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鞑靼 |
释义 |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名称,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 基本概况鞑靼(dá dá) 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 唐代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又作达旦、达怛。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突厥的覆亡和回鹘的西迁等,一再给鞑靼人提供了向西推进的机会。 9世纪前后,阴山南北沿边塞直到河西,青海都出现了鞑靼人。 与宋辽有交往,并被称为阻卜。 金代,鞑靼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两池以西。 1202年,成吉思汗彻底征服了塔塔尔部。 宋元时鞑靼成为对蒙古各部的泛称。有的记载称蒙古人为黑鞑或蒙鞑,称汪古人为白鞑,或依其开化程度区别为熟鞑靼与生鞑靼。 13世纪蒙古人西迁,鞑靼之称逐渐传遍西方。 俄国亦将境内操突厥语诸族称为鞑靼人。 明代,对元顺帝退出大都至林丹汗时期的漠南,漠北蒙古人也称为鞑靼。 民族历史原名为Tatar,本是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Tatar(三十姓鞑靼),系概称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大抵相当于汉籍中的室韦。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还载有 Toquz-Tatar(九姓鞑靼),谓其曾与Toquz-Oghuz(九姓乌古斯)联合反抗突厥。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在842年的汉文文献中。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辽兴,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史》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并建三城于鄂尔浑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置镇、防、维三州,驻军镇戍,开辟屯田。统和末年(1011年),又派官充任诸分部节度使以加强统治。鞑靼(阻卜)诸部需岁贡马、驼、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应征出兵。岁贡的沉重,节度使的贪残,使他们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开泰元年(1012年),鞑靼部长杀节度使以叛,围攻镇州;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出征甘州失利还镇,鞑靼诸部乘机皆叛;大安八年(1092年)“北阻卜”部长磨古斯乘各部起义反辽,规模尤大,延续八年始被平服。辽亡前夕,宗室耶律大石(西辽德宗)退据漠北,后率部西迁,其中就有一部分鞑靼(阻卜)人。 金朝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Tatar)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开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而以原来的各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标志,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达达”(鞑靼),一些汉译蒙文文献亦以“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Monggol)。于是鞑靼一名又为汉人对蒙古族的俗称。 明朝人把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称为鞑靼。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其势力逐渐削弱,元顺帝后裔虽然仍被奉为正统,但汗权衰微,权臣势盛,爱猷识理达腊以后的四代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至坤帖木儿)都在内争中被杀。贵族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因非汗裔,部众不服,其部将阿鲁台杀之,另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额勒锥特穆耳汗),阿鲁台自任太师,专擅朝政(事在1408年)。其后,阿鲁台与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贵族攻战不已,各自拥立北元汗裔为傀儡可汗;明朝则利用双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王,继亦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王,使其相互抗衡。马哈木子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后,出兵攻杀阿鲁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岱总汗),治鞑靼诸部。脱欢子也先进一步扩展势力,完全兼并了鞑靼,并杀汗自立。也先以异姓贵族篡夺汗位,部下离心,纷纷背叛,不久亦在内争中被杀,瓦剌势衰,鞑靼复起。但各部异姓贵族仍争权夺利,操纵可汗,相互混战。1480年(一说1470年)把秃猛可(明人所称第二个“小王子”)即位,号达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称他“贤智卓越”。达延汗击败瓦剌,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号赛音阿拉克济农(济农,明人译为吉能,当是汉语“晋王”的译音),汗权大大加强,结束了权臣专政、诸部纷争局面。1517年达延汗死后,鞑靼又陷于分裂。巴尔斯传罗特次子、土默特万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万户,称司徒汗,与大汗(达延汗的继承者,明人通称为小王子)分庭抗礼,进而吞并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东迁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俺答曾大举进攻明朝,1571年达成协议,受明朝封为顺义王,恢复并发展了与明的封贡关系,土默特的中心地丰州滩“板升”被命名为归化城。他还远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区,将西藏佛教(黄帽派)传入蒙古,封其主锁南坚错为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之号自此始(见达赖三世)。鞑靼大汗东迁后,在土蛮汗(即图们札萨克图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代曾一度强盛。明末,林丹汗力图重建统一,并联合明朝抗击后金。他虽然收服了右翼诸部,并得到漠北喀尔喀部的拥戴,但却慑于后金,仓促西逃,1634年死于撒里畏兀儿境内大草滩地方(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两年后,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鞑靼亡。鞑靼一名作为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也传到西方,蒙古军西征,西方人即称他们为鞑靼。到清代,西人又把满族也称为鞑靼。 鞑靼人文鞑靼人的渊源鞑靼人一名,最早于西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鞑靼人与蒙古人一样,是使用蒙古语,在蒙古部出现前,塔塔儿(鞑靼)一词代表说蒙古语的部落。13世纪初,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体成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队的一部分,其后蒙古人与突厥人互相混杂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罗斯和匈牙利的蒙古军队,就被欧洲人统称为鞑靼人。 成吉思汗帝国解体之后,鞑靼人特别同蒙古统治势力的西部政权关系密切,该政权拥有俄罗斯大部欧洲地区,号称金帐汗国(Golden Horde)。 14世纪乌兹别克汗时,这些鞑靼人都改宗逊尼派伊斯兰教。14世纪末,金帐汗国在内有纷争,外有异族的压力下,分裂为几个独立的鞑靼汗国∶喀山汗国(Kazan)和阿斯特拉罕汗国(Astrakhan)均在窝瓦河畔;失必儿汗国(Sibir)位于西伯利亚西部;还有克里米亚汗国。俄罗斯于16世纪将前三个汗国征服,但克里米亚汗国则成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附庸,直到1783年才为凯萨琳大帝并入俄国版图。 近代中的历程克里米亚鞑靼人有自己的近代史。他们曾是1921年苏维埃政府所建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人口的基础。不过,1945年苏联领袖斯大林指控这批大约为数20万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敌,与德国人合作,因而把这个自治共和国撤销。结果,大批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驱逐到乌兹别克和哈萨克,而迁到这两地之后,鞑靼人的语言就被禁止使用了。1956年,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的计划实施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公民权利得到恢复,但由于克里米亚已于1954年画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他们仍不能获准返回其原来的家园。直到90年代早期,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才乘苏联中央政府解体之机,开始返回克里米亚,在几达半个世纪的“国内流亡”之后,再次定居下来,重整家园。 社会组成模式鞑靼人在各个汗国境内都发展到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贵族阶层保持其政治和军事领导地位,到俄罗斯统治时代仍无改变;平民中的明显阶级分野是商人和农民。以喀山汗国为例,政府首脑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员纳入俄罗斯贵族行列,这些都是根据16世纪双方直接协议而定的。鞑靼人社会内部这种阶层画分形式,一直延续到俄罗斯革命才告终结。 自9世纪至15世纪期间,鞑靼人的经济活鞑靼人分布范围动变得以农牧业混合为主,迄今仍是这样。鞑靼人还发展了手工业传统,有木器、陶器、皮革制品、布疋、金属器皿等。他们还以善于经商著称。在18~19世纪时,他们在不断扩张中的俄罗斯帝国范围内获得有利地位,在新获得的中亚领土上充任商业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师、乃至行政官吏。 大约有150万喀山鞑靼人仍然生活在窝瓦河地区及乌拉山地区。构成鞑靼共和国人口的半数左右。他们现被称为窝瓦鞑靼人,并且是鞑靼诸群体中最为富有、产业工人中最为先进的一支。大约100万或更多的鞑靼人居住在哈萨克和中亚地区;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散居于该地区西部,人数仅10万左右。 与东欧的牵连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部分散居在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地。另有少数分布在蒙古国、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 鞑靼(Tatar或Tartar)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类的突厥人的血统,原苏联共有六百多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很多种,是今俄罗斯联邦鞑靼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信原始的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成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汗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利亚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征结束时建立钦察(金帐)汗国,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多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的数量是他们的百倍以上),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的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讲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语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另一种较为少人知道的鞑靼是诺盖人,他们分布在达吉斯坦与车臣共和国一带,也是鞑靼人的一种。 历史文化积淀今天的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在过去一千年中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使喀山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 喀山位于喀赞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伏尔加河也哺育了俄罗斯族以及包括鞑靼人在内的众多民族,大约至少4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了。而喀山的历史则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约11世纪初,当时统治喀赞河流域伏尔加-保加尔公国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在卡赞河的东岸的一个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质的关隘,这也就是喀山的雏形。 社会经济文化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信东正教。过去,鞑靼人主要从事农业,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则从事畜牧业和渔业,部分人从事制作靴子等皮革品、首饰以及纺织等手工业。农业以生产谷物(小麦、燕麦)为主。 民族特色与习俗鞑靼(Tatar或Tartar)人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类的突厥人的血统,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原苏联共有六百多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很多种,是今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信原始的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成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汗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利亚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征结束时建立钦察(金帐)汗国,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多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的数量是他们的百倍以上),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的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讲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语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 名称的由来鞑靼之名,始见于唐之中叶。阙特勤碑之突阙文中有三十姓鞑靼,Otuz Tatar九姓鞑靼,Tokuz Tatar是为鞑靼初见纪录之始。按阙特勤碑立于开元二十年,则鞑靼之名古矣。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五,有《赐回鹘嗢没斯特勒等诏书》,末云:“卿及部下诸官,并左相阿波兀等部落,黑车子达怛等,平安好。”又卷八,《代刘沔与回鹘宰相颉于伽思书》云:纥扢斯即专使将军踏布合祖云,发日,纥扢斯即移就合罗川居回鹊旧国,兼已得安西、北庭、达怛等五部落。是为鞑靼见于汉籍之始。时唐武宗会昌二年也。嗣于懿宗咸通九年,从朱邪赤心讨庞勋,僖宗中和二年,从李克用讨黄巢,并有功。至后唐、汉、周,仍世入贡,故薛、欧《五代史》及欧、宋《唐书》并记其事,而欧氏于《五代史》并为达怛立传。宋初太祖、太宗朝尚三次入贡,后为西夏隔绝,不与中国通。而两宋人纪录中尚屡见其名,乃《辽史·营卫志》所记诸部族,《百官志》所记属国职名中,皆无鞑靼;本纪中虽见三见“达旦”字,亦去其偏旁;《金史》乃并绝其迹。正史中至《明文》始复有《鞑靼传》,而《明史》之《鞑靼传》,实蒙古传也。然则辽、金三百年中,唐宋间所谓鞑靼者,果何往乎?观宋元人之著书,知当时固有鞑靼,其对辽金之关系,决非浅鲜,正史中必不容没其事,而竟不概见,此读史者当发之疑问也。以余之所见,则唐宋间之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濮,右去氵亻},在蒙古之初为塔塔儿,其漠南之汪古部,当时号为白达达者,亦其遗种也。 曷言乎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濮,右去氵亻}也?《辽史·圣宗纪》开泰元年正月,达旦国兵围镇州,州军坚守,寻引去。而《萧图玉传》云:开泰中,阻卜复叛,围图玉于可敦城,势甚张。图玉使诸军齐射却之,屯于窝鲁朵城。按《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以可敦城为镇州,《地理志》,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则《纪》、《传》所载地名既合,年岁不同,自是一事;而一称达旦,一称阻卜,是阻卜即鞑靼之证一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五)真宗咸平六年七月,契丹供奉官李信来归,言戎主母后萧氏有妹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使西捍塔靼,尽降之。按《辽史·圣宗纪》,统和十二年八月,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以萧挞凛督其军事。十五年三月,皇太纪献西边捷,九月,萧挞凛奏讨阻卜捷。而《萧挞凛传》则云:十二年,夏人梗边,皇太纪受命总乌古及水兴宫分军讨之,挞凛为阻卜都详稳。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挞凛。十五年,敌烈部人杀详稳而叛,遁于西北荒,挞凛将轻骑逐之,因讨阻卜之未服者。诸蕃岁贡方物充于国, 自后往来若一家焉。挞凛以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绝后患,从之。考三城者,谓镇州及防、维二州,皆在驴驹河西南,与西夏相去绝远,是统和间太纪西征非讨西夏而实经营阻卜诸部,乃李信谓之西捍塔靼,是阻卜即鞑靼之证二也。而此事完全之证据,乃在《金史》。《金史·夹谷清臣传》;北阻{革濮,右去氵亻}叛,上谴责清臣,命右丞相襄代之。又《内族襄传》:襄代清臣,遂屯临潢, (中略)乃命支军出东道,襄由西道。而东军至龙胸河,为阻{革濮,右去氵亻}所围,三日不得出,求援甚急,(中略)襄即鸣鼓进发,(中略)向晨压敌,突击之。围中将士亦鼓噪出大战,获舆帐牛马,众皆奔斡里札河,遣完额安国追蹑之,众散走。会大雨,冻死者十七八,降其部长,遂勒勋九峰山石壁云云。今按《元朝秘史》(四):大金因塔塔儿蔑古真薛兀勒图不从他命,教王京丞相领军来剿捕,逆着浯泐札河将蔑古真薛兀勒图袭将来。按王京者,完颜之对音,《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纪》并记此事,皆作“丞相完颜襄”;浯泐札河亦即《金史》之斡里札河(今乌尔载河),是二书纪事并相符合。而《金史》之阻{革濮,右去氵亻}、《元秘史》谓之塔塔儿,正与《辽史·萧图玉传》之阻卜、《圣宗纪》作达旦者,前后一揆;而塔塔儿一语,为鞑靼之对音,更不待言。故曰唐宋之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濮,右去氵亻}也。 更从地理上证之。唐时鞑靼住地,据阙特勤碑侧之突厥文,两记三十姓鞑靼,皆在黠戛斯、骨利干之后,契丹、白霫之前。日本箭内博士谓黠夏斯在突厥西北,骨利干又在其北,契丹、白霫皆在突厥之东,则在其间之三十姓鞑靼,当居突厥东北,与金元之塔塔儿方位全同。其说良是。今假名此部曰东鞑靼,然此碑突厥文中尚有九姓鞑靼,此部住地无可考。然《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入四夷道里记》云:中受降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栅,北口有归唐栅,车道也,入回鹘使所经。又五百里至䴙鹈泉,又十里入碛,经麚鹿山、鹿耳山、错甲山,八百里至燕子井;又西北经密粟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泊,七百里至回鹘牙帐。此达旦泊在回鹊牙帐东南数百里,疑以鞑靼人所居得名。九姓鞑靼所居,盖当在此。今假名此部曰西鞑靼。《会昌一品集》所见达但,其一与黑车子连称者,似与东方之三十姓鞑靼相当;其一与安西北庭连称者,似即西方之九姓鞑靼也。而唐末五代以来,见于史籍者,只有近塞鞑靼。此族东起阴山,西逾黄河、额济纳河流域,至北宋中叶,并散居于青海附近,今假名之曰南鞑靼。欧阳公《五代史》之所传,王延德使高昌时之所经,李仁甫《续通鉴长编》之所见,皆是族也。而《辽史》所记阻卜,其分布区域,乃各与此三部鞑靼相当,李信谓辽齐纪领兵屯西鄙驴驹儿河,西捍塔靼,而《辽史·文学传》萧朝家奴之言曰:阻卜诸部,自来有之,曩时北至驴狗河,南至边境,人多散居,无所统一,惟往来抄掠。及太祖西征,至{?}流沙,阻卜诸部望风悉降,是辽时边境以北至胪朐河,皆有阻卜部落,此可拟唐时之东鞑靼。又《太祖纪》云:天赞二年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鹊城,丙午,遣骑攻阻卜。《萧图玉传》云:阻卜复叛,围国玉于可敦城。《萧惠传》云:西阻卜叛,都监涅鲁古等将兵来援,遇敌于可敦城西南。又《萧挞不也传》,阻卜酋长磨古斯绐降,挞不也逆于镇州西南沙碛间。按古回鹘城即今外蒙古额尔德尼昭西北之合刺八刺合孙(唐时回鹊牙帐),在鄂尔昆河西岸;可敦城即镇州,其地今虽未能考定,要当在鄂尔昆河之东,喀鲁哈河左右。而阻卜自其西南来,则其住地当在可敦城西南。唐时达旦泊正在此方面,放此部可拟唐时之西鞑靼。又《辽史·属国表》,圣宗开泰五年,书阻卜酋长魁可来降。《圣宗纪》作党项魁可来,《兵卫志》言西夏元吴谅祚智勇过人,能使党项阻卜掣肘大国。此以阻卜与党项互举连言,则阻卜又南与党项相近。此种阻卜,又可拟唐末五代之南鞑靼。故辽时阻卜分布之广。正与唐宗人所谓鞑靼相同。至见于《金史》之阻{}若北阻{},则略当唐时之东鞑靼,亦即蒙古人所谓塔塔儿。此亦可由地理上证的之。《金史·宗浩传》云:内族襄以为攻破广吉刺;则阻{}无东顾忧。是阻{}在广吉刺之西,而《元朝秘史》记翁吉刺住地云:合勒合河流入捕鱼儿海子处;有帖儿格等翁吉刺。“其记培塔儿住地,则云:阿亦里兀惕、备鲁兀惕两种塔塔儿,在捕鱼儿海子与阔连海子中间,兀儿失温地面(今鄂尔顷河)。又云: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四种塔塔儿,在冗勒灰失鲁格勒只惕地面(今乌尔浑河与色野尔集河合流处):皆东与在喀尔喀河流域之翁吉刺为邻。又载扯克扯儿地面(今苏鲁克斜山),有塔塔儿人,距翁吉刺之德薛禅家不远,与《金史》所载阻{}地望无一不合、故《辽》、《金》二史中阻卜阻{}之为鞑靼,自地上证之而有余矣。 若然,辽、金之阻卜、阻{},于唐宋为鞑靼,于蒙古为塔塔儿,则阻卜、阻{}之名,乌从起乎?文于唐宋以前、蒙古以后;得求此名之源流否乎?然求之前后诸史,绝不见有与阻卜或阻{}相类之名称,余乃不得不设二极武断、极穿凿之假说,曰:阻卜、阻{}者,鞑靼二字之倒误,且非无意之误而有意之误也。何以言之?曰:辽、金人文字中多言鞑靼,如史愿《亡辽录》:(《北盟会编》卷二十一引=云:辽于沙漠之北,则置西北路招讨府(中略),镇摄鞑靼蒙骨迪烈诸国。又,金主亮遣翰林学士韩汝嘉与宋国信使副徐嘉等宣渝公文(《北盟会编》卷二百二十九引》云:向来北边有蒙古鞑靼等,从东昏王时数犯边境。是辽、金时固有鞑靼,其《国史》、《实录》亦当不讳言鞑靼;而《辽》、《金》二史中无之者,曰蒙古人讳言鞑靼故。蒙古人何以讳言鞑靼?曰蒙人本非鞑靼,而汉人与南人辄以此名呼之,因为蒙古人所不喜;且元末修史之汉臣,已不复知鞑靼与蒙古之别,而辽、金史料中所记鞑靼事,非朝贡即寇叛,彼盖误以蒙古之先朝贡于辽金也,虑其有损国礼,故讳之尤深。当蒙古盛时,《秘史》、《亲征录》并记太祖受金官职事初未尝以此为讳,然《宋》、《辽》、《金》三史之作,在顺帝之世,其时蒙古之势力既已坠地,故于文字之间尤多忌讳,试举实证以明之。《续资治通鉴长编》于太祖乾德四年、开宝二年、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并书鞑靼入贡,盖本与[于?]《国史》及《会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十九)亦云:鞑靼于大祖、太宗朝各再入贡,及《宋史·本记(纪)》于外国朝贡无一不书,独无太祖大宗鞑靼入贡事。王延德《使高昌记》载于王明清《挥麝前录》者,中有鞑靼字凡六处,《宋史·高昌传》全录其文,惟删去有鞑靼字之处。《亡辽录》(《北盟会编》卷二十二弓门天诈于保大四年得大石林牙兵,又得阴山鞑靼毛割石兵;自谓天助,欲出兵收复燕云,大石林牙力谏云云;《东都事略。附录》(二)亦云:耶律延僖得大石林牙七千骑,又阴结鞑靼毛褐室韦三万骑助之,而《辽史·天诈纪》则云: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又得阴山室韦漠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辽史》此节,分明出于二书,而二书皆有鞑靼字,《辽史》独无。又《松漠记(纪)闻》:余都父子以游猎为名,循入夏国,夏人问其兵几何,云亲兵二三百,遂不纳。投鞑靼,鞑靼先受悟室之命,其首领诈出迎,具食帐中,潜以兵围之。余都出敌,不胜,父子皆死。《辽史·耶律余睹传》则云:余睹假游猎为名遁西夏,夏人问汝来有兵几何,余睹以二三百对,夏人不纳,卒。此事与《纪闻》同。当出《纪闻》,而独无投鞑靼被杀事;《金史·叛臣传》亦但言边部杀余睹及其二子,函其首以献;《太宗纪》亦言部族节度使土古厮捕斩余暗及其诸子,而不明言其为何部。是数证者,谓非元人修史时有意删去鞑靼字不可也。然辽金史料中之鞑靼,固自倍蓰于宋史料,又不必与他事并见,史臣以其不可删,且不胜删也,乃或省其偏旁作达旦字,又创为改字之法。考鞑靼之始见载籍也,其字本作达怛(《会昌一品集》及《册府元龟》),后作达靼(薛、欧《五代史》及《梦溪笔谈》),至宋南渡后,所撰所刊之书乃作鞑靼,鞑字不见于《集韵》、《类篇》,是北宋中叶尚无此字,其加革旁,实涉题字而误。然辽金史料中,其字当已有作鞑靼者,其倒也或作但达,或作鞑靼,极与阻{}二字相似,当时史料中或有一二处误作阻{},或省作阻卜者,史臣乃利用其误,遂并史料中之不误者而尽改之,以避一时之忌讳。其于《辽史》太祖、圣宗纪三处尚存达旦字者,盖史臣所未及改,抑故留此间隙以待后人之考定者也?且《辽史》所见之达旦三处,不独省其偏旁,亦异其书法,凡史家于敌国使来则书聘,属国则书贡,此诸史之通例,《辽史》本纪惟于梁、唐、周、宋四国书聘,后晋、北汉、西夏之称臣或受册而书贡,南唐虽未称臣,亦仍书贡,至塞北诸部更无不书贡者。惟《道宗纪》太康十年二月庚午朔,萌古国遣使来聘,三月戊午,远萌古国遣使来聘。独书聘者,以示蒙古之先与辽世为敌国也。而《太祖纪》书神册三年二月达旦国来聘,《圣宗纪》书统和二十三年六月达旦国九部遣使来聘。亦书聘者,盖元代修史诸臣, 已不知鞑靼蒙古之分,故以敌国书法书之,与《道宗纪》之书萌古来聘,同一用意。由此二条,可见元人修史时讳言鞑靼之隐。《金史》之中亦有类是之特笔。如西北西南招讨司下之{}军详隐,本有十处,今《地理志》、《兵志》所载均为九处,《地理志》有移典{}而无萌古扎,《兵志》反是。其实二者均当有之,盖萌古、萌骨之为蒙古,此人人所易知,元人必以蒙古列于金之吼军为讳,故于《地理志》删之,而于《兵志》亦删去移典{},以与《地理志》之九处相应。然于其首大书曰:西北西南之纯军十,明移典、萌骨二{}皆所当有,故于二《志》互见,以使人推考得之。《兵志》部族节度使有萌骨部族,而《地理志》之无之,亦由此故。其所以删彼而存此者,缘《地理志》记各部族节度使各详稳,皆自为一行,易属人目;若《兵志》之文,则蝉联而下,非通读全文,难以觉察故也。此皆史臣之微辞。《辽》、《金》二史中之阻卜、阻{},亦由是矣。要之吾侪既发现元人讳言鞑靼之隐,则其删剟事实,改易名目,并不足深怪,而上所陈述武断穿凿之假说,固自有可能性在也。 漠南剟(阴山鞑靼)之见于载籍也,较漠北东、西二鞑靼(三十姓剟及九姓剟)为后。唐会昌初年,回鹘为黠夏斯所破,其一部南走中国近塞。时李德裕为相,筹所以防御招抚之者甚备,具见《会昌一品集》中。而其中所记近塞蕃族,仅有沙陀、契苾、退浑、党项四部而无苾。至咸通九年,鞑靼始从朱邪赤心讨庞勋,赤心时为蔚州刺史,则尔时鞑靼已居蔚州近塞,知鞑靼之徙阴山左右,当在会昌与咸通之间。然则未徙之时,果居何地?抑称何名?自欧史以来颇有异说。余谓阴山鞑靼当即三十姓鞑靼或九姓鞑靼一部之南下者,盖当时东、西二鞑靼均有南徙之可能性,即《会昌一品集》中之达但与黑车子连称者,余前既定为三十姓鞑靼。当唐之季,黑车子一族实已南徙幽州近塞, (见拙着《书津田博士室韦考后》)则其邻部之达但,同时亦南徙并州近塞,固非不可解之事。又九姓鞑靼住地,余前以贾耽《道里记》中之达旦泊拟之,此泊在回鹘牙帐东南,当回鹘入唐之道。回鹘既破,此部相率南徙,亦自然之势也。日本箭内博士乃据阎复驸马高唐忠献王碑所引《汪古氏家传》及《蒙鞑备录》,谓阴山鞑靼出于沙陀乃突厥人种,与漠北鞑靼之属蒙古人种者全非同族。余意此二族在唐并为鞑靼,在《辽史》并为阻卜,自不既视为异种。南徙之后,与沙陀、党项诸部杂居,故此部中颇有他种人、而其与党项之关系,尤较沙陀为密,故昔人多互称之。如折氏本同卷又称之为达怛都督折文通,又《辽史·属国表》有阻卜酋年,熟户旺家族击夏兵;擒军主二人以献;又大中祥符二年,夏州略丰熟户旺家族首领都子等来归;按旺家即白鞑靼名族王古之异译,而《宋史》以为党项部族。《元史·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传》亏:阿刺兀思剔吉忽里,汪古部人。金源氏堑山为界,以限南北,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以二军守其冲要。而《蒙鞑备录》则云:金章宗筑新长城,在静州之北,为唐古纠人戍之。唐古亦即党项之异译,故互受通称。然若据此而遽谓阴山鞑靼出于党项,则与谓其出于沙陀者,同为无根之说也。故余对箭内博士之二元论,宁主张一元论,以唐之鞑靼、辽之阻卜名称之统一,非是无以解释之故也。 鞑靼的驻地今天的喀山,是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在过去一千年中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使喀山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 喀山位于喀赞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伏尔加河也哺育了俄罗斯族以及包括鞑靼人在内的众多民族,大约至少4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了。而喀山的历史则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约11世纪初,当时统治喀赞河流域伏尔加-保加尔公国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在卡赞河的东岸的一个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质的关隘,这也就是喀山的雏形。 在鞑靼语中,“喀山”的意思就是“大锅”,这是因为当时这座城堡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着的大锅而得名。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入鞑靼人居住的地区,在此后的一千年间,尽管这块土地几经易主,但鞑靼人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中叶,罗斯人同鞑靼人之间的连年征战,互有胜负,鞑靼人曾俘虏御驾亲征的莫斯科大公,而俄罗斯人也曾经一度占领喀山城。1548年,年仅18岁的伊凡加冕为俄罗斯的君主,并改称沙皇,莫斯科公国也从此改称沙皇俄国。这位以暴戾和智慧而著称的年轻人,被后人称为“伊凡雷帝”。正是他,宣告了俄罗斯与鞑靼之间这场百年战争的终结。 1552年,22岁的伊凡率领15万大军和150门大炮渡过了喀赞河,在喀山城下同鞑靼人进行血战。鞑靼人退回城内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坚壁清野,切断水源,欲不战而胜。然而十天、二十天过去了,鞑靼人依旧生龙活虎,另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一个鞑靼人的叛徒道出其中秘密:鞑靼人在城内得水塔下修建了一条密道,通往数百米之外的喀赞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炸毁水塔,然后对喀山成发起强攻。几天之后,喀山沦陷,喀山汗国灭亡。 13世纪初,蒙古人的铁骑宣告了伏尔加-保加尔公国的灭亡,这个当时东欧最强大的政权,在蒙古骑士的铁蹄下,顷刻间土崩瓦解,1242年,一个西至多瑙河、东至额尔齐斯河的幅员辽阔的蒙古国家--金帐汗国宣告成立,土耳其人、鞑靼人、西班牙人和罗斯人,都成为蒙古民族的百姓。 两百年之后,内讧不止的金帐汗国终于分裂成为若干个小汗国,其中之一,就是鞑靼贵族于1438年建立的喀山汗国。而与此同时,在西方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一个名为莫斯科公国的国家也开始悄悄的崛起,由此揭开了鞑靼人与俄罗斯人之间一场持续100多年的战争。 塔塔尔是蒙古族的部落之一,又称鞑靼,两者均是“Tatar”的音译。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有4800多人。 在俄罗斯和部分欧洲国家,鞑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帝国扩张时期随蒙古人进入欧洲的其他草原游牧民族。鞑靼后来成了古代中国汉族人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从此词发展出来的贬义词有:鞑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和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 语言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共处,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历史上,塔塔尔族多居城镇从事商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信仰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同一切伊斯兰教信徒一样,每个塔塔尔族的伊斯兰教徒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宗教活动。也有少数信仰东正教。 生活习惯塔塔尔族最爱清洁,在房舍布局和室内陈设方面,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房,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像一座小花园。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都住帐篷。住房总是收拾的干净整齐,周围还栽满各种树木,环境幽雅,特别是饭堂和厨房,经常保持得一尘不染。 其他相关解释鞑靼人鞑靼人,几支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20世纪末人数约达600万。他们大体上居住在俄罗斯中西部,沿窝瓦河中游及其支流卡马(Kama)河两岸,东抵乌拉山脉。鞑靼人也有居住在哈萨克的,少部分在西伯利亚西部地区。 鞑靼族鞑靼族,即塔塔尔族是蒙古族的部落之一,又称鞑靼,两者均是Tatar的音译。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有4800多人。 鞑靼斯坦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位于东欧平原东部、伏尔加河中游地段、俄罗斯中央地区和伏尔加河流域地区的结合部。面积6.8万平方公里,人口365.8万(1990年),首都喀山。有鞑靼人、俄罗斯人、楚瓦什人和莫尔多瓦人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