝时沿股骨纵轴的暴力亦可造成髋臼的后缘骨折。如果下肢处于内收位时则除了导致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后脱位,而当下肢外展时则可造成髋臼顶部的粉碎骨折。此外,挤压伤亦可造成髋臼骨折。 早期症状髋臼骨折早期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如并发股骨头脱位则表现为相应的下肢畸形与弹性固定。当发生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时,其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均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体征也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表现为患肢缩短。 髋臼骨折时可能并发有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以及骨盆环的断裂和同侧下肢骨折,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 疾病分类及CT表现简单骨折后壁骨折:CT臼顶层面提示负重区后上缘的粉碎骨折,臼中部层面可显示臼后缘骨折合并缺损。臼中部层面可显示臼后缘骨折合并缺损。 后柱骨折:CT臼顶层面显示骨折线呈冠状方向,在臼中部和坐骨结节层面则分别显示方形区和坐骨结节有骨折,而CT其他层面无骨折。 前壁骨折:臼中部层面可显示髋臼前缘骨折,其他层面无骨折。 前柱骨折:CT相关层面可分别显示髂前上棘、方形区和耻骨支骨折,与的壁骨折比较,前柱骨折的骨折线起点更高,走行方向更靠近髋臼中心。 横形骨折:CT髋顶稍下层面可显示骨折,在髂前上棘至臼顶及臼窝以下平面均无骨折表现,但通常横形骨折多伴有髋臼下部及股骨头向内移位。 复杂骨折双柱骨折:CT臼顶层面显示冠状面骨折,臼中部层面面示方形区骨折,在耻骨、坐骨结节和髂嵴层面分别显示耻骨支、坐骨结节和髂骨骨折。 横形伴后壁骨折:CT臼顶层面显示骨折线呈矢状,臼中部层面内侧方形区无骨折,此为特征性横形骨折表现,矢状骨折是由于远、近骨折段发生前后移位所致。合并后壁骨折者尚显示后壁骨折的CT表现。 T形骨折:CT除有臼顶层面矢状骨折的横形骨折外,尚有方形区和坐骨支骨折的表现。 后柱伴后壁骨折:CT在臼顶区可见冠状面骨折和后外侧缘骨折,后者提示骨折累及负重区,在口中部层面町见臼后缘和方形区骨折,在坐骨结节层面可见坐骨结节骨折,其他层面无骨折。 疾病治疗(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一些移位很少的髋臼骨折可采用保守疗法下列两种情况也可考虑保守治疗: (1)大部髋臼完整且仍与股骨头匹配 (2)两柱骨折轻度移位后形成继发性匹配:两柱骨折后所有软骨部分与远骨折片一起与髂骨脱离股骨头周围的骨折块仍保持一致的外形 非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移位进一步发展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但牵引力不可过大以免股骨头从髋臼脱出 2.手术治疗 大多数移位的髋臼骨折需手术以获得较满意的复位和固定降低创伤后关节炎发生率并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宜在骨折两三天后至10天内进行这时局部出血已停止而骨折线仍清晰可见3周后由于已有骨痂生长复位将十分困难 可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一般来说应争取通过一个入路达到完全的复位和固定采用的入路中Kocher-Langenbeck入路适于进入后柱髂腹股沟入路则适于进入前柱和内侧部分延伸的髂股入路适于同时进入前后柱但后一入路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最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也最高显露骨折并做复位后使用可塑形接骨板螺钉或钢丝做内固定 (二)预后 经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尚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