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箴 |
释义 | 基本信息汉字:箴 拼音:zhēn 注音:ㄓㄣ 部首:竹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五笔86:TDGT 五笔98:TDGK 仓颉:HIHR 郑码:MHAJ 笔顺编号:314314131251534 四角号码:8825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BB4 基本字义(1) 同“针”。(2)劝告,劝戒:~言。~规。~谏。 (3)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 (4)针(针),同箴,古通用。规劝、告诫之义。 中医经典《素问·宝命全形论》云:“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王冰注:“言针之道,有若高悬示人,彰布于天下者五矣。” 时贤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此处之‘针’当作‘箴’,指箴铭,劝诫之类的文告。《汉书》‘针刺’、‘箴谏’并作‘箴’,《素问》之‘针’盖本作‘箴’,后人传抄,改‘箴’为‘针’,亦犹今人改古籍文字为今天通行文字。……以‘箴’‘悬布天下’即‘裁箴悬鉴’。以下从‘一曰’至‘五曰’即箴铭的具体内容,指《宝命全形论》即养生之道的具体程序与要求,非指针刺。” 详细字义名词(1)字从竹从咸。“咸”本义为“酸涩”。“竹”与“咸”联合起来表示“刺入肌体后产生酸涩感的竹针”。本义:竹制针灸用针。引申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礼记》。(2)同本义(needle)。(3)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probe)。如: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4) 又如: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5)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a type of didactic literary composition) 箴顿挫而清壮。——晋· 陆机《文赋》。 (6)又如:箴铭(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动词(1)规劝,告诫(admonish) 贤袭人娇嗔箴 宝玉,俏 平儿软语救 贾琏。——《红楼梦》。 (2)又如:箴谏(劝谏别人改正过失);箴砭(指出并纠正错误);箴规(劝谏,规戒);箴诫(规劝告诫);箴诲(规劝教训);箴训(箴戒,规训) 常用词组箴言 zhēnyán 原意为像针砭那样的刺耳逆言,用于规劝,目的是使人的思想行为回归正常。(1)(admonition):规劝的话 (2)(Proverbs):《圣经·旧约》中的一卷书 方言集汇粤语:zam1 客家话:(海陆丰腔)zin1(宝安腔)zim1(台湾四县腔)tsiin1(客英字典)zhim1 (陆丰腔)zhim1 (客语拼音字汇)zim1(梅县腔)zhim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