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褶皱要素 |
释义 | 学科:构造地质学 词目:褶皱要素 英文:elements of fold 释文:褶皱要素是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即褶皱面在空间中某些特定位置的几何要素,并给予特定的描述术语。如褶皱的核、翼、顶、槽、脊、枢纽、轴面、轴、转折端等等。 八大褶皱要素1. 核 系指褶皱的中心部位的岩层。 2. 翼 泛指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 3. 拐点 相邻的背形和向形共同翼的褶皱面常呈S形弯曲,褶皱面不同凸向的转折点称作拐点。如果翼平直,则取其中点作为拐点。 4. 翼间角 指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通过两翼上两个拐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5. 转折端 指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6. 枢纽 指单一褶皱面上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7. 脊线和槽线 同一褶皱面上沿着背形最高点的连线为脊线,沿向形最低点的连线为槽线。脊线或槽线在其自身的延伸方向上常有起伏变化。脊线中最高点表示褶皱隆起部位,称脊线中最低部位称为轴陷。为轴隆或高点。8. 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轴面是一个设想的标志面,它可以是平直面,也可以是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任何面的交线称作轴迹。轴面与地形面的交线在地质图上的投影称为地质图上的轴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