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羿 |
释义 | 羿,原指鸟张翅旋风而上,另指唐尧时的射师,传说他曾开弓射九日,也指夏时有穷氏国君。 基本信息羿 拼音【yì】 五笔【naj】 <名>鸟张翅旋风而上 [wing] 羿,羽之羿风。——《说文》。段玉裁注:谓抟扶摇而上之状 羿 yì 形声,字从羽,从廾,羽亦声。“羽”指“箭羽”。“廾”指“双手”。“羽”和“廾”联合起来表示“双手把握箭的飞行方向”。本义:箭术掌握者;射师。说明:夏代初年的最高执政者之一是“后羿”。“后羿”本写作“司羿”。“司”是“父子相继从事某职业”的意思。“司羿”就是“世袭的射师”。从夏启开始(即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下同),夏朝帝王采用由“司”(si)字反写而造成的新字“后”(hou)字作为自己的官方正式头衔,一直沿用到公元前1640年(夏桀末年)。故“后”是夏代最尊贵的称号,且由于“司羿”确实掌握过夏初的王权,所以后世尊称“司羿”为“后羿”。“后羿”本业为射师,其职业和技能世代父子相传。在帝喾时代(2247 BC-2217 BC),当时的“司羿”被任命为皇家羽林军负责人,此后这一显赫职务就在该家族内世代传承。在太康不理朝政的时候,其时的“司羿”以御林军负责人的身份发动宫廷政变,将太康五兄弟逐出皇宫,自己摄政。这样,“司羿”就变成了“后羿”。 <名>唐尧时的射师[archery's master] 自开辟以来,太阳星原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西游记》 又如:羿弓(羿的弓矢所及);羿妃(指神话中羿妻嫦娥);羿毙十日(指后羿射日的传说) 夏时有穷氏国君 [king] 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左传》 羿死后成为宗布神,即万鬼之王,禳灾除害——《淮南子》 传说传说尧掌权的时候,天空中有十个太阳,这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得软软的快要熔化。怪禽猛兽纷纷从火焰般的森林、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伤害人民。天帝知道这事后,就叫羿到凡间去解救人民。天帝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十支白色的箭。 羿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间,他弯弓搭箭,对准天上的火球一箭射去。 起初没声响,过了一会,只见天空中流火乱飞,火球无声爆裂。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在地面上。人们纷纷跑的近前去探看,原来是一只三足乌鸦,颜色金黄,硕大无比,想来就是太阳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阳少了一个,空气也似乎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彩。这使羿受到鼓舞,他不顾别的,连连发箭,只见天空中火球一个个的破裂,满天都是流火。 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到人们不能没有太阳,急忙命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总算剩下一个太阳没被羿射落。 羿在射落九个太阳之后,又为人民除去许多怪禽猛兽。其中有吃人的“契俞”,牙齿像凿子的“凿齿”,长着九个脑袋的水火之怪“九婴”,毁坏房舍的“大风”兴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地野猪“封”。 然而羿的一生却非常悲惨,传说羿将毕生的武艺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徒弟逢蒙。但是逢蒙嫉妒羿的名望与武功用暗箭射死了羿。又有一种说法,羿死后英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神。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位不幸死去英雄的无限怀念。 引后羿与羿相信这是很多深入了解羿神话之后的朋友的疑惑。而这个问题不是单靠分辨一个“后”字就可以解决的,后字在古代据说有王的意思,而非姓氏,所以后羿只是羿作为一国之王时的称呼,结果就像则天只是武曌的封号,但大家都武则天武则天的叫习惯了。 羿这个单字就是那个人的全名,真正要分辨清楚的是夏朝羿和神话羿的不同,这是第一。 夏朝虽然还是一个神话多于历史的朝代,但是离神话羿的时代已远去了,羿的神话在夏祖禹之前,夏朝的羿可能是与他重名,也可能是某些行为比较像神话中的羿,而在传说时与羿混同。一些本来属于神话羿的故事,可能也因此被加到夏朝羿的身上去了。第二,需要分辨清楚,羿的人性和羿的神性。 太阳神羿这不是什么战神之子嫦娥养子之类的扩写加乱编的故事,这是叶舒宪先生所写的《英雄与太阳》一本书里的严肃论证。羿在神话传说中,首先具有的身份是太阳神,而非射日英雄。关于这点,主要体现在羿的象 征上,羿字象形箭,羿又善射,弓箭不离手,还传说是发明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太阳神的标志无一不与“箭”“善射”有关。因为太阳的光芒就是四射。就是大家都想不通为什么忠厚的羿娶了嫦娥又去抢洛神,在一些散集中,也零星记载着他似乎还抢了别的姑娘。“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其实只要想想太阳的另一象征——雄性力量,再对比下阿波罗同学的好色程度就能谅解了…… 另外《英雄与太阳》里没写,在汉族史诗《黑暗传》中,《黑暗传》唱道: 说起后羿有根古…… 口含仙草做下窝, 神鹰坐在窝当中。 有朝一日石蛋破, 产出一子像人形。 一对翅膀背上长, 展翅一飞万里程。 后羿之名天皇取…… 虽然扯了点,但至少可以看出,羿在古时的传说中,有一形象是背后长着翅膀,并且有提到他是被一鸟养大的。鸟在古时几乎是太阳神的代表,无论是三足乌还是精卫神话,都有鸟的出现。在屈原的《天问》中,问到羿的死时,屈原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鸟何鸣?一只鸟悲伤的叫关羿什么事,之前许多学者都不了解,以为屈原跑词了,或者屈原也以为当时给他讲故事的人确实跑词了。但是只要不把鸟和羿对立起来,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论述见《英雄与太阳》)而太阳鸟只会在一个地方发出临死前的哀鸣——西边的太阳坟场——羽渊,因落满羽毛而有此名。其他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阅《英雄与太阳》,因为有点厚,我不可能把全篇贴上来直到大家在这里看信服。 射日之因羿的真正身份是太阳神,那么羿射九日的故事就得重新商榷了。为什么羿射掉了帝俊的九个儿子,帝俊只是找了个借口把羿流放掉就了事了,这不能光从明君的方面想。羿是太阳神,也就是说,他是十个太阳儿子中的一个,都是帝俊之子,不管是出于争继承权,还是是出于其他九个哥哥(姐姐)实在太混帐了,羿把他们都灭了终是属于大义灭亲,但是……帝俊也只有他一个儿子了……这点从帝俊在河伯告状时很不明君的站羿那边也可以看出来,帝俊其实是一直在维护羿。而这种感情莫非还能是爱情和友情? 所以,十日神话中最后剩下的太阳就是羿自己,但是由于确实是过分了,所以被剥夺神的身份,流放人间。(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天上还有太阳之类的问题,请想想,十日的妈是女太阳神,帝俊本人也有太阳神身份)而这期间,一如传世神话, 已成了普通人类的羿杀了封豨,修蛇……等危害生灵的怪物,一举成为世人传送的英羿。或许这些作为都是他的赎罪吧。这样的羿,终于有了点人性,但是…… 历史事迹关于逢蒙和寒浞,不能只盯着故事表面看,首先请注意他们的名字,逢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蒙的意思是 阴暗不明,“日光不明,蒙蒙然也”。那吞噬落日的虞渊,有时也叫做蒙谷。那么,关于这样一个名字出现在羿神话里,并且还真把羿杀了,象征意义很清楚了吧。寒浞,虽然貌似他杀的是夏朝羿,但是前面说了夏朝羿的故事说不定和羿神话混同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放过他。他的名字寒和浞,一个对立于光与热的太阳,一个有浸水的意思,也很明显了。但他们的作用并不只是从侧面证明羿是太阳神,而是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他们代表着“太阳神的死”。其他九个都被我沉在羽渊→神也会死?→我已不是神了→我迟早也会死,我迟早也有被蒙谷吞噬,沉入寒冷的大水的一天! 和羿有某种相似性的吉尔伽美什怒吼道: 难道我白白的在旷野里跋涉, 我的头颅仍然必须躺在大地的正中? 仍然必须年复一年的长眠永卧? 请让我的眼睛看到太阳吧,使我浑身广被光泽; 那有光的地方,黑暗便告退, 让我仰沐太阳神舍马什的光辉,将死亡给予那些死者! ——于是隔着喜马拉雅山和其他广袤山川与大地的距离,羿和吉尔伽美什分别走上了寻找不死药的道路。 事迹意义找药过程略,结果倒是找到了。但是吉尔伽美什的药被蛇叼走了,羿的也被嫦娥偷走了。但是蛇和嫦娥只是做做小偷这么简单吗?如果只是这样,那这个故事还真是富有寓言性啊——追求了半天,却是没有不死,不死永远只是个飘渺的追求。 但是编故事的人应该不会只想到这里为止,因为冲击力不够大。 当初编出这个故事的人,估计是个巫觋,或者有参考过巫觋。那些古代的智者、药师、巫医,他们和羿一样,一直在追寻着不死药,这点山海经上处处有记载,他们才是苦苦追寻却始终得不到药的那个人。他们发现,人类,不会得到永生。 而羿本来是太阳神啊。 古代传说,太阳在西方羽渊沉没后,并不是真正的死去,而是转入北方一片茫茫的大水之下——大地之下——在幽冥的世界,太阳由西向东行走,终于走回了东方——然后再度升起。 “羿除天下之害,而死为宗布,即万鬼之王” 《淮南子》里的记载,说明羿失去不死药后并没死了就算了,而是去了幽冥阴间,在那里成了鬼王。地上的太阳光泽万众,而地下的太阳并不与地上的太阳对立,他们就是一个太阳。羿没死,他还活着,不过是活在大地的另一边。而月亮得到了不死药,也不死了。(夜光所德,死则又育?) 这才是故事的结局。 人物辨析后羿与羿是不是一个人? 在《山海经校注》中,晋代史学家郭璞针对有关羿的描述有过一段注释,但距离《山海经》成书年代已久,我们姑且称之为推测,郭璞云:“有穷后羿慕羿射,故号此名也。” 郭璞认为后羿与羿不是一人,这在史书上也是能找到根据的。古代学者大都抱有这种看法。高诱注淮南子(俶真篇、泛论篇)已屡辨之,郭璞注亦同高诱的说法,所以二者实殊不宜混同。 事实上,有关羿的描述,历史上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帝尧时,一个是夏朝。 先说帝尧时的羿。这段记载详见《淮南子》《山海经》。 《淮南子》的说法是:传说帝尧的时候,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出来祸害人民。于是尧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这里的羿有以下几件伟绩: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可见其本领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显然是十分高强的。 《山海经》中,羿的描述与《淮南子》大同小异,但它描述的羿的这些功绩是「扶下国」 ,乃帝俊所命。 可见他在当时还是受天神命来下界扶危济困的。其主要功业,乃在于上射十日。 而《山海经》又有描写,十日者,帝俊之子也。那羿射十日,必得罪天帝,推想羿必因此降谪凡间,故其后乃有往求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之事。 另外,有关嫦娥与羿的描述,在《准南子·览冥训》中也有描写。“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汉文帝名恒故讳之,故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 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准南子》。 再谈夏朝时的夷羿,这段记载在《天问》、《左传》中都有描述。不过其中有许多混淆的地方。 夷羿,也就是传说中的后羿,夷羿是夏代有穷国的国君,曾经起兵推翻过夏朝太康的统治,有穷国夷羿在代夏期间极度淫乱,任用寒浞为相,但寒浞却与他的妻子纯狐私通夺取了他的王位,最后夷羿被其家臣逢蒙暗害,死在桃木棒(桃棓)下。 传说后羿的本领也是十分高强的,他射箭能够射穿十层牛皮——当然这与神话传说中的羿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羿与后羿故事,先秦典籍即已混淆不清。如羿射封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亦有后羿射「实有豕心」之伯封之记叙。 而屈原《离骚》云: 「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猪;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天问》于羿「射河伯」 、 「射封豨」二问之后,又云: 「浞娶纯狐,眩(玄)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应该都是混淆羿之神话于后羿之传说。 备注:太阳神羿 这是叶舒宪先生所写的《英雄与太阳》一本书里的推论。羿在神话传说中,首先具有的身份是太阳神,而非射日英雄。关于这点,主要体现在羿的象征上,羿字象形箭,羿又善射,弓箭不离手,还传说是发明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太阳神的标志无一不与“箭”“善射”有关。因为太阳的光芒就是四射。 在屈原的《天问》中,问到羿的死时,屈原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鸟何鸣?之前许多学者都不了解,以为中间文字有脱漏。但是只要不把鸟和羿对立起来,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而且古代传说中太阳中有个三足乌,传说三足乌解羽,太阳就落山,所以西方有个羽渊传说是太阳落山的地点。 (有关太阳神羿的论述详见《英雄与太阳》,毕竟是推溯论证,仅供参考) 羿氏溯源「羿」源出: 始祖为夏代的后羿氏或射日英雄羿 家族名人羿忠 明代湘阴人,洪武(公元1368-1398年)初年为遂宁知县,有异政。 后羿 相传为唐尧时人,善射。时时日并出,草木枯焦,羿射落九日。后得西王母长生不老之药,其妻嫦娥窃吞之,奔月为月神。传说羿姓乃后羿之后。 地望分布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