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昙寺花儿会 |
释义 | 瞿昙寺花儿会,因起源并流传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寺一带而得名。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瞿昙寺花儿会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列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瞿昙寺花儿会 遗产级别: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遗产编号:Ⅱ—20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申报单位:青海省乐都县 来源传说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1821—1850年间(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传说,瞿昙寺在17世纪中的清朝初年香火鼎盛,那时该寺是禁唱“花儿”的。有一年,一股土匪包围了瞿昙寺,连续围困数天,想让寺内僧俗水断粮绝后不攻自破,情况越来越危急。这时,有一位老汉率领大家唱起了“花儿”,歌声像风一样传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传越远。香客、脚户还有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被惊动了,都用“花儿”应和,纷纷奔向瞿昙寺,歌声从四方涌来,响成一片,土匪贼兵越听越慌张,在遍野传来的“花儿”声中,逃得飞快。第二天正好是六月十五庙会,为纪念这场死里逃生的劫难,从这以后,瞿昙寺每年都有“花儿会”。 文化背景瞿昙寺花儿会举办地的瞿昙寺坐落在青海省乐都县境内,是青海省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1368年—1398年(明朝洪武年间),因其建筑风格和布局类似北京故宫,素有青藏高原“小故宫”之称。瞿昙寺是明王朝一手扶持起来的规格极高的皇家寺院,也是藏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记载,14世纪时的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西北战乱,当时正在青海湖海心山修行的三罗喇嘛率领梅氏家族及环青海湖的藏族部落归顺了明王朝。此后,三罗喇嘛率众迁徙到瞿昙寺定居,建起一座小佛堂。朱元璋为这座小佛堂命名为“瞿昙”,赐金书横匾“瞿昙寺殿”,并特意为之调派52名兵士护卫寺院。 瞿昙寺落成后,当地藏汉两族人民杂居共处,往来非常频繁。瞿昙寺地区藏汉民众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存在交流与融合。汉族人民从藏族人民那里学会了放牧、捻毛线、制毡等生产技术,藏族人民从汉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农耕技术。当地汉族多会说藏话,藏族也多会讲汉语。当地汉族民众都习惯喝“熬茶”,敬酒时都会用无名指蘸酒弹三下,意思是敬佛、敬法、敬僧,实际上这些都是藏族的习惯。在瞿昙镇,藏汉民族通婚较为普遍。有时候当地一户家庭,父亲说汉语,母亲讲藏语,而其儿女则是一句汉语,一句藏语,一家人血脉相连,怡然自得,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瞿昙寺“花儿会”上,人们既能听到当地汉族村民用藏语演唱的藏族民歌,还能听到藏族民众用汉语唱出来的“花儿”,藏、汉传统文化相映生辉。 传承价值瞿昙寺花儿会还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对花儿会的生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乐都县是河湟地区有名的“文化县”,瞿昙寺花儿会因而成为研究大型民俗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关系最好的典型个案。 同时,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青海省乃至西北地区。 作为有影响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在当地发挥着促进民间物资交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丰富民众生活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瞿昙寺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内容瞿昙寺花儿会参与群众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也踊跃参加。在演唱曲令上,除当地的《碾伯令》外,还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此外藏族人民喜爱的“拉伊”在这里也有广泛的演唱。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最能体现瞿昙寺花儿会民间特色的就是两个阵营的对歌。 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每年从农历六月十四(即7月30日)开始,一般举行三天。 瞿昙寺“花儿”会在新城街外的道路两旁举行,十四日拉开战幕,十五日进入高潮,从新城行走到瞿昙寺大殿,全部道路水泄不通,有“车水马龙人如潮”之势。这里唱“花儿”形式很随便,有在帐内对唱,也有在露天竞技的,只听跌宕起伏的“花儿”和着唢呐、二胡、笛子一路地飞,夹着人欢马叫,十分热闹。 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汉族、藏族群众是主要参加者,会上唱得最多的是《依呀依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