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逢伊 |
释义 | 瞿逢伊,医学教育家,昆虫分类及疟原虫生物学家。研制疟疾防治新药喹哌及其复方防疟片3号等,获多项国家、军队重大科技奖。在医学寄生虫学界德高望重。 简历1927年12月20日 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城厢镇 1945~1946年 在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系学习 1946~1950年 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50~1957年 任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寄生虫学科助教 1953~1954年 在海南岛中央疟疾研究站进修 1957~1964年 任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讲师 1964~1981年 任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副教授 1965~1966年 参加卫生防化工作团赴越南工作 1976年1~7月 参加防治疟疾考察组赴柬埔寨工作 1981~1998年 任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教授 1981~1990年 任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 生平简介瞿逢伊,1927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城厢镇(现上海市青浦区)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由于幼年丧母,寄住于青浦外婆家中,并就近读小学。“八·一三”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即随父亲全家逃离上海,途经浙江、江西、武汉、广州到达香港,一路颠沛流离,又于1940年转回上海。1945年考入沪江大学生物学系,次年转入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因家庭经济供给减少,在中学兼任生物学教师维持学业,于1950年1月修完所需学分毕业。 由于青少年时期饱经战乱,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瞿逢伊在大学读书期间,利用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学生会干事和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兄弟会”的机会,参与组织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迁校台湾”等进步学生运动。又于1949年由复旦大学生物系中国共产党负责人黄圣骅介绍参加了秘密组织“应变会”,担任复旦校园内巡逻守夜等护校应变工作。上海解放前夕,作为上海市人民保安队员,担任市卫生局下属单位的财产保护工作,为维护复旦校园的完整及国家卫生资源,他不顾个人安危努力工作。上海解放后曾任上海华侨中学(现少云中学)生物教师。由于当时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创建,急需教员,瞿逢伊毅然应聘任教。 在当时的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寄生虫学科任助教,部队给予他优厚的待遇,每月底薪120元。当他看到身边的干部实行供给制,想到国家建设初期还很贫穷,对他的思想触动很大,便向组织上申请,不要高薪制,也要成为一名革命军人,为部队院校建设及培养卫生人才贡献自己的才智。在他的再三要求下,经学校政治部批准于1951年9月1日正式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我国的虫媒传染病猖獗,而对病媒害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知之甚少,难以进行有效防治。中央军委卫生部委托中央卫生实验院(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培训专业技术干部,1953年9月瞿逢伊受组织委派去海南岛中央疟疾研究站学习医学昆虫。当时的研究站主任何琦教授安排他参加全岛疟疾普查,去兴隆负责蚊虫基础调查工作。在海南的一年时间内,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边学边干,还挤出时间进行了学习计划外的采集调查研究,完成数篇有关海南岛蚊、蝇、蠓、丝虫的论文,获得校政治部嘉奖。 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瞿逢伊始终不忘自己是军人又是教师的双重身份,所有的工作性质都围绕为部队服务和培养人才。他教过的班次不计其数,早期曾为部队培养速成的高级医学寄生虫学人才,充实到各部队指导消毒杀虫以及病媒害虫的调查工作,解决部队卫生防病的急迫问题。还参加了国外留学生的培训工作,为我国、我军的外交国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还多次深入海岛边防部队和偏远山区进行医学昆虫和虫媒病疫源地调查,指导部队进行蠓咬皮炎的防制。1965年和1976年瞿逢伊两次受命参加卫生防化工作团和防治疟疾组出国赴战地工作。在这期间,与家人断绝通信联系,随部队在南方热带丛林的艰苦生活环境中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他置生命于度外,忘我工作,获得了当地战区虫媒和虫媒病分布的第一手资料,为当地培训专业干部、治疗疟疾病人及验证疟疾防治科研成果,受到了一致赞誉,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上级指派参加不可停顿的业务工作:培训留学生以及疟疾防治新药的研制和现场验证。每年有半年时间在现场工作,半年在实验室工作,于1969~1975年间有25个月去海南、云南等地进行现场实验。长期的现场工作,远离组织,同时受当时“成分论”、“关系论”的影响,他内心的一些困惑,只有通过自学马列和毛泽东的理论,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聊以自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他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科技干部如果不以一技之长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岂不成为一句空话?”第二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是我国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他亲手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6人,博士后1人;担任教研室领导10年,参编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迄止2000年共发表论文136篇;任三种专业期刊常务编委,历任上海市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会寄生虫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疟疾防治、蚊虫和吸血蠓分类,蚊媒传疟相关基因分析等研究方向;共获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发明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卫生部著作奖1项,以及国家教委颁发的高校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这些成就与影响使他人编《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全军院校名师大典》、英国《剑桥名人录》以及人民画报《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等名录、辞书。 进入专家组及退休以后,瞿逢伊教授仍一如既往地辛勤工作,每天处理审阅各地寄来的稿件,尽可能地帮助、指导青年学者,及时地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援,不顾年老体弱,甘当人梯,不计报酬。这正如他所说的“我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充分利用起来,为军队、国家培养更多的寄生虫学人才,使我国的寄生虫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技术成就从实践中学习蚊虫分类鉴定,充实我国蚊类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在大力建设,而传染病尤其是虫媒病的肆虐则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虫媒病的防制需要有关虫媒分类的基础资料。1949年我国蚊类的记录仅有14属145种(亚种),这其中大多数为外国人的调查资料。要进行调查并采取防制措施,急需大量专业人才。1953年组织上派瞿逢伊去北京进修医学昆虫学,去北京后随即又被派往海南岛中央疟疾研究站“学习”和工作,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研究站筹建初期,急需技术人员。那里的条件非常简陋,一无实验室,二无图书资料,而现场的疟疾流行势态又急需有专业人员参加工作。瞿逢伊被分配去兴隆带领一批刚走上社会的大、中学生参加疟疾和蚊媒调查工作。当地的生活工作环境很艰苦,白天、傍晚走村访户调查发病情况和虫媒采集,夜晚在油灯下抄看资料学习业务,靠自学以及虚心向专家求教,他由一个进修学员的身份变成了工作人员,带领年青人完成了当地疟疾和蚊媒本底基础调查。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做其他的调查采集工作。一年以后返回上海,陆续整理了“海南岛居民丝虫感染调查”和蚊、蝇、蠓等医学昆虫分类研究论文多篇,在国内多种学报发表,其中“海南岛蚊类研究的进展(英文稿)”论文经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冯兰洲教授推荐,新华通讯社对外部作为中印文化交流项目送往印度发表,这在当时国内并不开放的情况下少有先例。他在海南采集并描述的种类大多数是中国蚊、蝇、蠓的新记录;其中兴隆库蚊[Culex (Eum.)hinglungensis Chu,1957]为库蚊属中形态比较特殊的稀有蚊种,除在我国首先发现外,还在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度等国陆续有报道,于1972年被美国司密森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蚊类专家S.西利范纳卡恩(Sirivanakarn)定为真黑蚊亚属中兴隆库蚊亚群的代表种。在世界蚊虫分类史中又写进了中国人的精彩一页。 心系国防,尽职尽力为部队服务 作为教师,瞿逢伊执教过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留学生)不计其数;作为军校科技工作者他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战士服务。自1953年到1978年的25年间,他有近1/3的时间去边疆、海岛、山区进行野外工作,内容包括:华东战区医学昆虫相、自然疫源地及沿海地区蠓咬伤调查,新抗疟药现场验证及援外疟疾防治工作等。在常人想象不到的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 各种害虫对人的侵害、骚扰以及传播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部队的作战、训练的正常进行。在某些地区,由于有多种昆虫并存,各种昆虫的栖息活动规律不同,形成了吸血活动“三班倒”的局面,部队战士白天活动受影响,夜间还不能安静休息;再加之叮咬后皮肤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大大影响部队的作战训练能力。要进行防治,必须先调查当地害虫的种类、活动规律、吸血习性及药物敏感性。而害虫生活、生长的环境又是卫生状况极差的污水、粪坑、湿地、杂草丛生的荒郊,猪、牛棚等地。所以,瞿逢伊在野外调查常常要涉足这些地点,有时还需在夜间以自己的身体吸引害虫而捕获之;走访部队营区及附近农户询问疟疾发病情况,杀虫药物敏感性测试需接触多种杀虫毒药。 1965年瞿逢伊接受上级安排,参加“卫生防化工作团”赴越南等国战区工作。当地由于战乱,卫生机构瘫痪,疟疾等虫媒病高度流行。瞿逢伊深入到部队基层,部队每到一处,他都要调查当地的媒介分布情况,制定预防措施。整整一年时间内他跟随部队穿过敌军的封锁线,走过胡志明小道,白天不时有飞机轰炸,夜间露宿山林要防野兽出没、毒蛇侵袭。同去的战友就有人永远留在了那里。经过了战火的洗礼,看到战士在那样的环境中出生入死,更坚定了他为部队服务的信念。 研究新抗疟药,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重大成果奖 疟疾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由蚊虫传播,也是世界性卫生问题。由于疟原虫对疟疾治疗药氯喹出现了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药的研制。20 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鉴于这一严峻形势,提出加强我国疟疾防治研究的重要指示,即著名的“五二三”讲话,全国许多研究单位成立了“五二三”研究机构。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上级指示瞿逢伊参加这一重要研究任务,负责喹哌复方研究。接到任务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拿出结果。他团结同志,齐心协力,设计出一套严密而巧妙的研究路径,进行复方配伍研究,认真比较分析各复方的近期和中远期抗疟效果,从中筛选出磷酸喹哌与周效磺胺复方——防疟片3号。又从战备需要作改进,在防疟片3号基础上试制了防疟片3号单方(即喹哌片),经全国7省区2万余人试用获得肯定的结果,既保证药效,又达到缩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新药研究及现场共花费6年时间,至1973年由他负责总结、鉴定工作。此后,参加喹哌结构改造与抗疟效果研究,在药物合成组提供的大量化合物中筛选出羟基喹哌,其持续抗疟效果虽不及喹哌,但近期效果良好,也是一种理想的防、治两用新抗疟药物。 喹哌及防疟片3号在云南、海南部队及其他人群显示有很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1976年瞿逢伊又受命带此药赴柬埔寨进行疟疾防治工作,先后在5个省及沿海5个岛屿共20个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检查血片5000多人次,治疗患者4700 多人,其中重危病人40多名。值得一提的是,新药在救治重症抗氯喹Ⅲ级的病人过程中发挥了优良的效果,进一步证明该药的优越性。 喹哌类化合物作为抗疟药使用,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外文献中曾昙花一现,以无确切结果而告终。瞿逢伊等近十年的研究,确认此类化合物的长效特性,使其在抗疟战线上发挥了新的历史作用。该项研究所获得的社会效益,以及由发病减少而免除的经济损失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成果奖4项,1987年获国家发明奖1项。1980年在菲律宾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热带病与疟疾大会上,瞿逢伊介绍了研究成果,受到了各国代表的重视,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 系统整理中国蓝带蚊种类,医学昆虫分类成绩斐然 搞分类工作非常枯燥,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对所有的标本进行细致的显微镜观察,并绘制详细的图谱,有些难以用表观形态区别的还必须制作固定、染色封片。几十年来,瞿逢伊利用教学和科研的点滴空隙,鉴定了大量的医学昆虫标本,并在蓝带蚊分类中有独特的建树。 蓝带蚊是世界上已知的38个蚊属中,蚊种数仅次于伊蚊属、库蚊属和按蚊属的第四大蚊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我国仅记载6个种,以后虽然陆续增添了一些种类,但其中有的为同种异名。瞿逢伊整理和校订了我国现存的蓝带蚊标本和以往的记载,发现蓝带蚊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7种,纠正了错定的7个种,将我国的蓝带蚊种类增加到2亚属23种。这一研究成果已载入《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八卷,双翅目,蚊科(上卷)》,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他建立了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的昆虫标本室,共收集标本250余种。所有标本都亲自整理,装帧,定期防霉处理。这些标本遍及全国25省、市,大多数是他利用出差机会采集,包括他描述的新种:兴隆库蚊1种,恙螨2新种1新亚种,花蝇1新种。在吸血蠓的研究中,共发现库蠓二个新亚属,19 个新种,我国新记录10种,柬埔寨新记录10种。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紧跟世界科学前沿,并注意科技协作。20 世纪80年代,昆虫系统发育与数值分类法悄然兴起,他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生化工作者合作,并在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运用于蚊虫分类,其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复合体隐种鉴别是蚊虫鉴定中的困难问题,进入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他与研究生合作,在他的形态分类支持下,对我国的大劣按蚊、赫坎按蚊种团,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微小按蚊种团的蚊种利用rDNA-ITS2分子标志分类,对一些分类地位混淆不清的蚊类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予以澄清,为国内蚊虫分子分类的首创,也受到世界同行的瞩目。他的名字被美国国家博物馆列入《永久通讯录》,向他索要论文的专家、学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泰国、捷克、西班牙等国。英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R.E.哈巴克(Harbach)博士专程来上海与他讨论蚊虫的数值分类问题,可见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之大。 瞿逢伊用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虽然他已年愈七十,但仍在为我国的医学寄生虫学研究默默奉献。 主要论著1.瞿逢伊.海南岛家蝇属小志.昆虫学报,1956,6(4):411~432 2.瞿逢伊.海南岛巨蚊和库蚊采集小记及一个新蚊种的描述,动物学报,1957,9(2)145~169 3.Chu FI.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Cul icine mosquitoes of Hainan. South China. Indian J. Malariology, 1958, 12 (2): 109~113 4.瞿逢伊.海南岛四种库蠓的采集记录.昆虫学报,1959,9(2):161~166 5.瞿逢伊.西藏的库蠓新种及采集记录.昆虫学报,1977,20(1):99~105 6.瞿逢伊,刘树忠.云南库蠓属的分类及五新种的描述.昆虫学报,1978,21(1):79~90 7.瞿逢伊.中国蓝带蚊的同物异名、地理分布及其分类.昆虫分类学报,1980,2(3):237~245 8.瞿逢伊.中国蓝带蚊属一新种.昆虫分类学报,1981,3(4):273~27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