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褚斌杰
释义

1933年6月生,北京市人。笔名楚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导师游国恩先生研修先秦文学。著名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先生不久前在北京不幸去世。褚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桃李芳菲,成绩斐然。

中文名:褚斌杰

别名:楚子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3年6月

逝世日期:2006年11月1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白居易评传》,《中国古代神化》

概述

褚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先秦两汉文学,首先是先秦两汉文学史的研究;先后出版有《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先秦文学史》、《两汉诗传》等著作。《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内容全面,丰富,而又能提纲挈领,被认为是最适宜教学用的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材;褚先生担任主编的《先秦文学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本,是今天最具权威性、内容最全面、完整的关于先秦文学的文学史著作。

褚先生在先秦文学研究方面最有创造性的,应该是《诗经》及《楚辞》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先后发表了《屈原——热爱祖国的诗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等论文。褚先生的《诗经全注》、《楚辞要论》是他众多《诗经》、《楚辞》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诗经全注》在继承中国古代《诗经》研究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拨乱反正,对《诗经》305篇作品进行了精到的诠释,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楚辞要论》则既包括了对楚辞重要问题的论述,又有对屈原作品的新训解,继承了游国恩、林庚先生的研究特点,体现了汉学与宋学并重的研究境界。

褚先生对于先秦两汉文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都有深入研究,这些论文,也见于褚先生的各种研究著作,特别是晚年出版的《古典新论》,收集最为全面。褚先生所著《中国古代神话》,是较早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全面整理及研究的著作。

褚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对中国古代的各种文体起源、特点、发展有深入的辨析,是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该书曾获1991年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褚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达五十余年,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全过程。早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褚先生就著成《白居易评传》,直至今天,也是白居易研究的重要参考书。1953年至1956年,褚先生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重要报刊发表有关《诗经》、屈原及楚辞、白居易《长恨歌》、李后主、李清照、《三国演义》、鲁迅、美学等研究的长篇论文,在当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研究范围

褚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阔,就学科而言,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1958年后,褚先生转入中华书局工作,曾经先后担任哲学、文学编辑室编辑。他先后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如参与标点二十四史,为各种古籍注本作责任编辑,也撰写部分哲学学术论文,如《“毋友不如己者”辩》,是研究《论语》的论文,《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前言,则属于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这两篇序文对《尚书》、《周易》的内容及王夫之《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意义有全面的论述。另外,如论文《略论儒、儒学和儒教》,对儒、儒家、儒教的字义、形成、特质等问题有精辟论述,而主编之《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一书之序言《儒家经典的特质与构成》,对儒家经典的形成,“五经”与“十三经”的发展演变轨迹,有详尽的考察。

褚先生的史学研究,表现出把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如《鲁迅所受中国历史影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很早就注意到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问题。后来,褚先生所撰写的论文《司马迁的史学与文学》、《司马迁的漫游与史记的写作》、《诗经与周代文化》、《诗经中周代天命观及其发展变化》等也是着眼于文学与历史、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白居易评传》以及《白居易》二书,更是把文学评论与历史考释结合在一起的成功范例。

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撰写的论文《鲁迅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学习鲁迅先生的创作经验》、《重视我国古代美学著作的研究》,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鲁迅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撰写的《谈三国演义》、《白居易生平和创作》、《李后主及其作品评价》、《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及其评价》、《论李清照及其创作》等论文,体现出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学术前瞻性。这些文章,对于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后,褚斌杰先生对于上述问题,还有进一步的论述。

褚先生淡漠名利,待人热情诚恳,谦虚谨慎,平易近人,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关心同学,奖掖后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深受学术界和学生爱戴。褚先生还长期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课程主讲教师,中国古代文体概述课程主讲教师。从上世纪50年代到到退休,培养了一大批学者,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年表

2001年中文系门口与弟子们的合影1933年生于北京。 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

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游国恩先生助教。

1958年,褚斌杰教授受左倾错误的迫害,被错化为右派,转入中华书局,担任哲学、文学编辑室编辑,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哲学、文学著作。期间,并曾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从事农业生产。

1962年,曾著《白居易》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并在1982年重新修订再版。

1979年调回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深圳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际汉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诗经学会副会长,白居易学会顾问等。九三学社社员。

1982年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课程主讲教师。

1984年任中国古代文体概述课程主讲教师,并编著教材《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2006年11月1日18:49褚斌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3周岁。

学术研究

先秦两汉文学史的研究

褚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先秦两汉文学,首先是先秦两汉文学史的研究;先后出版有《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先秦文学史》、《两汉诗传》等著作。 褚先生在先秦文学研究方面最有创造性的,是《诗经》及《楚辞》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先后发表了《屈原——热爱祖国的诗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等论文。褚先生的《诗经全注》、《楚辞要论》是他众多《诗经》、《楚辞》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诗经全注》在继承中国古代《诗经》研究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拨乱反正,对《诗经》305篇作品进行了精到的诠释,获得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楚辞要论》则既包括了对楚辞重要问题的论述,又有对屈原作品的新训解,继承了游国恩、林庚先生的研究特点,体现了汉学与宋学并重的研究境界。 褚先生对于先秦两汉文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都有深入研究,这些论文,也见于褚先生的各种研究著作,特别是晚年出版的《古典新论》,收集最为全面。褚先生所著《中国古代神话》,是较早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全面整理及研究的著作。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褚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对中国古代的各种文体起源、特点、发展有深入的辨析,是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该书曾获1991年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褚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达五十余年,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全过程。早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褚先生就著成《白居易评传》,是白居易研究的重要参考书。1953年至1956年,褚先生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重要报刊发表有关《诗经》、屈原及楚辞、白居易《长恨歌》、李后主、李清照、《三国演义》、鲁迅、美学等研究的长篇论文,在当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古籍整理

褚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阔,就学科而言,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1958年后,褚先生转入中华书局工作,曾经先后担任哲学、文学编辑室编辑。他先后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如参与标点二十四史,为各种古籍注本作责任编辑,也撰写部分哲学学术论文,如《“毋友不如己者”辩》,是研究《论语》的论文,《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前言,则属于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这两篇序文对《尚书》、《周易》的内容及王夫之《尚书引义》、《周易外传》在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意义有全面的论述。另外,如论文《略论儒、儒学和儒教》,对儒、儒家、儒教的字义、形成、特质等问题有精辟论述,而主编之《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一书之序言《儒家经典的特质与构成》,对儒家经典的形成,“五经”与“十三经”的发展演变轨迹,有详尽的考察。

史学研究

褚斌杰《楚辞选评》褚先生的史学研究,表现出把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如《鲁迅所受中国历史影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很早就注意到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关系问题。褚先生所撰写的论文《司马迁的史学与文学》、《司马迁的漫游与史记的写作》、《诗经与周代文化》、《诗经中周代天命观及其发展变化》等也是着眼于文学与历史、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白居易评传》以及《白居易》二书,更是把文学评论与历史考释结合在一起的成功范例。

学术论文

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所撰写的论文《鲁迅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学习鲁迅先生的创作经验》、《重视我国古代美学著作的研究》,对于全面深刻地认识鲁迅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褚先生上世纪50年代撰写的《谈三国演义》、《白居易生平和创作》、《李后主及其作品评价》、《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及其评价》、《论李清照及其创作》等论文,体现出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学术前瞻性。这些文章对于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著作

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

《白居易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980年修订版。

《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1990年增订版。

《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1997年修订版。

《中国古代文学指要》,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白居易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文体学》,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中国文学史》,先秦秦汉文学,台湾晓园出版社1991年版。

《古典新论》,台湾新地出版社。

《世界诗学大辞典》文体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文学通史·先秦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诗经全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两汉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2002年版。

《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古典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所获荣誉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获1985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991年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诗经全注》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人物评价

褚斌杰教授淡漠名利,待人热情、诚恳,谦虚谨慎,平易近人,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关心同学,奖掖后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身受学术界和学生爱戴。褚斌杰教授还长期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先秦秦汉文学)课程主讲教师,中国古代文体概述课程主讲教师。从上世纪50年代到到退休,培养了一大批学者,这些学者年龄涵盖老中青年,国籍遍布世界各地。褚斌杰教授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褚斌杰教授在生病后,乐观开朗,与病魔进行了长期的抗争,他的去世,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育的重大损失。 褚斌杰早年的学生、北京语言大学退休教授彭庆生曾说过:“褚先生有学问,有才华,有名气,有风度,更有人缘,唯独没有架子……在当年文史楼的走廊上,在图书馆、大饭厅和哲学楼外的马路上,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围着褚先生,亲切地交谈。褚先生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彭庆生曾赞美褚斌杰的道德文章使弟子们深为敬佩,褚斌杰却说:“我哪有什么道德文章呀,我只有四个字:与人为善。”

褚斌杰于2008年4月14日葬于北京昌平凤凰山陵园,其墓碑后刻有他生前自撰墓志铭:他读过文学,也学过哲学。写过一些文章,评论过许多过往的名人,但进入晚年后思之,一直未弄清的是人生。他生活过,感动过,快乐过,悲痛过,感谢过,嫉恨过……看到和听到过各种人间灾难,反观之,应该说自己已是个十分幸运的人了。那么,也就可以足以自慰而安息了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5: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