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螳蛉 |
释义 | 螳蛉 mantispid 亦作mantisfly或mantidfly。 脉翅目(Neuroptera)螳蛉科(Mantispidae)昆虫。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区。成虫外表像螳螂(螳螂目〔Mantodea〕)。欧洲螳蛉(Mantispa styriaca)长12∼20公釐。翅展约25公釐。螳蛉的卵玫瑰色,产於细柄上。幼虫有两型︰一型足发达,行动活泼,头方形;一型足短,白胖,形似蛴螬;都寄生在狼蛛属(Lycosa)的卵或幼蛛体内。幼虫长大後(7∼10公釐长)织一丝茧化蛹而进入第一蛹期。但第二蛹期能活动,无茧。巴西螳蛉(Symphasis varia)寄生在黄蜂体内,在蜂巢中化蛹。 中至大型,很像小螳螂的特异脉翅目昆虫,前胸延伸数倍于宽,前端大有1对瘤突,前足为捕捉式,基节大而长,腿节粗大,腹缘有齿列及1大而粗的刺状齿,胫节细长而弧弯,跗节短而紧凑。翅两对相似,翅痣长而特殊,前翅前缘在痣以前弧凸,翅有1或2组阶脉,翅基有轭叶。螳蛉的卵具有短柄,聚产在树皮上多达数百粒;幼虫寻找蜘蛛乱囊去寄生,少数在胡蜂巢内寄生,大幼虫体粗而弯,头部小,胸足的爪单一。 螳蛉科世界约400种,广泛分布各地区,许多属以至亚科有区域局限性。中国过去记载的18种有12种在台湾;近年(杨集昆等1997)研究了福建等省的螳蛉,使我国螳蛉又增加十多个新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