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释义

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创办于1906年。1980年,经济学院成立,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经济学院之一。30年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秉承“经国是、济民生、宏教泽、系侨情”的宗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粤港澳台的经济融合、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努力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沿革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1918年,办学于南京的暨南(当时名为暨南学校)应南洋华侨的需要,开设商科。“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商科因适合海外学子需要而学生众多,更因重视理论与实用相结合,具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以独特的“暨南特色”,享誉海内外。马寅初、王亚南等著名经济学家先后执教于暨南。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即恢复设立经济系(经济学院前身),汇集了蔡馥生、赵元浩、黄德鸿、张元元等一批有名望和影响的专家学者,成为当时华南地区经济研究的重镇。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1980年,经济学院创办,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经济学院之一,第一任院长为蔡馥生教授。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依托着地缘优势和侨校优势,紧紧围绕“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宗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经济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优异、学术交流广泛、社会服务成效突出,现代化、综合化和国际化优势日渐凸现,在华南地区领先、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一所学院,经济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蜚声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2010年,学院即将迎来了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新的经济学院大楼也已竣工投入使用,暨大经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齐全的学科门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学院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形成了丰富齐全的学科体系。1981年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产业经济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我校经济类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推进,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影响力显著增强,经济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院位居全国第12名。目前经济学院拥有华南地区惟一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覆盖了所有的理论经济和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共建的产业经济学为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研究所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金融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原理》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质建设课程。

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通过吸引海外留学博士、大力引进博士与教授等高级优秀人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赴境外深造等多种途径,形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以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中青年学术人才队伍。经济学院的现任领导班子是:院长:张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党委书记、副院长:杜金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郑少智教授。全院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8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教授35人,副教授55人;博士生导师40人(包括院外博导16人),硕士生导师58人(包括院外硕导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5.56%;有8位教师被评为全国或南粤优秀教师,3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学奖,1位老师获聘广东省高校特聘教授,18位老师入选“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 ,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3名、校级14名,还有1名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较高的经济学科建设水平,雄厚的师资力量,高档次的学术成果有力地支撑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与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努力适应海内外需要,不断向国际教学规范靠拢,逐步形成了以本科生为基础、以研究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院以来,培养毕业生3万多人,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校本科生1532人(境外生1021人),硕士生808人(境外生137人),博士生254人(境外生57人)。

高层次的学术研究

近年来,学院科学研究实现了较大突破,高层次的、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显著增长。近5年,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研究项目1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规划项目、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招标项目等省部委级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96篇,其中在国外发表论文6篇,被SCI、EI、SSCI收录5篇,国内权威期刊论文46篇,CSSCI论文299篇。出版专著共20部,出版了“产业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系列丛书”和“中小企业研究系列丛书”。

科研成果获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项,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学院奖3项,国家统计局优秀统计教材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1项。澳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广泛的学术交流

学院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学院广泛开展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每年选派教师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考察、讲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波兰、新加坡等国的教授、专家来访、讲学,学院与境外多所高等学校或学术团体签订互动交流协议,建立了友好关系或科技、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近年来,主办了首届经济社会统计国际研讨会、“CEPA与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两岸产业合作国际研讨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赴境外学术交流50余人次。邀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yron S.Scholes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交流50余场。学院参与国际合作项目12项,与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环境人间学部、立命馆大学经济学部签署了院际合作交流协议,与兵库县立大学经济学部达成了合作交流共识。

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

伴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多项课题成果被各级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决策依据。

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招标课题“加快发展广东股份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与“推动广东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研究”,广东省政府委托课题“CEPA:广东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招标课题“建立粤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与广东对策研究”,广东省社科委托课题“科学发展观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研究丛书—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广东省政府委托课题“美元汇率下跌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分析”,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省最低工资研究》等,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外,还承担广州市政府科研项目数十项;2项韶关市“十一五”规划项目,得到韶关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与东莞市、佛山市、清远市、开平市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现代化的教学科研条件

学院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和条件。建有设备先进的经济学科综合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室,拥有先进的网络平台。经济科学实验室,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供师生使用。其中,电教室主要供教学使用,并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分析工具和数据库;电脑室主要用于文献资料搜索、打印以及信息交流。建立一批信息丰富的数据库,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支持系统抽样调查数据库”、“中小企业金融问卷调查数据库”、“广东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中小企业案例库”;图书资料室藏有财经类中外图书15万多册,中外文期刊650种,其中外文期刊占20%。

发展前景

新世纪,新气象。在“九五”、“十五”两期“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经济学院进入了“十一五”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与金融学,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为中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我校经济学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极具发展潜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6: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