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蟠龙村
释义
1 福建德化县下辖村

蟠龙村位于德化县东北部,土地面积21.48平方公里,距县城48公里,海拔800米,东邻水口镇祥光、樟镜村,西接梓坡,南连连山,北隔水口久住村。分蟠龙格、山后、太阳、龟洋、白荇、三板洋6个自然村落,1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27户2001人。约450个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开采石材矿和农业生产,约380人到外地务工。

基本概况

农业、林业为蟠龙重要经济支柱。村民除种植单季水稻、甘薯和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外,还积极发展林业生产。近年来已深翻抚育毛竹7500亩、油茶2500亩,垦造杉林4000亩、杂竹林3000亩。成立蟠龙合作林场,木材已开始采伐销售。村有丰富的天然石材矿:辉长岩、辉绿岩,储量310万立方米,已开采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70万元,村财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4元。

开通村内外交通公路、林业公路52公里,大小桥梁7座,安装程控电话60门,有线广播电视连通家家户户。1999年村为镇定新村建设的重点村。新建村部l座550平方米、小学校舍500平方米、村民住房60套13000平方米、铺设水泥路250米。

源流

梁姓始祖系为伯益之后,益佐禹治水有功于朝子孙受封,梁伯食采于梁,以梁为姓,伯益苗裔,非子邑,于秦四世,秦仲周平王进,封其少子,康公于夏阳梁山,梁伯益后裔为秦穆公所灭、子孙奔晋以国为氏,伯益耳孙,仕晋为大夫,益耳孙之后,汉时自河南迁北地,其子曰桥,以赀千万徙居茂陵至哀平,未归安定,遂为安定人。后成安定之族,至桥曾孙也统,之子憋侯辣,辣之子曰高,顺帝时为殿中郎“高四代孙曰芳,憋帝时为卫军司徒”、芳有女兰壁为怀帝后,晋室之乱芳随父慧秦与晋帝渡江,居钱塘,合埔,司徒长孙曰慰遐,安帝时为“安固令”遣使授“征东大将军”不就逃闽“三山”遂为福州人,自遐十三代孙曰选为“南安令”因居南安,次曰逸奉议郎闽县令、移居于甫为甫下林,梁逸长子曰笼次子曰范,讳福即五府居,子三曰溥曰浓曰济析居于泉之惠祥符里黄淡村为惠安县人,济子政奉母夫人迁于泉城遂为晋江人,文靖公立谱以范为始祖范乃公之八世祖,也政举进士四子轩祥惠政孙登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传熙登微宗崇宁字五年进士志兄熙载大观三年进士,南男一登高宗绍兴十入年进士,至绍兴三十年熙载从侄曰克家及第一人克家之族始文虎登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曰叔登宁宗嘉定元年进士,曰椿选登理宗嘉熙元进士,历七岁登第者九人,而乡举者又数人,焉科之盛于宋者,泉人鲜俪鼎也之祖曰文祯,洪武初以耆儒入见仕御史子嗣隆永乐癸未进士官奉化教谕甲第尝相踵也,克家曾祖格累赠太师越国公,祖熙葭赠太师英国公,考光赠太师鲁国公,子亿为福州府通判孙淮为开国伯曾孙均为开国而卑秩又数人焉思荣之盛于宗者泉人鲜俪也数世之谱悉具而载在郡志。

蟠龙梁族迄今概况:泉州十五惠泰四子文福,厌元之乱迁入永春隐居数代,至寿公始居四五都梁山之阳,为永德分派,永德修谱以寿公为始祖,长子进移永春荣来巷,次子曰和,自梁山移居德化东西里上涌乡梁桥头,建龙庆堂祠宇,传至九公生三子,次子大六生二子,长曰伯十一,仍居上涌梁桥头,次曰伯十二生九子,长子大一居东固修行成佛,成为蟠龙周围五保景主,大二公视梁桥头非聚族之地,遂迁择蟠龙乡开基,建大楼堂祠宇。信仰,梁公(乃东固成佛的)、孔圣、人主三位尊王。还有卢公祖师,今子孙繁荣昌盛。传于廿八世。十五世惠泰四子文福派下,大三公由上涌梁桥头,迁居岭头龟洋,生四子,次与四子夭亡,长子支派开基岐头,三子支派则居岭头后分居龟洋,故大三公为开基之始祖以德高公为一世祖。建祠宇仁寿堂信仰佛祖,梁公正副身孔圣三位侯王,建鹏山宫奉敬,还有桥亭观音佛母。居此后裔也发达兴旺。传于三十六世。龟洋与蟠龙一山相隔乃同祖裔孙团结和睦、自新中国成立后同一行政村——蟠龙村。今经济、文化、生活大幅度提高。蟠龙村距德化县城关48公里,居德化县东北方向,海拔800米,丘陵地带。毗邻村落东与详光湖村、樟镜,西与梓安,南与连山,北与久住等村落多是隔山相望。

分布

德化县南埕镇梁姓分布情况,主要聚居在蟠龙村,长期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迁移

梁氏分基情况:大二公蟠龙派下开基情况:第十世孙庆全派下为逃避当里长逃往尤溪二七都。至邻今没有联系。十四世梁玉生居住在台湾高雄市鼓山区裕民街172巷38号,子雅钦大学毕业。第二十世孙兴钰子交培于乾隆年间开基岐头后居桉樟久住等处今人口60多人。大三公龟洋派下开基情况:二一世梁旺联开基福州长乐,现没有联系。二九世梁荣木开基水口镇我所毛厝村,人口32人,

人物

(明、清、中华民国)

国读字明箱 吏员 联科字宏盈 监生

联芳字宏烈 登仕郎 成文字宾华 乡宾(有牌匾)

成义字物华 职员(有牌匾) 成德字知华 进士(有牌匾)

成美字伯涣 职员 启员学子循 贡生(有牌匾)

启维字子有 职员 启高字子中 监生

启原字子本 贡生 扬青字子堪 州同

提升字子扬 贡生 德升字孙念 乡宾

其赐字受芳 贡生(匾) 其卿字桥芳 贡生(牌匾)

其章字汉芳 湖洋汛(匾) 尚义字宽取 贡生

科甲字世甲 乡宾 其枢字钟芳 职员

泽兰字恭通 职员 标明字恭能 乡宾

贞元字信利 监生 其明字轩芳 职员

兴堪 字清泰 福建按察司刑科

民国进身人物

和元字恭祖 毕业生 腾辉字恭泽 毕业生

凌云字信星 毕业生 后教师

正文字信联 中学生 任教师 后当任区分部书记

信丹任保长 庆绸任保长

汉芳任保长 恭斗任保长

恭全任乡民代表

大三公龟洋派下

明代进身人物

梁义字汝信 任黄河县正堂(据谱志)

梁国材列仁十一 任成都府中军营守备(天启五年)

清代进身人物

梁圣名听二 任乡饮大宾

梁圣名以礼 任乡饮大宾

盛字瑞芳 乡钦大宾 天孝字孝德 监生

金倾字有来 乡宾 天滨字孝章 乡宾

天固字孝来 贡生分州正堂 天字孝和 乡宾

民国进身人物

梁桂成 讳克珙生于元绪即公元1981年11月15日于民国14年任德化县长,委任人徐飞龙

梁桂英 讳华喜生于清光绪即1889年10月20日于民国14年任德化县长,委任人徐心龙

梁京 宗胡知县

梁元伦保长 民国初期

梁英银保长 民国后期

梁英池 乡民代表

共和国进身人物

行政干部

登云 大专 德化县统战部长 政协副主席

榕生 大专 山东省淄博市药材供应部宣教科长兼工会副主席

金星 大专 福建省人事厅24办公室干部

全金 中专 德化县工商局干部

金兴 初中 德化县税务局干部

儒坡 中专 德化县林业局干部

晓民 大专 德化县外贸公司干部

张健(榕生妻) 中专 山东省淄博市水电局干部

槐生 高中 福州广播事业局仓山区职工

陈淑娟(金星妻) 大专 福建人事厅基层干部

赵梅金(槐生妻) 福日公司职工

良程 中专 德化县下乡干部

孝璋 中专 省第五建筑公司技术员

华城 初中 德化县下乡干部

凤玉(登云妻) 德化县委党校干部

事业中在职中学任教

文华 大专 德化县南埕中学教师

吉珠 大专 德化县雷峰中学教师

双强 大专 德化县赤水中学教师

双生 本科 德化县城关职业中学教师

事业小学校长、教师在职名列

在职校长:梁仕登、梁培琛

曾任校长:梁华苏 、梁秋生、梁成泉、梁进联

教 师:梁王树、梁敏生、梁伟锋、梁坤全、梁连成、梁永兴、梁孝设、连碧芬

国企在职干部名列(包括上市公司)

庆林、永林、孝望、卡轴、自明、诗锦、志强(城关供销社副主任)、忠协、建林 挺师(上市公司冠福股份总经理助理、质量部经理、党委委员、党委秘书、团委书记)书标(冠林公司股东、副总经理、经理)

社会团体职务及殊荣:梁书标(德化政协委员、泉州市劳动模范)

梁挺师(德化质量监督协会副会长、共青团福建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浔中镇优秀共产党员)

离退休

进联、成贤、寿山、寿人(四人已死亡)孝悦、孝感、全美、其林、金文、复烈、福枢、福榜、玉旋、信明、寿承、世筹、富士、唐淑琼、成泉、叶秀英

由离退休为骨干结合农村老人爱幼教师热心人士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蟠龙村三协联合会”。

大学、大专在学

良程 福建师大在学

福华 南平林学院在学本科

建树 莆田林学院在学

剑平 福建师大在学

建泽 黎明大学毕业

挺师 黎明大学毕业

龙腾 福建师大在学

鹏生 福建师大在学

两添 福建师大在学

蟠龙历任村主任支部书记记载

梁德文 51-- 年

梁世筹 51--54年 提干

梁其林 51--55年 提干

梁清露 50--73年

梁金魁 56--80年

梁两传 80--89年

梁占枚 73--87年

梁天锡 87--90年

梁仕林 90--99年

梁秋良 90--99年

支部已有党员42人99年止

2 广东阳春市春城街道下辖村

蟠龙村是春城街道下辖25个村委会之一,是革命老区。该村位于春城东北12公里许,东南面与阳江大八相接,北与合水镇留垌村委会相连,西连春城金坪村委会,地形为东北狭窄,西南开阔,四面环山,蟠龙河沿公路贯穿东西。全村共有15条自然村,583户, 2285人。总面积有7.5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有2300亩,山地700亩,林地7万亩。2007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63万元(其中农业555万元,林业62万元,畜牧业224万元,鱼业25万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315万元,人均纯收入4473元。2007年度蟠龙村委会集体收入为1.15万元。经济项目主要有南药春砂仁基地,大滑电站。

该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是靠种植春砂仁。春砂仁,以阳春蟠龙金花坑出产的为最佳,所产砂仁,肉肥圆,气味芬烈,尾端有一小粒封底。据《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其它砂仁则干缩扁薄,气味俱弱。”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开宝本草》和《本草纲目》以及有关辞书说“姜科植物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调味,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清乾隆之后更被列为贡品。下一步,蟋龙要发挥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走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利用“中国春砂仁之乡”品牌,通过“借船出海”的办法,借助广东一片天制药公司、阳江润业有限公司和蟠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抓好“阳春砂规范产业化基地建设及相关新产品研制”和“阳春砂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及种苗基地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做大做强春砂仁生产,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春砂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3 广东中山市三角镇下辖村

蟠龙村位于三角镇中心区域,三角镇政府以东地段。东至高平村,南与光明村接壤,西与结民村接壤,北与东南村接壤。南三公路横穿我村,高速公路出入口在古份地段与南三公路接通。全村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底化,处处可通小汽车,路路有街灯。全村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00多亩,住宅面积800多亩,征地面积8300亩。蟠龙村是2002年由原爱国村、和平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共10个村民小组,33个经济社,户籍人口8270人,外来人口近7000人。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20万元,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20万元,2010年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80万元。

4 云南楚雄州南华县下辖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南华县龙川镇 ,地处 乡龙川(镇) 北 边,距 龙川(镇)政府所在地12.00 公里,到乡(镇)道路为 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南华县 12 公里。东邻牟定 ,南邻大智阁村委会 ,西邻 沙桥镇,北邻岔河村委会 。辖 大罗邑(一、二组)、多依村、罗么曲、老东湾、汉军屯、回民村(一、二组)民家村、梨园村、大村、碾子房、柳家村、戴家村、希坝河等1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635 户,有乡村人口2665 人,其中农业人口 2665 人,劳动力 1846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297 人。

全村国土面积 22.27 平方公里,海拔 1,900.00 米,年平均气温 14.50 ℃,年降水量 800.00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739.00 亩,人均耕地 1.0 亩,林地 17,218.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844.2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56.0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 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47.00 亩(其中:田1,528.00 亩,地 219.00 亩),人均耕地 1.02 亩,主要种植 水稻 等作物;拥有林地 17,218.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07.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53 亩,主要种植 梨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51.03 亩,,其他面积 14,400.0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 630户通自来水。有64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 547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 %、100 %和 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556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379 户(分别占总数的87 %和 59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柏油路;进村道路为 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 0.2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12.0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13 辆,拖拉机 14 辆,摩托车 144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74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 43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666.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25 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313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53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32 户。全村有13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13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13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 13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13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32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99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51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475.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393.12万元,占总收入的26.63%;畜牧业收入 537.00万元,占总收入的 36.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194 头,肉牛 313 头,肉羊 394 头);林业收入 74.9万元,占总收入的5.07%;第二、三产业收入 434.9万元,占总收入的 29.46 %;工资性收入 78.9万元,占总收入的 6.98%。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6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210 人(占劳动力的 8 %),在省内务工 154 人,到省外务工 56 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养殖业,林下资源保护,主要销售往 县内。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544.76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8.19 %。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 641户,共乡村人口 2650人,其中男性 1370 人,女性 12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2650 人,劳动力 1874 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其中 族 彝族 1023 人,回 38 族 人,。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802 人(,占人口总数的 30.2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534人,参合率96.3%;享受低保 71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86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1 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13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 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 2 所,校舍建筑面积 1,600.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19 人,在校学生 人,距离 镇中学13.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54 人,其中小学生391 人,中学生63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图书室 1 个。

5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下辖村

蟠龙村地处宁波市鄞州区东部,位于五乡镇中心,329国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三面环山,风景独秀。全村现有人口1142人,总户数420户,现有耕田面积450亩,企业78家,2005年全村社会生产总值4亿3千万元,村可用资金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90元,几年来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其中2003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党组织’”、“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村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