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耒耜 |
释义 |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简介耒耜 lěi sì 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释义农具(1) 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郑玄 注:“耒,耜之上曲也。” 总称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敌既压境,始起而夺其农民之耒耜,强易以未尝闻之后膛枪礮,使执以御敌,不聚歼其兵而馈械于敌,夫将焉往?--清 谭嗣同《仁学》三六 一说耒、耜为两种农具。参阅 徐中舒 《耒耜考》。 耕种国家丁口连四海,岂无农夫亲耒耜。--唐韩愈《寄卢仝》诗 单氏世以耒耜书诗为业。--明宋濂《单氏先茔碑铭》 形状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 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史记耒耜为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人■“始作耒”。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或和■并提,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臿,故《说文》云:“耜,臿也。”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由于方言关系,象东齐一带称臿为梩,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虆梩而掩之。”赵岐注:“虆梩,笼臿之属。”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如《管子·海王》说到当时铁官时,以为“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这是这类工具变为铁制的明确证据。在出土的实物中也有这方面的材料,如湖北江陵曾出有战国时的耒。其形制是,从柄到齿皆为木制,柄略向后屈,双齿则略向前弯,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战国时臿的实物未见。长沙马王堆仅墓出土的木臿上面也套有铁刃。战国时的臿与此不会有太大差别。 汉代学者以为耒耜为一物。如许慎以为耒为上部,耜为下部,但都属于木制。而郑玄也认为上为耒,下为耜,所不同的是,以为耜为金属刃口的专称。现在根据《管子·海王》等记载来看,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而且也为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发明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是广种薄收,而且经过多次种植的土地日趋贫瘠,收获量越来越少。这时,部落只有整体或部分迁徒,到新的地方披荆斩棘,烧荒垦土,刺穴播种,以取得更多的谷物。频繁的迁徒,繁重的劳动,先民们疲惫不堪。为了让部落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炎帝决心改进耕播种和种植方法。 《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耕播工具--耒耜。 传说,炎帝和大家一起围猪,来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板,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耒”。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弯度,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为了多翻土地,后来又将木“耒”的一个尖头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 经过不断改进,在松软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头又被做成扁形,成为板状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人们又逐步将它改成石质、骨质或陶质,有的制成耐磨的板刃外壳,损坏后,可以更换,这就是犁的雏形了。为了适应不同的耕播农活,先民们又将耒耜的主要组成部分制成可以拆装的部件,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意义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随着耕播农业的出现,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白虎通》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在部落迁徒和拓展过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术很快传播到黄河和长江广大流域,并逐步形成北方以种植旱粮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就是这把拙朴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于是,炎帝部落成为炎帝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农炎帝,则是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始祖。 耒耜经我国古代有许多可以称之为农书的古籍文献,但多数是讲农艺的。王祯的《农书》中虽然有很大篇幅讲农具,但也还不是讲农具的专著。像《耒耜经》这样专门讲述农具的,确是古农书中少有的著作。陆龟蒙写成《耒耜经》后,最初收在他的《笠泽丛书》中。开始流传于世的《笠泽丛书》可能是手抄本。据陆龟蒙十一世孙陆惠元说:最早“丛书版刻于元符间,然芜没久矣”。可能这种版本以后就失传了。后来宋朝叶茵汇《笠泽丛书》《松陵集》及陆龟蒙逸诗百余首,编成了《甫里文集》二十卷。宋朝陈振孙在《直斋书录题解》中收录《笠泽丛书》两种版本的题解,即十七卷蜀本和四卷补遗本。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也题录了《笠泽丛书》七卷本。顾楗碧筠草堂、陆钟辉水云渔屋、许连古韵阁等三家书舍,都曾刊行过手写版《笠泽丛书》,世称“写刻本”或“精刻本”。历代许多官修民撰的大型丛书、类书,如钦定《授时通考》《古今图书集成》《夷门广牍》《农政全书》《全唐文》等,都曾将《耒耜经》全文转引或影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