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羟苄唑 |
释义 | 为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具头孢唑啉相同作用外,还对一些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抗菌谱与头孢噻啶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不如头孢噻啶。本品主要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优于头孢唑啉。对厌气梭状芽孢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流感杆菌及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作用较强,特别是对嗜血杆菌属,本品最有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腹膜炎、败血症及皮肤软组织、骨、关节等感染。由于尿药浓度高,对尿路感染有高效。 药物名称别名 羟苄唑、羟苄苯并咪唑 外文名 Hydrobenzole 、Hydroxybenzyl Benzimidazole,HBB、α-Hydrozybenzylbenzimidazole 药理作用抗微小RNA病毒药。抑制人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红眼病毒"。 能选择性抑制被感染细胞的微小RNA病毒聚合酶。在组织培养中50μg/ml本品能有效地抑制人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多种株型。豫、沪在组织培养中用本品(10μg/ml)能抑制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角膜炎(俗称“红眼病”)病毒(沪-17株)。本品系苯并咪唑的羟苄衍生物,能在感染细胞内部抑制R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的合成。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 适用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用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即红眼病),亦可用于其他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及细菌性结膜炎。临床应用见效较快,对眼粘膜无明显刺激作用。 副作用1、用药期间饮酒时可发生恶心、呕吐、头痛、面红、低血压及呼吸困难等反应,应忌酒。 2、偶可致过敏反应,有荨麻疹及药物热等,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或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3、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4、孕妇及3月以下婴儿慎用。 5、肌注可致局部疼痛,偶可产生血栓性静脉炎。 用法及用量滴眼液点眼: 1~2滴/次,4~6次/日,或遵医嘱。( 滴眼:1-2次/小时。) 不良反应局部有轻微刺激感。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禁用。 如使用后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前往医院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羟苄唑与抗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本品与头孢噻肟、甲硝唑、克林霉素、环孢菌素等同用后,各药物的药动学过程均无明显改变。 药理毒理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DNA复制而发挥作用。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群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柠檬酸细菌属、肺炎杆菌、肠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细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属、弯曲杆菌属、衣原体属敏感性菌种等感染有效。本品与其他类抗菌药未见交叉耐药性。 先锋羟苄唑药理作用本品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优于头孢唑啉。对厌气梭状芽孢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等作用,比第一代头抱菌素强,特别是对嗜血杆菌属,本品最有效。但对流感杆菌作用略逊色于头孢呋辛。本品及其水解后头孢孟多均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对不发酵革兰阴性菌如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无效;时脆弱类杆菌族疗效亦差。 动力学本品进入体内数分钟即水解为头孢孟多,肌注后约0.5~1h到达血药峰浓度,泮分布于许多组织(如心肌、骨、胆囊)和体液(如胸水、滑液)中,胆汁和尿液中含量亦丰,脑脊液中浓度低。血浆蛋自结合率约70%~80%,分布容积为0.16±0.05L/kg,约85%以头抱孟多原形由肾脏排出,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丙磺舒可延缓之。消除半衰期为0.5~1h,肾功能障碍者延长,须相应调整剂量。 适应症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腹膜炎、菌血症及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等感染。由于尿浓度高,对尿路感染疗效较高。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深部肌内注射,成人,0.5~1.0g/次,3~4次/d,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50~100mg,分次给予。 不良反应1、1.11g头孢孟多甲酸钠相当于头孢孟多1g,制剂中添加有赋型剂碳酸钠63mg,含钠离子约3.3mmol,应用中须注意电解质平衡。 2、本品含n-甲基硫化四氮唑(nmethylthiotetrazole)侧链,有导致凝血酶原减少而引起出血的可能,停药和注射维生素K后可予纠正。用药期间饮酒可发生恶心、呕吐、头痛、面红、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双硫醒样反应。 3、偶可致过敏,有荨麻疹、药热等。过敏体质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慎用。可引起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暂时性升高。 制剂粉针剂:0.5g,1g,2g。(以头孢孟多计)。 药物治疗目的探索羟苄唑治疗甲真菌病国内患者的剂量、疗程和疗效。方法:服药150mg,2次/周,指甲损害疗程3个月,趾甲损害疗程4个月,停药后每月随访1次共6个月。结果:共观察53例,治疗结束时,治愈率54.7%,真菌清除率72.3%,以后逐月增高,停药后6个月时,治愈率98.1%,真菌清除率97.9%,1例无效,培养为近平滑念珠菌,可能与其天然抗药有关,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羟苄唑为新一代广谱、高效抗真菌药,对各临床类型甲真菌病均有明确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病例选择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剔除不能配合用药及对咪唑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53例中单纯指甲感染者28例,单纯趾甲感染者16例,指甲合并趾甲感染者9例。男35例,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42.1岁,病程为3月~18年。靶甲之类型为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18例,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SO)6例,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TDO)26例,浅白甲真菌病(SWO)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真菌学检查,初诊时均为直接镜检阳性;培养结果:红色毛癣菌18例,絮状表皮毛癣菌8例,紫色毛癣菌5例,白念珠菌7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须癣毛癣菌3例,酵母菌5例,其余6例为培养阴性,阳性率为88.6%,每次复检均取同一部位甲屑。 方法用羟苄唑150mg,2次/周,指甲损害患者持续用药3月,甲或趾甲伴有指甲损害者持续用4月,服药结束后终止治疗,继续每月观察1次,所有患者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疗效判定标准 真菌镜检靶甲的选择在甲真菌病的治疗中,即使是同一病例,不同指(趾)甲以及不同的损害类型,其同一时间内的治愈率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选择靶甲是影响判定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关键,但根据以往的结果,无论何种损害类型,拇趾甲的恢复最慢,拇指甲其次;在其他指(趾)甲的损害中,PSO,TDO,SWO的恢复较DLSO慢,而其中又以指甲的损害恢复较快,因此我们依以下顺序优先考虑作为靶甲:拇趾→拇指→PSO,TDO,SWO→DLSO。 临床疗效判定痊愈:病甲完全消失,甲板光滑平整,色泽明亮;显效:病甲消失>70%;好转:病甲消失>25%;无效:病甲消失<25%。 真菌学疗效判定清除:真菌镜检、培养均为阴性;未清除:真菌镜检或培养为阳性。 案例总结羟苄唑治疗甲真菌病,指甲损害一般在服药后1月出现疗效,此时可见新甲长出,而趾甲则需1.5~2月,服药后3月(对指甲而言)和4月(对趾甲或趾甲合并指甲损害),羟苄唑即可取得较高的治愈率,停药后,其治愈率逐月增高 不良反应37例患者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变化,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影响治疗的副作用发生。在治疗和随访观察期间,治愈患者未见1例复发。 药效分析在体外活性试验中,羟苄唑对大部分致病真菌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且有资料表明,羟苄唑的体内活性常高于体外活性,因此羟苄唑已被广泛应用于真菌病的治疗中,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但在浅部真菌病,特别是中国患者中的甲真菌病中应用较少。 酵母菌 本文观察治疗结束时羟苄唑的治愈率高达54.7%,以后逐月增高,除1例外,治疗后6月所有患者均获痊愈。在损害类型中,以DLSO恢复最快,其他3种损害则较慢,这可能与DLSO损害较少有关,因此作者认为,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特别是DLSO型者用药3月(趾甲为4月)即已足够。有效和显效患者在进一步观察中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之所以未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痊愈,可能与指(趾)甲生长的个体差异有关。有资料表明〔3,4〕,抗真菌方式是影响甲真菌病复发率的重要因素,杀真菌方式可以降低甲真菌病的复发率。尽管羟苄唑是通过抑菌而发挥作用,但我们的观察中未见1例复发,可能与我们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近年来甲真菌病致病菌种已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酵母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羟苄唑对酵母菌和皮肤癣菌都具有很高的抑制作用,因此羟苄唑在甲真菌病的治疗中可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副反应分析羟苄唑致溢乳1例 病历摘要 核磁共振 女,32岁,已婚。因上腹部疼痛不适4天,伴恶心、呕吐于2006年6月12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T36.8℃,P78bpm,R18bpm,BP120/70mmHg,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软,剑突下压痛,墨菲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3×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Hb128g/L,RBC4.2×1012/L;肝功能正常;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诊断:糜烂性胃炎,给予硫糖铝片、羟苄唑、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出现溢乳现象,当时考虑已婚妇女,虽无停经史,但还是查HCG(尿妊娠试验)示阴性,彩超检查,患者子宫及附件无异常,建议患者前去上级医院做脑垂体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故考虑药物所致,故停用硫糖铝片和阿莫西林,患者病情未见缓解,仍有溢乳现象,然后停用羟苄唑,1周后症状消失。1月后,又嘱患者单独服用羟苄唑,出现溢乳现象,故考虑羟苄唑引导致溢乳。 案例总结 羟苄唑为苯吲哚衍生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胃酸抑制剂,作用机制:(1)羟苄唑为弱碱,可浓集于酸性环境的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管状泡上,与氢离子结合形成H+、K-—ATP酶的活性抑制物-次硫胺,并与壁细胞H+、K+—ATP酶硫醇结合,形成酶-抑制物复合体,使之失去活性,从而抑制氢离子进入胃腔;(2)反馈性引起胃泌素升高,增加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其不良反应罕见恶心、头痛、腹泻、便秘、腹胀,少数出现皮疹,一般停药后自行消失。 药物毒理分析羟苄唑,具有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作用,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行治疗,为临床常用抗甲状腺药物之一。 粒细胞 长期或大剂量的使用羟苄唑,最突出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引起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下降,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发生。据报道,羟苄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约为0.2%-2%。粒细胞缺乏出现时间集中于服用羟苄唑4-12周内,提示粒细胞缺乏的危险阶段是接受较大治疗的最初1-3个月中,所以在此期间应注意监测粒细胞数量,进行药物调整,防范粒细胞缺乏症发生。 羟苄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估计主要是药物对骨髓的细胞毒作用,使粒细胞成熟障碍,产生粒细胞缺乏。一般情况下40岁以上患者使用羟苄唑时,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机率较高,而青少年则不会发生,这可能由于青少年骨髓增生相对活跃,对羟苄唑的耐受性强。 粒细胞缺乏症状的危害在于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使患者抵御能力下降,因此易受病原微生物侵犯而引起发热、咽痛、咳嗽、乏力、颌下啉巴结肿口、口腔溃疡、以及皮疹、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正在服用羟苄唑的甲亢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视其为粒细胞缺乏症的警报,及时查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合骨髓检查加以确诊。 当患者白细胞总数降至400/ul以下时应立即停用羟苄唑,进行隔离防护,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惠尔血等,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以防止重症感染,降低病死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