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隽桂德 |
释义 | 收藏研究家 古玩鉴定家 文史考据学家 金石考释专家 隽桂德,字木野,室名“古寻斋”,1963年生于山东五莲,现供职于五莲县文化馆。历任陕西高校文史研究员,山东电视台信息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联络部副部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人文与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会员,五莲县政协委员。 酷爱古玩收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藏史料甚丰,为挖掘和整理山东古代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主攻古代书画史论和书画鉴定22年,又精各种古玩鉴定,常年担任省内著名收藏家鉴定顾问,并曾与故宫博物院单国强、连少卿先生等交流与合影留念。 致力于金石学、考据学、校勘学研究。尤精于石刻石碑考释和地方文化考证,成果颇多,著述甚富。一、撰写文史收藏专著10余种,共计280万字,有《山东古代人物全纂》等古寻斋系列丛书14本,其中《古寻斋藏古印说》(本册主编隽飞)、《日照举人录》、《日本古代书画》、《日本古代书画精选》、《日本古代书画选粹》等已面世,余者也将陆续出版。二、与他人合著和参编7本,主笔撰稿6万字,有《商略黄昏雨——刘纶襄传》、《日照历史文化名人》、《97成功少年文艺大观》、《小学生优秀自然日记选评》、《我们的发现》、《中华教育文库》、《少年文萃》。三、撰写文史考证文章300篇,70万字,部分发表于《中国收藏家》、《山东电视》、《我与山东卫视的故事》、省政协《春秋》杂志、《日照日报》、《日照史话》、《日照文史》、《日照政协》、《日照人文与自然》、《超然台》等文化出版物。四、撰写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辅导学生发表文章100余篇,共12万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农村大众》、《当代小学生》等报刊。 重要文史考据文章。如:2010年3月,所撰写的《王志修与高句丽王城碑考》在潍坊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密州春杯”《超然台》杂志有奖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该文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缜密的思维,考证出号称“海东第一碑”的好太王碑的最初考证者王志修为诸城人,是王志修以诗歌的形式最早揭开了高句丽神秘的面纱。王志修是一位著名的文史考据大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书法家、金石收藏家,著名考古学家王懿荣、罗振玉、郭沫若等人对高句丽的研究都使用了王志修最初的研究成果。2004年,高丽王碑及隋唐时期高丽7000余座古墓已被联合国命名为“中国第三十个世界重要文化保护遗产”,该文填补了中国高句丽研究的又一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为诸城挖掘考证出又一位重要历史名人。2011年6月,其撰写的《王化贞<题白鹤楼>考》是一篇针对白鹤楼石辨识的文章,该文受到了市、县政府的重视,并被提报中央、及市县政府政协组织人事部门。2011年7月,撰写的《山东民族工业创始人刘恩驻家世考》发表于省政协《春秋》杂志第四期,该文与《莒州翰林庄陔兰新证》同时被刊载于2011年出版的《中国政协年鉴2010》。 先后参加了首届国际尧王文化论坛、龙山文化讲座、中国古代玉器分析与鉴定研讨会、日照历史文化名人专题讲座、天台山太阳文化考察、大汶口文化培训班等学习交流与考察活动。2009年10月10日,日照市电视台为其作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隽桂德的收藏情缘》的专题报道。2011年3月,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称号。 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被日照市政协借调,独立撰稿编著《日照举人录》,该书近40万字,收入日照举人570人,珍贵图片633幅,考证文章及相关史料50篇,全书第一次挖掘整理出了日照籍的数百名举人,填补了日照市特别是五莲县历史名人的空白,是目前国内省内举人录挖掘整理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实的,《日照举人录》是日照历史名人挖掘整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1年7月,撰写的长篇金石考证文章《丁氏石祠石刻新释》,被《山东省人文与自然》第47期、《日照市人文与自然》创刊号及《日照文史》相继发表或转载,该文参考清代碑拓,结合石刻实物,纠正了所有文史资料对丁氏石祠石刻的大量错误解释,为进一步研究丁氏石祠、丁氏石祠石刻及《金瓶梅》奠定了基础。2011年8月,被吸收为“日照市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首届会员, 从事教育工作27年,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外活动的开展方面颇有建树,先后被省教委授予“山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被市教委授予“首届日照市骨干教师”称号,获得教育奖励四十余次。2011年底,以其对日照市文史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被调入五莲县文化馆,并继续参加日照市文史研究工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