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箬山 |
释义 | 箬山,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海滨,原为箬山镇,现已并入石塘镇。常住人口1.3万,面积1.68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为闽南移民后裔,保存着较为完好的闽南风俗。 600年迁徙路 “我爸爸以前有支大船队”,说起往事,陈其文立刻挺直身板比划着双手。稀疏卷曲的头发紧贴在头皮上一动不动,额头上刀痕般的皱纹也舒展开来,酒红色的脸庞光泽熠熠。 陈其文是惠安陈氏移民的后裔。从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旧式木船要走两天两夜。 他说,福建老家以前很穷,地少人多,只好外迁。箬山三面环海,又有天然的避风港,地形和惠安海边也很相似,这或许是祖先们选择箬山定居的原因。《温岭县志》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福建惠安陈氏族人迁来箬山定居,此后迁徙绵延不断。 清康熙癸亥年(1683年)解除沿海海禁后,许多外迁的惠安陈氏族人回到故土时已无屋可居,于是结伴出海大规模迁来箬山。与陈氏移民同来的还有朱、郭、胡、黄等姓渔民,自1437年始的迁徙至此达到一个高潮。 600年来,箬山人一直在“讨海”中回访祖居,然后带动更多族人迁徙。这种迁徙模式一直绵延到上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后才停止。 陈其文的祖父、父亲是一生辗转于箬山、惠安、台湾之间的“讨海”人。祖父终老箬山后自海路归葬惠安祖茔;父亲陈兆窟子承父业将家业光大,到晚年归隐箬山时,已拥有一支雇员达200人左右的船队。建国后陈兆窟定居箬山,1955年在箬山去世,享年72岁。那一年,陈其文16岁。 陈其文的母亲林莲仔早年也在箬山和惠安之间辗转,人称“面饺阿太”。 阿太生于箬山,5岁时被卖到惠安,20多岁时又随丈夫陈兆窟回箬山定居。阿太从惠安带回了一手接骨绝活和“全箬山最好吃的面饺”——面饺是一种闽南移植到箬山的特色小吃,类似两个饺子拼接成的一个圆环,里面装着各种馅。 晚年的阿太喜欢坐在石屋门口抱着邻家小孩唱闽南童谣“月娘光光,建屋亮堂,大姑小姑,赶来梳妆(注:闽南方言称月亮为月娘,太阳为日公)。” 闽南童谣拖着长长的尾音,舒缓动听。 阿太于1991年逝去,享年84岁。儿子陈其文是她医术的唯一传人。 陈其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去惠安会过本家兄弟、拜祭过祖坟,他说那时惠安还是很穷,比不上这边。 陈其文的子女们没有走出渔镇,也没有学会父亲和奶奶的医术。 浙江孤岛上的闽南之花 陈其文的邻居、56岁的陈青宝说,直到50年前,箬山都还没有陆路直通内地,与陆隔 600余年来箬山人沿袭着祖辈的“讨海”生活,强调“因一本之亲,讲自强而互助”、“世代操闽南乡音,示不忘本”。 箬山方言中,贪得无厌的人叫“普陀厕所”,形容人动作缓慢则会说“船都放到台湾港了”,胖乎乎的小孩叫“梅姑”,脸圆圆的人叫“荸荠”,傻乎乎的则是“蓝行”… 箬山人就在这种闽南乡土气息浓郁的“闽南乡音”中被反复强调着族群文化意识,在信仰、服饰、饮食、建筑、民俗禁忌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祖先的惠安特色,并在600年的迁徙过程中代代血脉绵延。 箬山渔民除信佛教之外,还与福建、台湾的渔民一样信仰妈祖。离箬山里箬村不远处的东海村有座天后宫,也称妈祖庙,供奉着妈祖娘娘。离箬村不远处有个“平水禹王庙”,供奉夏禹王,讨海人长年跟海打交道,相信水神能保护一方平安。 每次出海前,渔民都要到妈祖庙、禹王庙焚香求神,请回护船符插在船尾。 箬山的老年渔妇至今如惠安渔家女般戴斗笠,盘得高高的精致脑后髻插着簪子或彩线,遇喜庆日子还会在发髻上插鲜花。 渔民出海则穿拷汁衣裤。这是一种在拷树皮或番薯块汁中染制的紫褐色土布衣裤,禁得起风吹日晒与咸水侵蚀,上衣截成左开襟,便于右手操作渔具,又防海水溅湿内衣。 饮食上,箬山渔民吃蛏羹、鱼圆、敲鱼饼、炊生糕、黄鱼酒、山东面、索面、鱼饼……这也跟今天的闽南人相似。 现今,箬山已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生产资料的获取:捕鱼,包括虾、螃蟹等 初步加工:去虾壳,去鱼骨等 制作成品:虾壳制成甲壳素,虾仁、鱼肉加工成副食品 销售:销售至全国,远销海外 在副食品方面有个成功的厂,叫做“老爸豆腐干”,全国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