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 |
释义 |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衡阳市耒阳市永济镇,为湘中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北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区28公里,南距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城市——耒阳市30公里,东距衡阳南岳机场16公里,与亚洲最大的鸟岛——江口鸟洲隔江相望。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涵盖衡阳耒阳市境内湘江最大支流——耒水河流主体和周边缓冲区域,南至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北至耒水耒阳市与衡南交界处,规划总面积3597.6公顷。以永济镇大众村、大河边村鸟类保护为重点,突出鸟类文化、蔡伦文化、农耕文化建设,突出水源水质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江口鸟洲隔河相望的永济镇大众村、大河边村的山林中,以白鹭、池鹭等鹭科鸟类为主的野生鸟类达十万余只,现已成为中国重要野生鸟类栖息地。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系统典型性、湿地物种多样性、人文景观丰富性、科考价值显著性等特点。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正按照“保护优先、适度恢复、科技先导、合理利用”的原则,分期进行规划建设,建设国家级优质水源地、水禽栖息地、旅游目的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保护区——永济镇大众村、大河边村的桐子山,堪称“鸟的天堂”,为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栖息着两百余种、十余万只鸟,其中以白鹭、池鹭等鹭科鸟类为主。飞时舞姿翩翩,栖时繁星点点,景象蔚为壮观。与桐子山相邻的是宜园。此园被誉为江南第一私家园林。宜园建造者宋君宜先生费八年心血,访遍名家各地,集思广益,采北国之风格,取江南之韵味,选傍水依山之福地,建此园。入宜园,山水环抱,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古香古色,盘腿对弈,静坐观鱼,划船小游,池边垂钓,登楼远眺,风光旖旎。出宜园,从大河边渡口乘船而上,便是著名的“金线钓葫芦”的葫芦口,一条小溪恰似“金线”,一幕瀑布悬于溪口,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保护湘江、耒水,实施湘江、耒水流域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弘扬地方特色湿地文化,改变湖南湿地公园偏重湘北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鸟类资源多,水源、水质好,人文资源非常有特色,是一个环境优美,观赏性强,旅游价值高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得以原生态的保护,耒水沿河一带、桐子山的森林灌丛植为鸟类最喜爱的湿地,为涉禽和农田开阔地鸟类保留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适于水面生活的游禽和飞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成为鸟类的天堂,鸟类接近全国鸟类种数的一半。 湿地公园简介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于2010年12月16日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它主要包括耒水河流主体以及周边缓冲区域,由南向北呈廊道走向,最南端至蔡伦竹海,最北端至衡阳市耒阳市永济镇大众村与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交界处。整个公园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11公里,总面积3597.6公顷。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包括:耒水湿地保护保育区、桐子山鸟类栖息地恢复重建区、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耒水湿地文化体验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区域。 其中,桐子山鸟类栖息地恢复重建区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湿地公园的重要景观载体,也是湿地公园内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主要开展鸟类栖息地保护、湿地保育和恢复以及科研监测活动。同时,开展以观光为主的湿地生态旅游。 桐子山鸟类栖息地恢复重建区主要包括永济镇桐子山及周边大众村和大河边村部分区域,面积为400.7公顷,可细分为桐子山鹭类繁殖地保护恢复小区、湿地经济作物生态种植示范小区、生态水稻种植示范小区、生态养殖示范小区。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物种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31种,隶属529属147科。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蝶形花科等为优势科。共有沼生及水生植物172种,隶属于38科95属,这些沼生和水生植物共同构建了湿地植被,也成为公园内主要的植被景观。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共发现野生脊椎动物191种,隶属于5纲26目71科。其中鱼类有4目12科36种,两栖类有1目4科12种,爬行类有2目5科19种,鸟类有14目42科110种,哺乳类有5目8科14种。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对保护耒水湿地,确保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保证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有效保护耒水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满足耒阳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耒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观飞鸟、赏宜园,游耒水、品人文为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旅游景区,一山(桐子山)一园(宜园)一洲(江口鸟洲)为湖南省十大特色景区之一,为大衡阳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著名鸟类观光休闲旅游景区。 一山——桐子山桐子山位于永济镇大河边、大众村两村境内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被称为“鸟类联合国”,山上名木繁多,满是杉树、松树、樟树、桐子树,郁郁葱葱。在这山间栖息着数万只鸟儿,种类繁多,有白鹭、苍鹭、牛背鹭、白鹤、野鸡、山鹊、白鹤、鹌鹑、环头雉等三百余种珍贵鸟类,呈现出一幅“飞时白云满天,落后繁星点点”的美丽画卷。郁郁葱葱。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自然保护区,以桐子山为核心,辖大众村、大河边村,面积0.5万亩。为了让游客欣赏到群鸟纷飞的情景,保护区内建设保护点两处,并建观鸟台两处以便开展观鸟活动。 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得以原生态的保护,耒水沿河一带、桐子山的森林灌丛植为鸟类最喜爱的湿地,为涉禽和农田开阔地鸟类保留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适于水面生活的游禽和飞禽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成为鸟类的天堂,鸟类接近全国鸟类种数的一半。 一园——宜园宜园始建于2002年,位于大河边村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耒水河畔,占地56亩,碧水环绕。建造者宋君宜先生费八年心血,访遍名家各地,集思广益,采北国之风格,取江南之韵味,选傍水依山之福地,建此园。入宜园,山水环抱,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古香古色,盘腿对弈,静坐观鱼,划船小游,池边垂钓,登楼远眺,风光旖旎。出宜园,从大河边渡口乘船而上,便是著名的“金线钓葫芦”的葫芦口,一条小溪恰似“金线”,一幕瀑布悬于溪口,描绘一幅美丽画卷。 宜园山水环抱、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古香古色、风光旖旎。园内每样物品皆深含寓意,表达一种和谐思想,一种励志理念。盘腿对弈、静坐观鱼、划船小游、池边垂钓、登楼远眺,其乐融融。园内有名花异草,登楼远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豪华气派的宜园,再加自然田园风光,让“宜园”不仅是豪宅,更是一道集建筑风格、园林文化、堪舆理念、雕工艺术于一体的人文景观,为南国园林景观之典范。 一洲——江口鸟洲江口鸟洲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耒水国家湿地公园对面,1984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公顷。其核心区由陈家洲、龙家洲、张家洲组成,有木本植物29科51种,草本植物48科124种,栖息和繁衍的鸟类有16目37科183种,总数达10万只以上,是湖南省18处省级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耒阳市永济镇以桐子山为核心的大众村、大河边村的山林中,以白鹭、池鹭等鹭科鸟类为主的野生鸟类数量逐年增多,大众村、大河边村等村与一河之隔的江口鸟洲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已成为中国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地。目前,野生鸟类约有二十余万只。 湿地植物观赏区在耒水河边,利用原池塘和部分农田建设湿地植物观赏区,采用矮围蓄水,为水禽保持一定量的浅水栖息地,同时种植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并在塘边修建亲水栈道以方便游客观赏。 垂钓俱乐部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提供垂钓休闲场所,也是游客休闲、餐饮中心。 鸟类博物馆展示鸟类标本,并制作音像教材,向游客介绍鸟类知识。 依托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耒水和鸟山资源,永济镇万亩优质稻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二万亩油菜基地等七大农业特色基地已经形成。大众村农业生态园、大众火鸡养殖园、大河边休闲农业园、大河边蔬菜生态种植园、花园村生态农庄等一系列旅游生态园区初具规模。 发展动态1、 2010年7月12日,衡阳市副市长蒋勋功深入耒阳市考察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筹建情况,并对林改工作进行督查。 2、2010年8月23日,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柏方敏在鸿林大酒店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衡阳耒阳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评审。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为湘西南首个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对改善我省湿地公园布局偏重于湘北的形势有重要意义。 2、2010年9月28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规划处鲍达明处长率专家组对耒阳耒水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评估,并对衡南江口鸟洲湿地资源调查工作进行了抽查、督导。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与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宪国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晓磊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学建教授。 3、同时举行耒水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处长鲍达明指出,耒阳市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主体规划,力争顺利通过最终评审。湖南省林业厅保护处处长陈红长主持会议。 4、2010年12月16日,国家林业局评审通过耒水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