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癫克星 |
释义 | 药品名称。癫克星的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经多年努力而获得的一项科研新成果。 基本介绍理论依据中医学有关癫痫的病机,历代文献都有较多的论述,其基本观点认为与痰、火、气关系最为密切。 ①积痰:古人称“无痰不作痫。”《丹溪心法·痫》指出:痫证“无非痰涎壅带,迷闷心窍”,指出了痰与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癫痫初病实证多有痰热迷塞心窍;久病多虚多有痰湿扰乱神明;总之,痰积内伏是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 ②郁火:或为痰湿郁久化火;或为五志过极,郁怒忧思而生肝火;或为房劳伤肾,肾水不济,心火亢盛。火邪—方面炼津成痰,另一方面触动内伏痰浊,使痰随火生,阴蔽心包,引发癫痫,即“无火不成痰”之渭。 ③气郁:张景岳曰:“癫痫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引其倏病倏至者,正由气之倏顺也,故治此者,为察痰察气。”气郁既可阻塞气机。壅闭经络、阻闭心窍,还可气郁化火,火牙止扰神明而发癫痫。 同时,癫痫的发生,多是时发时止,且反复发作。日久必然影响五脏功能,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气血俱病,阴阳气机紊乱。故癫痫患者往往虚实夹杂,正虚邪实。根据癫痫的病机在于风、火,痰、瘀导致肝脾肾脏气失调,阴阳气机紊乱,气逆痰壅,火炎风动,蒙闭清窍而突然发作。据此,我们在家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从事中草药防治癫痫的实践经验,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专方专药,拟定了具有豁痰清热、宣窍行气、熄风镇痉功能的癫克星胶囊。 运用中医理论对病机进行分析:头晕、头痛、胸闷为风痰上扰,内风夹痰横窜,气血逆乱于胸中,心神失守,故昏扑、不省人事;面色先见潮红系由风阳上涌而成。继之面色紫红、青紫或苍白,口唇青暗,皆因风痰、痰热蔽塞心胸,阳气受遏,或血行瘀阻,使清气不得入而浊气不得出所致;重者发痫时手足冰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颈项侧扭,四肢抽搐,皆由内风窜扰筋脉所成。喉中痰鸣,口吐涎津,发出羊叫嚎之声等。按《张氏医通痫》所论:“惟有肝风故也。”舌红属热,苔腻主湿盛,苔黄腻为内蕴痰热;其脉弦滑,属风痰内盛之证,惟风痰聚散无常,故反复发作而醒后一如常人。 所以本方治则正如《素问·大奇论》曰:“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张景岳曰:“格塞心窍……正由气之倏逆倏顺也,故治此者,当察痰察气:”陈修园曰:“痫者忽倒无知,口角流涎,或作五畜声,少项即愈,作止有间断也,皆痰火为病。”故治痫重当行痰,而行痰当顺气。顽痰不化,需辛温开导,痰热固结须清化降火。总之,本病治重在风、火、痰、瘀。阳痫多有肌强直阵挛发作,急则治标,以清热熄风、涤痰定痫为治法。故豁痰清热、宣窍行气、熄风镇痉实为癫克星胶囊的治疗原则。 我们在临床上辨证地运用癫克星胶囊治疗因痰热、肝风等引起的头痛、失眠、狂证等病,收到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除对癫痫病有特效外,我们在临床运用中治疗失眠、狂躁、头痛等病也取得非常明显的疗效。 药理特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种类较多,那么癫克星胶囊作为一种新的抗癫痫药物,与其他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比较,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呢? 癫克星胶囊临床应用以来,综合有关医院提供的临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些基本看法: ①癫克星胶囊控制癫痫发作的近期疗效,不论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比较高。有一组304例病人服用癫克星胶囊的实际疗效(按照一次全国性专业会议上拟定的统—标准和要求),其显效率为91.78%,总有效率为98.68%。 ②抗癫痫作用较广谱,癫克星胶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各种发作类型均显示出有明显的疗效。 ③与现有多种常用抗癫痫药物间没有交叉耐药性。患者如对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有明显耐药而效果不佳,请您不要忘记癫克星可能给您一次新的希望。不少病人在改用癫克星胶囊以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④改善脑细胞电活动方面也比较突出,在一组病例分析中,34例服用癫克星胶囊前脑电图检查显示异常结果的病人,经短期服用癫克星胶囊后,脑电图复查时已有20例脑电活动得到改善或恢复。 ⑤安全可靠:到目前为止,除极个别对本药有过敏反应的病人以外,在服用癫克星胶囊的过程中.临床上还没有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癫克星抗癫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癫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达0.5%,因本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故给病人和病人家属以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身心痛苦和精神负担,而目前对癫痫病的防治只能靠长期用药以控制症状,所以探索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势在必行。我们根据中医学理论,突出中医特色,研制成由数十味中草药配制而成的癫克星胶囊制剂,经临床304例癫痫病患者疗效观察,显效率91.78%,总有效率98.68%。304例患者中,只有16例为首选用药,余288例均已先后经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因为不能控制或效果不理想而要求服用癫克星胶囊196例,用药前后自身对照结果显示,已对多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表现耐药,而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病人,可望改用癫克星胶囊而获得有效地控制。经动物毒性试验及患者服药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均证明本药无毒性、无副作用。48例服药前后脑电图对比结果:转正常有9例,变化不明显14例,改善11例,保持正常14例。 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预测1、动物试验: 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大剂量组动物100%死亡,而其他剂量组(不包括小剂量)也均有数量不等的死亡,经尸检肉眼未发现异常。长期毒性试验: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动物一般情况良好,大剂量组中,实验结果,净增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停药15天即恢复正常,癫克星可明显对抗戊四氮致惊作用,对小剂量戊四氮的对抗作用优于大剂量,对印防已毒素所引起的惊厥及电惊厥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2、临床观察: 对304例癫痫患者应用该制剂进行了近期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除16例为首选用药外,余288例在接受癫克星治疗前,均已服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因不能控制或无效而改服该药,停用原抗癫痫药物196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304例,有效300例,无效4例,显效率91.78%,总有效率98.68%。其显效率优于国内外资料报道的其他抗癫痫药物。 综上所述:由于癫克星胶囊无毒性、无副作用、疗效好,因此具有更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鉴定意见该研究通过对祖传经验方的整理,本着涤痰熄风、清热开窍、宁心安神、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对临床304例病人4~6个月观察,取得了显效率91.78%,总有效率98.68%的满意疗效。药效学试验显示癫克星对戊四氮、印防已毒引起的惊厥和电惊厥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常剂量小白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证明,该药无毒性。 该研究方向正确,处方设计突出中医特色、数据可靠,资料齐全,临床疗效高,抗癫痫较广谱,使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设申报省级科研成果。 鉴定技术负责人:李振华{教授) 周绍华(教授) 张覃沐(教授) 癫克星胶囊常用剂量和方法DKXC癫克星系列胶囊制剂,均供口服,一般每日3次,成人每次1粒,分早、中、晚服用。如果病人发作出现的时间有明显规律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查早晚的用量。如发作均在晚上或入睡之后、半夜时间,可加大晚上的药量,如多在白天发作者可改为早、中加大药量。若逢天气变化,月经期易发作的患者,在此期间宜加大一些剂量。常用量:1日不超过4粒,1日限量6粒(该剂量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儿用量应酌减,由医生酌定。参考剂量范围,1岁每次1/8粒,1~3岁每次l/3~1/2粒,4~8岁每次1/2到1粒。 癫克星使用时注意其他用药原则上面介绍的只是癫克星胶囊常用剂量和方法,作为抗癫痫药物,在使用时应同时注意其他用药原则。 比如:用药剂量的掌握和调整,对于每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特别在用药初期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反应进行耐心的调整;―因为个体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用药剂量应符合个体化要求。个体化的概念,就是说用药的剂量应该是根据某―个体面确定,在临床实践中就是要求努力调整到适合癫痫患者本人的适宜用药剂量,具体标准是既能控制发作又不产生毒性反应,即最小有效量。这需要医生的努力,更需要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又如:上面提到的可以根据病人的发作规律适当调整早、中、晚的用药次数和剂量。但是又要注意不能把服用次数和剂量搞得不好记忆和掌握。这样反而容易出现服药的紊乱、无规律,造成漏服、错服,进而直接影响到血中药物有效浓度的稳定。 再如:服用癫克星胶囊以后,对原来正在服用的其他抗癫痫药,都应该有―个替换过程,决不能采用骤停方法。癫痫病人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用药过程。病人及其家属都要知道用药的―般常识和基本原则,便于配合医生,自觉、认真地坚持正规的治疗。所以不论使用哪一种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乱投医、自选药,更不能吃吃停停、服服换换,这对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这些都是抗癫痫药物治疗中的用药基本原则和问题,在服用癫克星胶囊时同样需要遵守和注意。 诊断与鉴别诊断癫痫诊断应包括:是不是癫痫、是哪一型癫痫和查明引起癫痫的病因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是否为癫痫发作 (一)依据病史资料:这是诊断癫痫的主要手段之一,因发作时多有意识障碍,故除向患者了解病史外,还应向家人或目睹患者发作者作补充了解。注意询问初次发作年龄、发作情况及以后的发作频度、发作时间、场合,有无先兆,那一部位首先出现症状,发作时有无意识障碍、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病理反射、自伤、外伤、失禁,发作后有无肢体瘫痪、无力、神经系统体征等。 (二)脑电图检查:这是诊断癫痫极为有价值的辅助手段。间歇期检查其阳性率可达50%以上。若重复检查,并适当选用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睡眠及药物等诱发试验,其异常率可增加到90%。晚近开发的长时间脑电图监测和电视录相能进一步提高其阳率。主要的癫痫波为棘波、尖波、棘(尖)慢波、高度失律和其他发作性节律波等。 (三)排除其他发作性疾患: 1.癔病:临床症状与癫痫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癔病性抽搐发作时意识清楚或朦胧,发作形式多变,往往有号哭或喊叫,面色潮红,瞳孔正常,一般自伤、失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2.晕厥:发作时以意识障碍为主症,很少在卧位尤其在睡眠中发作,发作过程较缓慢,在意识丧失前常有头昏、眼前发黑、腹部不适及心慌等症状,晕厥时常有面色苍白、血压降低。意识丧失时很少伴抽搐,平卧后意识很快恢复。 3.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呈发作性的局限性抽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或猝倒,应与部分性癫痫及失神发作相鉴别。TIA通常发病年龄较大,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脂增高等心血管性疾病,脑电图多无痫性发作波。 4.发作性低血糖:可见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极似复杂部分性发作。但发作多在清晨,持续时间较长,发作时血糖降低,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口服或静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 (四)诊断性治疗:若经上述诊断程序仍不能确诊而又有癫痫可疑者,可试投抗癫痫药物治疗,若为癫痫可减少或完全控制发作。 二、区分癫痫的发作类型 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资料、脑电图常规检查、长时间监测和录相结果进行判断。失神发作为双侧对称、同步3Hz的棘慢波放电,肌阵挛性癫痫为多棘波慢波发放,部分性发作为局限性棘波、尖波、棘慢波,婴儿痉挛为高度失律脑电图。 三、查明癫痫的病因 在癫痫诊断确定之后,应设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应询问有无家族史,胎儿期、围产期的情况,有无产伤、头颅外伤、脑炎、脑膜炎、脑寄生虫等病史。查体中注意有无皮下结节、全身性疾病及神经系统局限体征。然后针对所怀疑的病因选择有关检查,如血糖、血钙、血脂、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核素脑扫描、rCBF、CT、MRI等检查,以进一步查明病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