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翡翠水库 |
释义 | 翡翠水库位于新店溪支流北势溪上,范围包含台北县坪林乡之全部,以及双溪乡、石碇乡、新店市之一部份,距台北市约30公里。集水区总面积 303 平方公里,水库容量 406 百万立方公尺。主要功能为给水,附带发电、防洪等功能,为多目标的水坝。 兴建水库的弊端(1. 增加库区地质灾害 2.造成库区泥沙淤积 3.下游土地土壤盐碱化 4.库区及下游水质恶化 5.河水的水质的改变 6. 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7.增加发病率 8.移民问题 9.对气候的影响 10.外交上的影响 11、价值的损失) 沿革翡翠水库的开发主要目的是做为台北地区长期水源,是台北区自来水第四期建设计划中之水源工程,开始规划于1971年,并于1972年完成初步研究报告,1974年完成可行性报告,1978年完成定案研究报告,并由台北市政府成立台北翡翠水库建设委员会负责建设事宜,由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监造,荣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1979年8月开工,1987年6月完工。完工後由台北市政府成立翡翠水库管理局负责运转及维护。 另为管理维护新店溪(含北势溪、南势溪)青潭堰上游集水区,1984年台湾省政府设置台北水源特定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水源会),1999年改制为台湾当局“经济部”台北水源特定区管理委员会,2002年改制为“经济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区管理局。 基本资料集水面积:303平方公里 最高常水位:170公尺 最大可能供水位(CMS):171公尺 满水位面积:1024公顷 总蓄水量:40600万立方公尺 计画有效蓄水量:32700万立方公尺 现在有效蓄水量:34011.7万立方公尺 计画年运用水量:126144万立方公尺 水权量:86.77立方公尺/秒 坝型:双向弯曲变厚度混凝土拱坝 坝顶标高:172.5公尺 最大坝身高度:122.5公尺 坝顶长度:510公尺 坝顶宽度:7公尺 坝体体积:703675立方公尺 副坝(混凝土拱坝):242公尺x25公尺 溢洪道型式:卧箕式 溢洪道设计溢洪量:7670秒立方公尺 溢洪道控制水门型式:弧形闸门8座,各宽14m、高9.3m 出水工型式:河道放水口(直径1.6公尺) 出水工设计流量:47秒立方公尺 出水工控制水门型式:环滑闸门及何本阀 排砂道型式:冲刷道三道,宽2.5公尺*高3.0公尺*长26公尺 排砂道控制水门型式:固定轮控制闸门3座,各宽2.5m、高3m及档水闸门 冲刷道:固定轮闸门 排洪隧道跨:297m(直径10m) 排洪设施设计流量:9,870立方公尺/秒 最大可能洪水量10,500秒立方公尺。 工程费:114亿5000万元 其他附属设施:70000千瓦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电厂乙座,发电机一组 发电最大用量:102.11立方公尺/秒 自来水:满足2030年自来水需求 发电:平均每年222700000度 翡翠拱坝翡翠拱坝 (Feicui Arch Dam) 位于中国台湾省新店溪支流北势溪下游,为翡翠水库的拦河坝,距台北市30km,为台北地区450万人口供水的水源工程。 水文地理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03km。水库总库容为4.06亿m,有效库容3.27亿m。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及电站两部分(图1、图2)。拦河坝坝型为双曲变厚度三心混凝土薄拱坝,坝高122.5m,坝顶总长510m,坝顶厚度为7m、坝底厚度25m。泄洪设施的设计流量为9870m/s,型式为坝顶溢洪道,安装8孔弧形闸门,尺寸为14m×9.3m。冲沙道3孔,安装定轮闸门,尺寸为2.5m×3m。泄洪洞直径10m,长386.13m。另有二道坝及消力塘。坝后水电站装机容量为70MW(1台),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23亿kW·h。 大坝特点由于大坝距其下游台北地区仅约30km,因此大坝安全非常重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基础层面夹泥缝处理新工法。大坝基础为坚硬而致密的砂岩和粉砂岩互层,岩层走向平行河道,倾角约40°,左岸为顺向坡,右岸为逆向坡。岩层面间偶夹有厚度不一的含泥缝与其他三组节理构成坝址主要软弱面。经评估认为,通常的基础处理方法难以符合设计要求,决定采用在坝基坑内以超高压水柱将坝基受力区范围内所有大小泥缝冲洗干净后,用不收缩水泥砂浆充填的处理工法。使其经过处理后的坝基结合成一个整体,处理后经钻取岩心进行剪力试验,证明其抗剪强度大为提高,并均高于设计要求。 (2) 采用高标准设计地震。参照美国核能电厂标准,采用最大可能地震(MCE)、设计基准地震(DBE)及运转基准地震(OBE)等3种等级地震,分别进行坝体抗震校核。此3种地震规模及其震源位置的确定,是经过由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与断层活动性调查而得。再利用适当衰减公式推得对应该3种等级地震时的坝址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4g(MCE)、0.25g(DBE)、0.2g(OBE),并制订坝址专用设计反应谱及人造加速度时程线。抗震校核时同时考虑水平地震与垂向地震,除利用地震系数的拟静力法外,更利用反应谱法与时间历时法进行分析。 (3) 采用保守设计洪水。水库泄洪设施的设计洪水一般视坝型而定。土石坝因不允许洪水漫过坝顶,所以溢洪道的设计流量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混凝土坝因漫顶不致造成安全上的顾虑,大都用200年~50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大坝为混凝土拱坝,而主要的泄洪设施为坝顶溢洪道,为了防止洪水漫顶及大坝下游坝脚的淘蚀,坝顶溢洪道及紧接大坝下游消力塘按最大可能洪水设计。 (4) 严谨进行坝体应力分析。除用试载法及有限元法分别进行坝体应力分析外,还在意大利ISMES试验室进行比例尺为1/100的结构模型试验,以便相互验证。 (5) 布置兼有紧急泄降库水功能的泄洪设施。冲沙道与泄洪洞的进口底槛高程均为100m,较正常蓄水位低70m。这两种位置较低的排洪设施,可在紧急情况时泄放下游河道可以容纳的库水,使在一天之内泄放水库蓄水的一半。因此,即使大坝发生破坏,其洪水波也不会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坝建设工程于1979年8月开工,1987年6月完工。施工期间,为提早解决大台北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于1983年12月底在上游挡水坝及1984年6月底前正在施工中的坝体,分别进行初期蓄水,利用设置在导流洞进口处的闸门进行水位控制,提前向台北供水,缓解台北的供水问题。 兴建水库的原因一、为附近的地区提供自来水及灌溉用水。 二、利用水坝上的水力发电机来产生电力。 三、运河系统的一部份。 四、水库的防洪效益 五、对库区和下游进行径流调节 六、其他的用处包括渔业 兴建水库的弊端1. 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山区的水库由于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 2.造成库区泥沙淤积由于受水坝的拦截,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 3.下游土地土壤盐碱化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 4.库区及下游水质恶化库区水面面积大,大量的水被蒸发,土壤盐碱化使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增加,从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提高了下游河水的含盐量。 5.河水的水质的改变由于水质的恶化及水流流速的减慢,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这些水生植物不仅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 6. 对下游河道的影响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造成河床被严重冲刷侵蚀,入河(海)口向陆地方向后退。 7.增加发病率由于水流静态化导致下游血吸虫病等流行病的发病率增加。 8.移民问题移民问题和对库区风景、文物的影响 由于水位上升使库区被淹没,需要进行移民。并且由于兴建水库导致库区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进行搬迁、复原等。 9.对气候的影响库区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 10.外交上的影响在国际河流上兴建的水库,等于重新分配了水资源,间接的影响了水库所在国家与下游国家的关系。 11、价值的损失淹没文物古迹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观观赏价值的损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