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羯族 |
释义 | 羯族在中国历史的比较短暂,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其地位非常卑贱,是匈奴的奴隶,根本不被当作人看待。匈奴造反的时候,羯人强大,最后消灭了匈奴政权,称霸中国北方。羯族异常残暴,倒行逆施激起广大被统治的汉人的反抗,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并且羯族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它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但是相比黄种人匈奴,羯族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 概况羯族: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即“匈奴别落”。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其族源有数说:曰为入塞匈奴19种中羌渠之后裔;或曰西域胡占主要成分;或曰即西域胡之一种;或曰与小月氏有渊源关系。约于汉代为匈奴所俘而带入塞。 在历史上闪光的时期非常短暂,仅仅在五胡时期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割据政权。羯族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它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民族简介起源及种族《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载:“石勒字世龙。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魏书》卷九五《羯胡石勒传》云:“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唐长孺先生指出,当时称为别部,意为与匈奴本非一族。被称之为羯,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居于羯室,晋朝之杂胡皆可称为羯。 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即“匈奴别落”。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其族源有数说:曰为入塞匈奴19种中羌渠之后裔;或曰西域胡占主要成分;或曰即西域胡之一种;或曰与小月氏有渊源关系。约于汉代为匈奴所俘而带入塞。 陈寅恪主张羯人是月氏人。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30页。 唐长孺认为主要为西域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416页。 王仲荦认为:羯人是石国人。认为羯人高鼻深目多须、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个部落;又据《魏书》有者舌国,《隋书》有石国,都柘折城,即今天的塔什干,据此推断,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国人。移居中原后,遂以石为姓,其祖并为部落小帅。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第241页。 谭其骧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统治下的索格底亚那人。谭其骧:《羯考》,《东南日报》副刊,1947年。 七十年代以来,童超经过多方考证,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但羯人不是被康居人所征服的南部农业居民——索格底亚那人,而是康居(羌渠)游牧人。两汉时期,康居羁属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因为他们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称:“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童超:《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考证》,见《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4期。这个论证与文献记载更为切近,较为可信。 农业高度发达入塞后的羯人保留着部落组织,部有大、小酋帅。羯人主要从事农业,生活贫困,有的为汉族地主佣工,有的外出作商贩。他们原信仰“胡天”(祆教),后来多信佛教,人死后,实行火葬。 做为少数民族,他们能把农业放在如此高度,也说明了羯族在东汉时期已开始随匈奴内迁,汉晋时期的羯人虽还保持有一定的游牧经济,但农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羯族尚未建立正式的国家之前,所需军粮除一部分自给以外,其它皆掠夺而来,如《晋书·孝愍帝纪》说公元317年夏北方大旱,随之蝗虫泛滥,“时石勒亦竟取百姓禾,时人谓之胡蝗”,在他攻打襄国时“分遣诸将收掠野谷”。这或多或少有战争不断,居无定处的因素在。 即待石勒建立赵,政局稍稳以后就开始进行了农业化,他令右常侍霍浩为“劝课大夫”,与他人一起“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平常赏赐也多以谷帛为主,如在巡幸冀州诸郡时,引见“高年、孝悌、力田、文学之士,班赐谷帛有差”。 石勒的后继者也继承了他发展农业的政策,如石虎就对“田畴不辟,桑业不修”的地方官员严加贬抑。在上下的一齐努力下,羯族石氏统治区内农业生产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国仓丰盈,石虎就曾经“以租入殷广,转输劳烦,令中仓岁入百万斛,余皆储之水次” 。农业生产的发达可见一斑。 建立后赵30年后随即被灭羯人石勒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建立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汉人;纵容羯人欺压异族。朝廷设有专门官吏门臣祭酒,管理羯人诉讼。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施行暴政,民不聊生,于349年为冉闵所灭。羯人最后主要同化于汉族之中。 语言宗教羯族语言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伊朗、阿富汗一带的印欧语言的方言,Tocharian(月氏)和Sogdian(粟特)也是如此。 羯族的宗教是Zoroastry。这个宗教是起源于波斯的。 民族消亡冉闵在北方百姓拥护下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冉闵发起屠胡后,北方各地汉人群起响应。消灭大量胡族,迫使其它胡族离开中原。一度基本扫清了中原。冉闵发起的复仇行动是当时汉人的绝地反击! 羯赵内乱时之机,“冉家军”阵斩羯族军士三万,又坑杀四万羯兵。羯族精锐尽失,这些都是羯族的青壮年男子,也是邺城二三十万羯人的亲人。他们对冉闵恨之入骨,冉军对邺城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山西南部的羯人和胡人(长的像姜氏胡人的汉人也倒了霉)也被报复的汉人杀尽,襄国灭亡羯人又被杀了一道。羯民族被基本杀绝。 只有一支不到一万人的羯族部族,向北投奔蒙古高原的鲜卑人,未被汉人消灭。后来鲜卑人帮他们报仇杀了冉闵,灭冉魏。鲜卑入主中原后,这支羯人一直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不过密月关系没过多久,鲜卑内战时??变态地杀着鲜卑人,差点把鲜卑整民族给灭了。 其后在鲜卑人复仇性的打击下,这个部族残余的羯几千人在后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被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纳,提供他们美食收为雇佣军。侯景之乱,这支不到万人的胡族在忘恩义的领导人侯景带领下,对江南汉人实施血腥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白骨遍地,野兽出没的不毛之地。仅屠健康城就将全城四万户约二十万人杀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乱! 直到南梁将领陈霸先带珠江流域的两广军队准备充分后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悼这支万人不到的好战顽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 传奇羯人从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开始,中原地区动荡不安,战乱迭起,百姓苦不堪言。公元四世纪,邢台在战火纷飞里再次迎来了辉煌,这次定襄国为国都的人是一个叫石勒的羯族皇帝。因“国”在赵地,为与匈奴贵族刘曜建立的前赵区分,史称“后赵”。 石勒原是山西上党武乡人,少年时,曾随乡亲在洛阳做买卖,一度逃荒于雁门,在武安为人佣耕时为乱军抓去,卖给山东仕平财主师欢家作奴隶。石勒志向远大,骑马射箭,武艺精通,胆识过人,善于相马,一来二往,就和管马的汲桑交了朋友。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不假,石勒和汲桑起事,召集十八个穷苦人组成小骑兵队,纳汉人张宾为谋士,一路冲杀,挫败了所有的对手,统一了北方。公元319年,石勒即大单于、赵王位,荣登皇帝宝座,改元建平,依张宾之言,定都襄国。 从奴隶到皇帝,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也验证了陈胜那句话:“王侯将相哪里一生下来就是呢!” 石勒出身贫困家庭,没上过学,不懂汉字,却明白事理,倒也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石勒十分重视人才,在城四门建立了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几个学校,还亲自到太学监考,对优秀者加以褒奖。 石勒定都襄国时,城池破败,原有的赵都建筑几经沧海,早已荡然无存。石勒按周礼建宗庙社稷灵台,营造东西官署,历十八年完成了都城的建设。都城周长九里十三步,四角有子城拱卫,名“建平大城”。都城建四门,在永丰门摆上从洛阳拉来的铜马和翁仲,在城内修造正阳门、端门、建德殿、太武殿、徵文殿、单于庭、东堂、西阁、崇训宫、百尺楼、后宫等宫殿群,其中太武殿基座高二丈八尺,用名贵的大理石铺设装饰,下面是暗藏的房间,可以盛下五百名卫兵,负责保卫皇宫的安全。巍峨的太武殿,东西长有七十五步,南北长有六十五步,漆金的瓦当,纯金的柱子,纯银的楹联,珍珠的帘子,玉石装饰的墙壁,富丽堂皇。太武殿造好了,邺城的东西两宫同时完工。石勒命人把巨大的晷影从西晋的国都洛阳拉来,摆在单于庭上,用来观测日影确定时刻。命工匠把三十九个功臣的画像雕刻在石匣子上,放在建德殿前,以感念他们的功绩。第八殿显阳殿后是灵风台,是遴选宫女的地方。后宫一万多宫女穿着华丽的衣服,赏玩着无数的珍宝,其中女官分八等,嫔妃规定了名称和级别:昭仪、夫人、淑仪、美人视男等。城外有明堂、太学、灵台、桑梓苑、沣水宫等附属建筑群。 国家强盛了,自己又是皇帝,石勒一激动,干脆把山西老家的羯族百姓全部搬迁到襄国来,把朝臣官员包括贵族三百户迁至崇仁里。这条胡同现在叫崇里街,墙边散落着风化了的抱鼓门墩和上马石,古韵犹存。 石勒和众乡亲把酒言欢,却不见儿时的邻居李阳,就问“李阳怎么没来啊?”原来以前为沤麻坑两人有过争端,李阳知道石勒做了皇帝,怕石勒计较,当然不敢来襄国了。石勒派人请来李阳,见面抱住李阳的胳膊笑道:“往日我吃过你的拳头,你吃过我的拳头,现在我俩扯平啦。”李阳很感动,就做了石勒手下的一员大将。 后赵时期的襄国,有着好几十万的人口,生活居住着汉、羯、匈奴、鲜卑、氏、羌、回回、契丹等族人,大街上随时可见深目高鼻卷头发拉着骆驼的波斯商人。 一个叫佛图澄的印度高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携带异域神秘的佛教文化,嬴得石勒信任。佛图澄住锡襄国,在城北的达火泉开坛作法,呼风唤雨,令石勒钦佩不已。石勒与其侄子子石虎把他当国师供养,于是襄国和邺城两地佛寺骤增,和尚云集,佛图澄在华弘法的目的终于达到。 石勒有自知之明,非常谦虚。石勒设国宴款待高丽使臣,酒到半酣,石勒便问徐光:“你看我能和前代哪个皇帝相提并论呢?”徐光说:“陛下您应该高过汉高祖刘邦,比您高的仅仅是轩辕黄帝。”石勒笑道:“人应该有自知之明,我没有那么大的功绩,基本上和光武帝差不多,假如我能遇到汉高祖,我会向他俯首称臣。大丈夫做事要光明磊落,可不能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欺负孤儿寡母篡夺人家的天下!”群臣听罢,对皇帝石勒诚服极了,都跪下高喊万岁。 繁华的襄国,香烟缭绕,富庶的后赵,令人向往。 但是,后赵的都城很快地消失了,就像儿童在沙滩上堆起来的沙模一样,一个浪头把它推平。石勒死后传位于太子石弘,石虎杀死石弘夺取了帝位,后赵就变了味道。石虎病死,石氏家族为争皇位内讧,相互残杀,直杀得天昏地暗,同归于尽。石虎的养子冉闵是汉人,恨透了羯人,干脆一把大火烧了襄国,都城宫殿顷刻化为乌有。襄国百姓在战火中流失殆尽,邺城(今河南临漳)里石虎后宫的数万佳丽被分食吃光,一个强悍的羯族从此在中原大地上灭绝消失。后赵昙花一现,在血腥里瓦解迸散。 公元351年(后赵永宁二年)4月,石勒的儿子石祗被杀死,后赵灭亡。次年,冉闵战死,后赵传国六玺为东晋所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