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鳊鱼 |
释义 | 鳊鱼,学名鳊,英文:Parabramis pekinensis,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头鳊,缩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该鱼全长40厘米,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中文学名:鳊鱼 别称:长身鳊、鳊花、油鳊、槎头鳊、缩项鳊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分布区域: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 简介鳊鱼亦称武昌鱼,鲂鱼,鱼纲,鲤科,它是中国水产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从野生的鳊鱼群体中,经过人工选育、杂交培育出的优良养殖鱼种之一.因其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备受广大产养殖户的青睐。 鳊鱼,全长40厘米,头宽为口宽的2倍以下。背鳍刺一般短于头长。成雄鱼胸鳍第一鳍条肥厚,略呈波曲状。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鳊鱼因其身体侧扁,头部很小,呈圆形,故曰团头鲂。团头鲂体态丰腴,肉味鲜美,成长快,最大可达3千克。团头鲂也是草食性鱼类.维管束的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是它的主要食物;幼鱼在发育期兼食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它喜欢生活在有沙砾、石块、生有大量淡水壳菜和其他水下植物的硬质河床底部。冬季则群集于最深的沟缝,洞穴或坑塘中越冬。 概括鳊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原产于长江中游一带通江的湖泊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养殖。 形态特征鳊鱼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腹部银白;体侧鳞片基部灰白色,边缘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头较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广弧形。上下颌角质不发达。背鳍具硬刺,刺短于头长;胸鳍较短,达到或仅达腹鳍基部,雄鱼第一根胸鳍条肥厚,略呈波浪形弯曲;臀鳍基部长,具27~32枚分枝鳍条。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鳔3室,中室最大,后室小。 食性鳊鱼为草食性鱼类,摄食能力和强度均低于草鱼。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范围较广。一般从4月开始摄食,一直延续到11月,以6~10月摄食量最大。 年龄与生长鳊鱼属于中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怏,以1~2龄生长最快。在水草较丰盛的条件下,一般当年鱼体重可达100~2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300~500克,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 繁殖习性鳊鱼一般2~3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一般性成熟的雌性个体重450克;雄鱼体重400克。产卵期为5~6月,多在夜间产卵。产卵最适水温为20~29℃,对水流要求不严格。卵具有微黏性(黏着力比鲤、鲫鱼的卵差一些,附着力弱,容易脱落),淡黄色,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因此其产卵场多在浅水多草的地方。 动物形态鳊鱼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体长约50厘米,为体高的2.2~2.8倍。头很细小。口小,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等长,上盖有坚硬的角质,但亦易脱落。眼侧位,至吻端的距离较至鳃盖后缘的距离为近。下咽齿3行。鳃耙17~22,多数为18~21。侧线鳞50~60。背鳍条3,7,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为小,具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背鳍高度显著大于头长。胸鳍刚达到腹鳍的基部。腹鳍仅伸至肛门,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显著的腹棱。臀鳍条3,24~32,多数为26~28;无硬刺,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的垂直线下方。尾鳍分叉深,下叶较上叶为长。体呈青灰色,头的背面及体的背部较深,侧面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主要食物为苦草、轮叶黑藻,软体动物及湖底植物的碎屑、丝状绿藻、淡水海绵等。产卵期5~6月,此时雌雄两性的身上均有珠星出现。分布黑龙江、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流中及洞庭湖、鄱阳湖、粱子湖等湖泊中。 养殖特征特性鳊鱼体高,侧扁,头小,呈菱形,头后背部急剧隆起。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在天然水域中,鳊鱼多见于湖泊,较适于静水性生活,为中、下层鱼类、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其食性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较广。在水草较丰茂的条件下,鳊鱼生长较快,一般1冬龄体重可达200克,2冬龄能长到500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它具有性情温顺,易起捕,适应性强,疾病少等优点。 鱼苗繁殖鳊鱼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比鲤、鲫鱼稍迟,比家鱼稍早。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月底至6月初,即水温在20~29℃的时节为产卵期。在湖泊中,于水生植物繁盛的场所产卵,受精卵具粘性,附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池塘培育的鳊鱼亲鱼,在繁殖季节,如有微流水或其他条件刺激,能造成不集中的自然产卵。所以每年开春后,就要将雌雄亲鱼分开培育,届时人工催情,集中成批繁殖,生产鱼苗。 人工繁殖鱼苗,可采取自然产卵或人工催产方法。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在池塘中经过一年培育,也可以直接从天然水体中捕起选择。鳊鱼的雌雄鉴别比较容易,从鱼种阶段开始,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的厚则呈“波浪”形弯曲。性成熟后,雄鱼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尾柄的背、腹侧缘都有密集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腹部较小,轻压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仅眼眶骨及背部有少量“珠星”,腹部膨大而柔软。繁殖时可选择成熟好的亲鱼,按计划配组并入产卵池,或先用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让其自然产卵授精。由于鳊鱼 鱼卵为粘性,可使卵附着在人工设置的等鱼巢上,然后在静水中孵化。也可以采用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再进行流水式人工孵化。其繁殖过程和操作方法基本与鲤鱼相同。 苗种培育鳊鱼鱼苗细小娇嫩,操作时要细致小心。鱼苗下塘时,水质不宜太肥,出塘计数时不宜过于密集拥挤。鱼苗养成春片鱼种,常采用分级饲养法。 鱼苗孵出2~3天后,才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因此当鱼苗下池后,要每天适量施肥。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当鱼苗开口摄食时,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经15~20天饲养,鱼苗可长到2~3厘米,这时再分池饲养。第二次分池疏养,亩放4~5万尾火片鱼种,培育以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主,同时可隔日投喂豆饼浆,还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饲料。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可养成4~5厘米规格的夏花,成活率可达80%左右。由夏花养成冬片鱼种,即第三级饲养。其方法与培育草鱼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5000~7000尾,再搭配养10~20%的鲢、鳙和青鱼夏花。也可以在主养鲢、鳙鱼种池内搭配放养10~20%的团头鲂。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饼浆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轮叶黑藻或切碎的新鲜旱草等。入冬时,一般可长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二年养成鱼。 成鱼饲养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有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主养鳊鱼,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鳊鱼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武汉市试验池塘主养鳊鱼,效果很好,其方法为:亩放尾重40克的鳊鱼越冬鱼种1220尾,配养尾重50克的白鲢鱼种200尾,尾重60克花鲢鱼种30尾,还适当放些高背鲫鱼种,使用“正大”083号饲料,饵料素数为1.8,投喂时用手撒均匀。平时注意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坏和泛塘,昼夜池水中溶氧不低于2毫克/升。年终获得每亩500千克的产量,其中鳊鱼350千克,平均尾重为0.35千克。 钓法鳊鱼属小型鱼类,在池塘养殖中,一般不超过1公斤,而四、五百克的更多。钓者钓到也很满意。因此垂钓用具一般可与钓鲫鱼的用具相同。鳊鱼是中下层鱼,一般采取底钓,有时条件适合,也可采取半浮钓。它属杂食性鱼类,荤素皆吃,而且贪吃嘴馋,喜结队抢食,特别喜欢酒糟味。因此可用酒糟与玉米面合在一起,捏成苹果大小的球体数个,撒入水中做诱饵,而以蒸熟的玉米面和以酒糟做钓饵,常有很好的收获。蚯蚓、红虫、小虾、桑葚、红薯也很受它的欢迎。在养殖塘内则用化散的颗粒饵料与熟玉米面和在一起做钓饵最佳。钓鳊鱼方法很多,各地常因自己的条件不同,有自己的独特钓法。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钓法: 手竿底钓与鲫鱼钓法基本相同。特别在养鱼塘内最为适合。但它吃食不如鲫鱼稳当,常是浮漂忽然托起,或很快黑瓢,必须及时提竿。如用蚯蚓、小虾做钓饵,应不时牵动,引起鱼的注意。 长竿短线钓草缝杂草多的水域,可用长竿短线选能下钩的草缝垂钓。先用酒泡过的小米打窝,稍后将挂有钓饵的鱼钩(应用单够)顺草缝垂入窝中,手持长竿等待,浮漂一有动作根据情况及时提竿。有点类似钓鲫鱼的戳拱。 桑葚钓法在南方常在水畔重有桑树,夏秋季节桑葚由红变为紫黑熟透时常有落入水中,这成为鱼类的好饵料,鳊鱼、草鱼等即争先抢食,人们常利用此机会,将桑葚做钓饵,模仿树上掉下的桑葚将钩投入水中,进行垂钓(如钩入水不似树上掉下,鱼儿常不上当)。但注意因在树下垂钓,线要短,一旦上钩才便于提上来。 半浮钓在草丛处或长有水花生的池塘,常可采用半浮钓,特别南方冬季水不结冰,在草丛、水花生缝隙中下钩,钓半浮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选用的饵料一般以整条红色蚯蚓为宜。 海竿钓远在大水面养殖场,有时鱼集中在距岸边较远处,可用甩竿垂钓。方法与一般海竿钓法大体相同,只是鳊鱼常吃食动作小,竿尖不易被拉动,如果挂铃也常常摆动很小,不易判断,因此应集中精力,发现轻点即应做好准备,一旦鱼线下走或回线及时提竿。 垂钓技巧鳊鱼也称长春鳊、北京鳊等。此鱼体侧扁,呈菱形,头小,口小,也有人叫它三角鲂。属鲤科。它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鱼之一,在自然水域里个体可长至2千克,它一般活动在水的中、下层,气温、水温高时也到水的上层来戏耍觅食。鳊鱼食性与草鱼相似,也喜食草。如果喂养习惯改变或“缺衣少食”时,它也吃“五谷杂粮”以及粮油的下脚料。由于鳊鱼肉质细嫩、脂肪丰富,很多人把它视为上等菜肴,也有很多钓鱼爱好者把它作为重点的垂钓对象。那么,在秋季应该如何钓鳊鱼呢?我认为应该掌握以下四点: (一)要选好钓位 凡是钓鱼都要选钓位,这是老生常谈,但垂钓不同的对象鱼应该选择不同的钓位。如钓鳊鱼就要针对它们的生活习性来选择钓位。鳊鱼有群聚的习性,一个群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上千条,它们乐于在宽阔的水体里游弋。因此,在选择钓位时就应该考虑选择那些水面开阔的地方,特别是在野河里,更应如此。这是其一;其二,要选择水域的“铧尖”、洄水湾处。这里地形复杂,容易形成水下暗流,食物也容易积存,是武昌鱼及其它鱼爱光顾的地方;其三,要找那些容氧性较好的水域。氧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要件,鱼的体内有了充足的氧气作“动力”,它才能有较好的体力游弋和旺盛的食欲要求。因此,在水域的下风头、入水口、有水草的空旷的地方打窝垂钓是明智的选择。 (二)要选好钓饵 钓鱼饵占三分,适路的鱼饵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钓饵不可马虎。首先要“对症下饵”,也就是说在垂钓之前要弄清鱼塘里的鳊鱼有什么偏口,这是钓取鱼的关键。假如这一水域的鳊鱼经常吃青草,那么最好的钓饵就是青草了,假如鱼塘老板用西瓜秧、红薯藤喂鱼,那么最好的钓饵就是西瓜秧、红薯藤了。再如鱼塘老板喂的是五谷杂粮或粮油的下脚料,那你就用这玩意儿钓比啥都好使。用对了饵必定能取得较大的收获;其次,在自然水域垂钓,我认为比较好的饵料之一就是麦麸包面,信阳人叫“金包银”,湖北人叫“包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把诱钓巧妙地结合起来,边钓边打窝,边打窝边钓鱼,半天下来麦麸能把10个立方以上的水域较好地雾化,形成立体窝区。一旦鳊鱼进了窝区就像进了“面包”房,会“乐不思蜀”、久呆不去的。有一年,我用这种方法在信阳罗山石山口水库钓鳊鱼,上半天不停地抛竿打窝,到了11点时开始上鱼,从此一发不可收手,基本上三、五分钟一条鱼,至下午5点收竿,钓得鳊鱼、草鱼、鲫鱼40多千克。 (三)要配好钓组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鳊鱼的活动区域也从上游和浅水区逐步向下游和深水区转移。因此,在钓组搭配上也要进行一些小的改动。如选用5.4米以上的手竿,2.5号主线、1号---1.5号子线,7—8号白狐钩。这样的钓组对付秋天肥壮的鳊鱼可谓是“行之有效”的。 仲秋时节,鳊鱼的活动区域已转移至深水处,这时用手竿钓鳊鱼就感觉有点“鞭长莫及”了,此时钓鳊最好用海竿或矶竿,绑上单钩、双钩、炸弹钩、葡萄钩抛远也可取得好的鱼获。 (四)要正确施钓 鳊鱼比鲫鱼、鲤鱼好钓,它属抢食性鱼类,只要遇到适口的食物它会很积极的索食,往往张口就把食物吸进嘴里,而后快速地游走,漂相大部分是黑漂斜走。要正确施钓我觉得要掌握以下两点: 一是正确辩别漂相。在垂钓过程中要认真辩别漂的动态,正确区分小杂鱼闹钩与鳊鱼吃钩特征。如在自然水域垂钓,打窝后往往先是小杂鱼进窝“扰乱漂相”,而后才是鳊鱼进窝“规范漂的行为”。如不注意区分,胡乱提竿很容易惊走进窝的鱼群。那么怎样才能区别小杂鱼闹钩与鳊鱼吃钩时的漂相呢?我打个比喻:小杂鱼闹钩就像漂在跳“迪斯科”没有规律地骚动,时而送漂老高,时而突入水下;而鳊鱼吃钩漂则像在跳“慢三步”,有规律地点几下再黑漂(也有送漂的,但很少)。 要掌握鳊鱼吃钩的漂相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垂钓过程中仔细观察几次就能完全掌握。钓鳊鱼跟钓鲢鳙的手法有些相似,一旦掌握了规律,一切都变得容易了。 营养价值鳊鱼主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湖北为最多,多产在5~8月。鳊鱼体扁侧,呈长棱形,背隆起明显,头小、口小,体侧灰尘色并有浅棕色光泽,背色深,腹色浅,腹色浅,鳞片中等大小,臀鳍较长,尾柄短,尾鳍分叉深。鲂鱼肉细嫩肥美,小鱼刺多,大鱼刺少。 营养价值:鳊鱼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适宜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 食用功效:鳊鱼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之功效;可以预防贫血症、低血糖、高血压和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文献记载:唐、孟诜:患疳痢者不得食。《食疗本草》:鲂鱼,凋胃气,利五脏,和芥子酱食之,能助肺气,去胃风,消谷。作鲒食之,助脾气,令人能食,作羹膳食宜人,功与鲫同。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烹饪方法清蒸鳊鱼原料: 鲜鳊鱼一条(净重约750克)、熟火腿片15克、生笋片2.5克、水发香菇25克、板油丁10克、姜片4克、姜米3克、葱结5克,香醋5克、精盐4克、味精3克、绍酒2克、葱段2克、清汤250克。 做法: 1、将鳊鱼宰杀去鳞、腮后,剖腹去内脏洗净,然后入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刮去黑膜,冲净。 2、在鱼身脊背部位直剞十字花刀,将鱼摆在深盘中,以次将笋片、香菇、板油丁、火腿片放在鱼身上,加精盐、绍酒、清汤,再放上姜片、葱结、入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待鱼眼珠突出即成熟,起笼去掉葱姜,将原汁滗入碗中另用。[美食中国] 3、鱼装入长腰盘中。将碗中的原汁汤放入精盐、味精和沸清汤70克,调准味,而后淋在鱼身上即成。 4、食用时随带姜末、醋蘸食。 糖醋鳊鱼原料: 鲜鳊鱼、生姜、花椒、葱白、大蒜、料酒、糖、醋、老抽、生抽、水、淀粉。 做法: 1、扁鱼宰杀处理干净后2面划上花刀,撒上适量生姜片、花椒、葱白、料酒腌制10-15分钟; 2、糖、醋、老抽、生抽按照2:1:1:1的比例,加入60-70ml水,搅拌均匀后成为糖醋汁; 3、锅里加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扁鱼中火2面煎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 4、锅里留少许底油,放入姜片、葱白、大蒜爆香,小心倒入糖醋汁; 5、加入适量较稀的水淀粉,拌匀; 6、放入煎炸好的扁鱼,大火烧开,中小火炖10分钟左右,转大火收浓汤汁即可。 孔雀鳊鱼材料 鳊鱼一条(约600克),姜末,大葱丝,料酒,食盐,白糖,香醋,蒸鱼豉油,胡椒粉,麻油适量 做法 1、鱼收拾好后,从背部将鱼切成约0.5cm的小段(鱼肚的一面不切断,要连在一起),切好后在餐盘中摆成孔雀开屏状, 2、然后往鱼身上撒上姜末、料酒、食盐、白糖、香醋、蒸鱼豉油、入蒸锅蒸约15分钟(鱼眼睛突出为已蒸熟), 3、再将大葱丝、胡椒粉、麻油撒在鱼身上,再蒸3分钟即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