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汉字

基本简介

汉语拼音:gōng

部首:角,部外笔画:6,总笔画:13

五笔:86&98:QEIQ 仓颉:NBFMU

笔顺编号:3535112243135 四角号码:29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9E5

基本字义

1.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2. 大,丰盛:觥羊(大羊)。觥船。觥饭。

详细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wine vessel made of horn]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说文》

我姑酌彼兕觥。——《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

2. 又如:觥爵(盛酒的器皿);觥筹(酒器和酒令筹);觥盏(酒杯);觥盂(酒器)

形容词

1. 大,丰盛 [sumptuous]

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

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

2. 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3. 刚直、壮健的样子 [upright and outspoken]

关中觥觥 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4.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相关解释

【名词,象形字】大,丰盛〖sumptuous〗觥饭不及壶食。——《国语·越语》觥羊之义。——扬雄《太玄·毅》又如:觥羊(大羊);觥饭(丰盛的饭菜);觥责(大加指责) 刚直、壮健的样子〖uprightandoutspoken〗关中觥觥郭子横。——《后汉书·郭宪传》。注:“刚直之貌。” 象声词。如:彭觥(象声词。木板、玉石等的撞击声)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基本式样有:

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常用词组

1. 觥筹交错 gōngchóu-jiāocuò

[goblets flash from hand to hand]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

青铜器文物

折觥

(图)

西周 高28·7厘米

1976佳陕西扶风出土。长方形腹,有盖,盖前端做成兽头,刻有铭文,内容是:周代某王十九年命做册折给相侯赐赠望土,并赏赐给折奴隶和青铜,折因受荣宠,而为父乙做器。该器造型稳重,装饰富丽,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龙纹觥

商后期 长24·1厘米

1959赁山西石楼花庄出土。此觥首部作龙头状,上铸双角;龙口有齿,其间隙可作注酒之用,独显其妙。龙背作盖,上有纽状捉手,下承方形圈足。整器呈牛角状,造型奇特,为商代著名青铜器。

鸟兽形觥

野鸭子的造型。鸭头向与怪兽相背,凫鸟的颈部成为了觥的鋬,两翼居中,后尾延及于前流,足及于圈足。凫鸟的尾部口沿为觥的流。主体口沿下饰以云雷纹为地的目雷纹,凫翅饰云纹,凫身饰以象征羽毛的鳞片纹。圈足的前端饰有云雷纹,后端却饰了相向的夔纹,都以云雷纹衬地。鸟兽形觥上有铭文“戊”二字,戊当为国族名。此觥形制有特别之处,装饰的纹饰虽多作了单层处理,但刻意求工,极为饬整精丽,堪称工艺奇特,青铜中精品之作。鸟兽形觥在商周的青铜珍品中,不但显示了觥的非凡魅力,也显示出铸造工匠的手工艺造诣与卓越的艺术才华,称得上是成功的代表作品了。但这件商代的精致珍品,已流失到了国外,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的费利尔艺术馆内。

流行时期

盛酒器,一般作椭圆或长方形体,或仿动物形体。这种铜器有兽头形盖,器型似,前部有宽口流,后部常有鋬,器底置圈足、三足或多足,以圈足为多见。我国过去流散在海外的一大批商周青铜器中,包括有多件铜觥。

历史记载

《释文》引《韩诗》云容五斗;《礼图》云容七斗,也有的说可容五升。就是说它的盛酒容量较大。觥又称作角黄。《说文·角部》“角黄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认为觥也可以作为饮酒器。容庚先生认为有的觥附斗,是盛酒器,而不是饮酒器。清末史学家王国维《观堂集林·说觥》中说有盖,作为牛头形的为觥,其无盖的为。长久以来对觥的形状,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关的古籍图录中,也未发现有著录。王老认为,自宋以来,所谓者有两种。其中一浅而钜,有足而无盖,其流狭而长;另外器稍长小而深,或有足,或无足而有盖,其流侈而短,盖作牛首形。他认为后一种称为觥。

基本样式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4: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