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羟喜树碱
释义

羟喜树碱(camptothecin,CPT,1)是从我国内地特有的珙桐科旱莲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的皮、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类色氨酸-萜烯生物碱类抗癌药物。它对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疗效。研究表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DNAtopoisomeraseI)来抑制DNA复制、转录和有丝分裂。

基本信息

【通用名】羟基喜树碱

【别名】 10-羟基喜树碱 , 羟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外文名】Hydroxycamptothecine ,OPT, HPT

【化学名称】4-乙基-4,10一二羟基1H吡喃并3,4;6,7一吲嗪并(1,2b)喹啉-3,14-(4H,12H)二酮。

【适应症】 用于胃癌、肝癌、头颈部癌及白血病治疗。

【用量用法】 静注:每次4~8mg,用10~20ml等渗盐水稀释,每日或隔日1次,1疗程60~120mg。

【药理毒理】本品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而发挥细胞毒作用,使DNA不能复制,造成不可逆的DNA链破坏,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性状】本品为黄色澄明液体。

【注意事项】 1.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 2.骨髓抑制,主要使白细胞下降。 3.少数病人有脱发、心电图改变及泌尿道刺激症状,但远较喜树碱为轻。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规格】 注射用羟基喜树碱:每支2mg。

【药物过量】可引起严重骨髓抑制,脏器功能损害。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羟喜树碱后,药物浓度以胆囊以及小肠内容物最高,其次为癌细胞、小肠、肝、骨髓、胃及肺组织。分布相半衰期(T1/2α)和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4.5分钟和29分钟。主要通过粪便排泄,24小时排出29.6%,48小时为47.8%。

用法用量

1.静脉注射:每次10-30mg,以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注射,一日1次,每周3次,6-8周为一个疗程,联合用药本品剂量可适当减少。

2.膀胱灌注:每次10mg以氯化钠注射液10ml溶解,排尽尿液后灌注,保持2-4小时左右,每周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胸腹腔注射:恶性胸腹水放净后,10-20rag以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胸腹腔内注入,每周1_2次。

不良反应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等反应,但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减轻并消失。

2、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白细胞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能维持在1x109/L以上;对红细胞、血小板未发现明显抑制作用。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有少数病例出现尿急、尿痛及血尿,停药1周后逐渐消失。

4、其它反应:有少数病例出现脱发,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