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褶管巢蛛 |
释义 | 昆虫名,为蜘蛛目(Araneae),管巢蛛科。分布于湖北、湖南、浙江、福建、贵州、广东等。寄主危害作物有高粱、玉米、棉花、蔬菜、柑桔、水稻等。 中文学名:警觉管巢蛛 拉丁学名:Clubiona vigil (Karsch)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蛛形纲 Arachnida 目:蜘蛛目 Araneae 科:管巢蛛科 属:管巢蛛属 分布区域:湖北、湖南、浙江、福建、贵州、广东等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7-9毫米。头胸部背面赤褐色,颈沟、放射沟和中窝色较深,中窝纵向。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前曲,中眼域梯形。螯肢暗褐色。胸板长卵形,呈淡黄色,边缘赤褐色。步足淡黄色。腹部背面有细长毛。体色变化较大,大多为黄色、黄褐色、青色,少数为紫色,心脏斑不太明显。右腹背前方心脏斑两侧有2条淡褐色纵纹。外雌器后缘凹入,可透过皮肤见到1对粗而黑似“刺状”的结构。 雄蛛体长5毫米左右。背甲淡褐色,中窝纵向,呈紫红色。螯肢赤褐色,前齿堤5齿,以第二齿大;后齿堤4齿,以第三、四齿为最大。胸板黄色,周缘有4对黑色小点。腹部浅褐色,背面被有柔弱光滑的细毛。腹部腹面黄色,有2条褐色纵纹。触肢器胫节末端外侧有一很大突起,端部尖而弯曲。 生物学特性与粽管巢蛛相似,但不折叠稻叶。而是将叶片扭转作管巢状的卵室,卵产于其中;雌蛛亦有守卵习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