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蚵仔煎 |
释义 | 1 台湾小吃蚵仔煎(闽南话为ǒu ā jīa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许多台湾小吃,其实都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里搅拌入蚵仔、蛋、葱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 起源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 台湾、福建等地常做副食蚵仔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不过,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却有将蚵仔煎列为福建小吃的记录,这是另一种起源的说法。 蚵仔煎虽然到处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还是抱持著要吃蚵仔煎,就要到蚵仔产地去吃的观念,例如要到台南安平、嘉义东石或屏东东港这些盛产蚵仔的养殖地去吃,因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这些新鲜蚵仔在产地现剥现卖,不必因为长途运送而浸水,所以颗颗肥美硕大、鲜美无比,做出来的蚵仔煎当然丰盛多汁。不过,不是住在产地的人也别抱憾,因为现代运输技术发达,所以即使是远在台北,也能吃到每天新鲜运送的甜美蚵仔。 ◎ 做法提示除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後,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鸡蛋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重视香味的店家会采用颜色深黄的土鸡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种上等材料的搭配,让即使原本是贫民美食的蚵仔煎也变得精致美味了,那种甜中带咸、咸中带辣的缤纷滋味,口口都叫人回味无穷。 ◎ 台湾蚵仔煎食谱◎ 原料材料1: 鲜蚵 150克 (事先以盐清洗过),茼篙菜 70克(清洗後切断),土鸡蛋2个。 材料2:纯番薯粉 2.5两,水 4大匙,韭菜适量。 材料3:番茄酱 6大匙,酱油膏2大匙,味噌 2大匙,糖 4大匙,水半碗,太白粉 1大匙。 ◎ 作法将材料 2 的番薯粉、水、韭菜事先调匀,并将材料 3 调成酱汁备用。 平底锅放适量油,加鲜蚵,先将其煎至七分熟。 再加入半碗材料 2 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状。 最后将一件好的"薄饼"翻过来放上鸡蛋、青菜,将正反两面煎熟,吃时淋上材料 3 调成的酱汁即可。 ◎ 福建蚵仔煎食谱厦门蚝仔煎原料 主辅料: 鲜海蛎 500 克(不带壳),鸭蛋 4 个。 调配料: 猪肥膘肉 50 克,青蒜 2 根,精盐适量,味精、香油少许,干淀粉(地瓜 粉)50 克,花生油 200 克。 做法 1.鲜海蛎洗净,剔净碎壳,沥干水分 。肥膘肉切成丁、大蒜切片和永过的海蛎、干淀粉、精盐、味精拌匀成浆。 2.平锅置小火上,下花生油烧八成热时将海蛎浆下锅,摊平,煎一会儿, 磕上二个鸭蛋,摊平后翻锅煎一面,上面再磕二个鸭蛋再摊平再煎另一面。 煎熟后淋上香油即成。 特点 原汁原味,面酥里嫩、鲜美可口。 ◎ 潮汕蚵仔煎食谱潮式蚵仔煎又称蚝烙,是潮汕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 主料:鲜蚝250克,鸭蛋3个,葱头20克,薯粉75克,熟猪油150克,味精1克,鱼露5克,辣椒酱5克。 做法:1、先将鲜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净,用薯粉水调匀,并将葱头切成细粒放入,同时加入味精、鱼露搅匀待用。2、用旺火烧热平鼎有足够热度后,加入少许猪油,将蚝仔、粉水混和成浆状,用匙再调和后下鼎,再把鸭蛋去壳打散淋在上面,加入猪油煎,并配入辣椒酱调味,用铁勺在鼎里把蚝烙切断分块,再用勺翻转,四周加入猪油,继续煎烙,煎至上下两面酥脆,并呈金黄色,盛入盘即成,并伴上芫荽叶。 特点: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 家常做法主料:蚵4两、小白菜2棵、蛋2个辅料: (1)料:太白粉2大匙、地瓜粉2大匙、清水1杯、盐少许;(2)料:海山酱4大匙、味哙1/2 大匙、番茄酱4大匙、糖1大匙、盐1/4茶匙、在来米粉1大匙、清水1/2杯 1、蚵洗净,小白菜洗净、切小段。 2、平底锅内放少许蚵,用少量油略煎,另将(1)料调匀成粉浆,淋少许在锅内,待凝固时打人一个蛋并弄散煎半熟。 3、加入少许小白菜在面上,然后翻面,煎至小白菜熟即盛入盘内。 4、将 (2)料用1大匙油炒匀,淋少许在蚵仔煎上即成。 ◎ 补遗有首台湾民谣叫“青蚵仔嫂”,齐秦和罗大佑都翻唱过,很多人不知道蚵仔为何物,实际上,蚵仔的学名叫牡蛎,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属食用贝类。壳多为三角型,厚薄因种而异,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牡蛎的营养价值丰富,被人比喻为“深海牛奶”。 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厦门及闽台一带称之为“蚵仔”。闽南有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农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蚵仔最为肥硕的季节。蚵仔煎则是两者奇妙的黄金组合。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啊,不能再说下去,否则我哈喇子就要... 据说,蚵仔煎的发源地在台湾鹿港天后宫前的一个露天的大排档,有一郭姓人士,是日据时代退伍下来的阿兵哥,摆摊做海鲜小吃生意,由于蚵仔的带有较重的海腥味,他就无师自通发明了蚵仔煎的吃法。 ◎ 创意料理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蚵仔煎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一种创意料理。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小白菜、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蚵仔煎除了运用了新鲜的蚵仔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后,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q又爽口,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除此之外,我们还挑选上等的鸡蛋,搭配南京本地小青菜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台湾秘制的酸甜酱汁即可。 有了以上各种上等材料的搭配,让即使原本是贫民美食的蚵仔煎也变得精致美味了,外酥内软,酸甜可口,咀嚼有qq的感觉哦!那种甜中带咸、咸中带酸的缤纷滋味,口口都叫人回味无穷。 2 日本漫画家二人组的共用笔名蚵仔煎,是一个日本漫画家二人组的共用笔名。成员包括编剧嶋田隆司和作画中井义则。 他们受欢迎的作品有金肉人、金肉人二世、斗将拉面男。 ◎ 嶋田隆司(嶋田 隆司 - しまだ たかし - Shimada Takashi) 编剧。大阪市西淀川区出生,1960年10月28日诞生。私立初芝高中毕业。 两人参加电影的试映会等活动,接受媒体的访问等的露面,以嶋田隆司比较多。即使在单行本的作者近影方面,也是多半以使用嶋田的休闲照片居多。 少年时代很调皮,在幼稚园时是个常会作出突然亲吻女孩子等行为的小孩。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电视剧“PLAY GIRL”。 经常看漫画,即使自己也画。“金肉人”是从嶋田认识中井之前,在笔记本内就常画的东西。 ◎ 中井义则(中井 义则 - なかい よしのり - Nakai Yoshinori) 作画。大阪市西成区出生,1961年1月11日诞生。私立初芝高中毕业。 现在都把钱花费在眼镜上。不爱出门。前AV女优川奈まり子是其喜爱的类型。 小学入学前是热衷于棒球的少年,将来的梦想是职业棒球选手。 喜欢绘画,然而据说在还未认识嶋田之前并没有看漫画的习惯。 开心厨房蚵仔煎做法? 沙拉油→生蚝→番茄→生抽→老抽→白糖→淀粉→鸡蛋→菜刀→铲子,只要食材顺序对了,工具的顺序没有影响!不管先放食材或先放工具,画面一样都是显示三颗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