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蟋蟀科
释义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

基本概况

蟋蟀科(Gryllidae;cricket)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有的是偶发性大害虫。

形态特征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各足跗节3节,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蟋蟀科Gryllidae和螽斯都是鸣虫,但是只有雄的才会发出声音,它是利用翅膀磨擦发声的。他们的生活史是卵 -> 若虫 ->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成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生活习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拼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基本分类

本科分12个亚科,中国常见的亚科和种类如下:

蟋蟀亚科

头圆大,跗节纵扁,后胫节有刺,但刺间无小锯齿。中国最普遍的种类有:

①斗蟋,从北京到广东、台湾以及国外日本均广分布。体中型,雄长13~16毫米,雌长14~19毫米。黑褐色。后头有3对黄色纵纹。前翅雄虫长达腹端;雌虫短,仅到腹部中央。雄雌虫后翅皆不发达。发音镜长方形,中有一横脉,另有2斜脉。端网区与发音镜等长,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性好斗,善鸣,中国自古就有斗蟋蟀的游戏,所用的就是斗蟋。

②北京油葫芦,广布中国各地和国外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体大型,雄虫长22~24毫米,雌虫长23~25毫米。黑褐色。两眼内方有“八”字形橙黄色纹。发音镜大致为正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4~5条斜脉。端网区较长。后翅发达,露出腹端如长尾。产卵管比后腿节长。

③大扁头蟋,分布于北京、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及国外日本。体中等大,长19毫米。黑褐色。雄头顶显著向前凸出,面扁平倾斜,凹凸不平,两侧向外突出。发音镜近正方形。无横断脉,斜脉2~3条。

④灶马,在中国和世界广泛分布。喜暖,善鸣,通常生活在灶房、浴室和锅炉房终年活动。体中等大,长15毫米。淡黄色。头顶略向前突出,触角特长,几达体长的3倍。雄虫前翅短,约为腹部的1/2长。发音镜略呈方形,内有不规则横纹和两条斜纹,翅端网区短小。雌虫前翅退化为鳞片状。雌雄后翅均退化。前胫节外侧听器长大,内侧无听器。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此外,还有长翅型灶马,雌雄的前后翅均发达。

巨蟋亚科

与蟋蟀亚科近缘,但体躯特大,单眼排成“一”字形,后腿节较长。本亚科的花生大蟋别名大土狗、大头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体长40毫米,宽13毫米。赤褐色。头半圆形。只有一横脉,另有斜脉3条。后翅发达,伸出尾端如长尾。

针蟋亚科

体小型,后胫节有长而能动的刺,体面被柔毛与黑刺相间,雄虫前翅端网区很小,发音镜后端常有不规则的短脉,分为数小室,有1条斜脉。产卵管末端稍膨大,其边缘常有小强齿。针蟋不建洞穴,性喜潮湿,常活动于地面、丛林间、枯叶下,尤其是池塘、水流附近,少数种类能入水游泳。污斑拟针蟋。体长5~7毫米,淡灰褐色,具许多不规则褐色污斑。后头,有4条淡色纵纹。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纹,尾须黑褐色,发音镜不规则,后方有2~3个小室。产卵管与后腿节等长,端瓣具强刺。一年两代,以卵在土中越冬。鸣声为“吱……”单音。寄主:萝卜、白菜、狗尾草等。分布于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国外在日本。

树蟋亚科

树蟋体柔弱狭长。绿、白或黄色。头向前,前胸背板狭长,雄虫后胸有一大腺孔。足细长,前胫节内外侧听器特长大。前翅近透明。发音镜大,内有横脉。产卵管端瓣宽而平截,有强锯齿。本亚科常见的台湾树蟋中等大,淡黄褐色,体长约13毫米,雄虫体形前狭后宽。头小。触角略比体长。前翅前狭后宽,质薄、透明,长于腹端。发音镜大,后翅狭长过腹端如长尾。一年两代,以卵在树皮内越冬,为害甘蔗、棉花、水稻。分布于新疆、陕西、江苏、贵州、云南、广东、台湾,国外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

金钟亚科

(Phalangopsinae):金钟体大型,前小而后大,与树蟋相似,唯头垂直,容易区分。头小,足细长,后胫节有刺,在基部刺间有齿。有翅种类雄虫发音镜内至少有横脉2条。跗节很长,第2节甚小。性喜潮湿,常生活于林中落叶或腐木下。不少种类穴居。本亚科的金钟儿中等大,体长约13毫米。暗黑色。雄虫体形前小后大,后缘较圆,配合脉纹颇像乐器琵琶。头小,黑褐色,后头有黄斑。触角很长,淡黄色,中段白色;发音镜很大,有3条弯横脉。常栖于枯叶中,草根下,巷道中。年发生一代,常被人们饲养倾听鸣声欣赏。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

突额蛣蛉亚科

(Podosyrtinae):形态变异较大,但后胫节各刺间和基部均有小齿;外端距很短,约等长;内端距均长,上端距最大;后跗基节短有强齿。梨绿蛣蛉,大型,体长18毫米,淡黄绿色,有褐色或黑色脉纹纵横分布。体型中段大,两端小。复眼突出。触角长约体长的一倍。发音镜大,略呈四方形,内有一横脉,另有斜脉5~6条。在山东,成虫和若虫为害梨、苹果、山楂、葡萄、枣、樱桃、棉花,啮食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在华中和西南地区生活于行道树上。一年一代,雌虫在树枝上产卵,成若虫夜晚活动。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国外于日本。

基因研究

蟋蟀科(Gryllidae)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螽亚目蟋蟀总科(Insecta:Orthoptera:Ensifera:Grylloidea)。蟋蟀科昆虫既是一类观赏性昆虫,又是药用和食用的资源昆虫,同时也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国内外对蟋蟀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鸣声分类、细胞学等方面。

蟋蟀科研究以线粒体基因Cytb为分子标记对蟋蟀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建,为蟋蟀科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依据。蟋蟀科研究应用昆虫的通用引物扩增出蟋蟀科7属和异针蟋属1种作为外群共35条Cytb基因部分序列,序列长度为579bp(去除引物序列),从分子水平上对蟋蟀科部分类群属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偏好性

蟋蟀科35条Cytb基因部分序列在碱基组成上具有偏好性。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6%、36.4%、10.1%、20.8%,A+T含量为69%,而G+C含量为30.9%,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密码子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第三位点的高转换率与其高A+T含量有关,转换率稍高于颠换率说明本科昆虫分歧时间较近。另外Cytb基因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及氨基酸组成上也具有偏向性。

拓扑结构

对于蟋蟀科7属18种蟋蟀,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生关系为:((哑蟋属+秦蟋属)+(棺头蟋属+((油葫芦属+蟋蟀属)+(斗蟋属+灶蟋属))))。哑蟋属和秦蟋属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且支持油葫芦属和斗蟋属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棺头蟋属亲缘关系较远。

对于蟋蟀科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的拓扑结构一致,系统发生关系为:(尖角棺头蟋+((泰康棺头蟋+石首棺头蟋)+(((多伊棺头蟋+窃棺头蟋)+小棺头蟋)+哈尼棺头蟋)))。其中泰康棺头蟋+石首棺头蟋是比较原始的类群;支持哈尼棺头蟋和窃棺头蟋分别为两个种的观点,但对于尖角棺头蟋及小棺头蟋的分类地位有差别,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研究。

基因序列

对分别采自蓝田、翠华山、旬阳、柞水和眉县营头五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伊棺头蟋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所测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地域差异,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推测:Cytb基因在种内是稳定的;我们选择的序和GenBank中的双斑蟋Cytb基因(Gryllusbimaculatus)的全序列比较,扩增得到的序列位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Cytb基因序列的中后段(10763~11342),所包含的变异位点较多(变异位点数为258个,变异率为44.55%,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数为221个,占整个变异总数85.66%的,单个碱基变化位点数37个)。

运用Cy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对蟋蟀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科内属种间的系统关系比较明确,得到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一致,且置信值较高。因此通过该实验可以看出Cytb基因在蟋蟀科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中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且适合于进行属种分类单元之间的系统进化研究。

经济意义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