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舄湖 |
释义 | 舄湖-简介“舄”,拼音:xì,中古拼音:siek,思积切,音同“汐”。 台湾又称内海仔,常被错写为“泻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舄”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是卤咸地之意,由于较常见于日语,不少人以为是和制汉字,其实不然。由于很多人不懂得“舄”这个字,所以经常都把它写错成为了“泻湖”。 舄湖-功能具有防洪的功能:舄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 保护海岸的功能:有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台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是天然的养殖场:舄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 舄湖-著名的舄湖台南县沿海较大的舄湖,有「七股舄湖」与「北门舄湖」二处。七股舄湖位於七股溪与将军溪之间,由顶头额汕、网子寮汕和青山港汕所围成的,是台江内海最大的遗迹。 七股舄湖 戈佐内海 科勒舄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