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释义

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当时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夫妇共居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作品名称: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词

作者:贺铸

词作原文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②不同归!梧桐半死③清霜后④,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⑤。旧栖新垅⑥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①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②何事:为什么。

③梧桐半死:据说半死梧桐的根制琴,声音最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④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⑤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晞:(xī)干。

⑥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译文

同来何事不同归?本已永结同心,生死以共,却还是生死相隔,痛断肝肠。一句突兀问来,千言万语无以作答,空余泪痕而已。问得看似突兀,却又是因日思夜想而 起,是至情之语。卧听窗外梧桐细雨,一夜都滴在心头,浸湿回忆。发妻挑灯补衣的温馨场面,仿佛昨日,却又已渺如云烟。笔下凄楚哀伤,胜过梧桐。夜雨滴到天 明。

背景

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贺铸夫

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 景,夫妻俩的

感情是很深的。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

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 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

,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

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 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

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

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 不见了。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短暂啊!在那

新垒起来的坟头前,作者默默地哀悼着亡妻;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

恋,不肯离去。回到家里,躺在死者 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

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

怀念。

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两句 ,写他这次重回阊门思念伴侣的感慨。“阊门”,苏州城的西门。说他再次来到阊门,一切面目皆非。因为前次妻子尚在,爱情美满,便觉世间万事都是美好,这次妻子已逝,存者伤心,便觉万事和过去截然不同。“何事”,为什么。即与我同来的人,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接着“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他孑身独存的苦状,“梧桐半死”,比喻丧失伴侣。枚乘《七发》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这两句说,我像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白发苍苍,老气横秋;又像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不知所止。寂寞之情,溢于 言表。词的过片“原上草 ,露初晞指死亡。晞,干掉。古乐府《薤露》有:“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用草上露易干喻人生短促。下片接着:“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二句,写面对着故居新坟,他感慨万千,既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雨打南窗,声声添愁。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这词末二句,应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地方。“旧栖”、“新垄”、“空床”、“听雨”,既善于描出眼前凄凉气氛典型环境,也抒发了寂寞痛苦深情。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的意义。实在令人难忘。回肠荡气,十分感人。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选自《东山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堪称与苏轼《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比肩的宋代吊亡之作。作者贺铸,字方回,北宋著名词人。贺铸曾一度官场失意退居苏州。在苏州的这段日子里,妻子的离去使得诗人原本“抑郁”的心情更加凄怆。苏州记录了诗人太多的心灵印迹。几年后,诗人再次来到苏州,思妻之情再也难以抑制,情动于衷而言发于外,于是便有了这首感人的悼亡词。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两句,揭开了诗人的无限慨叹。“阊门”原指苏州的西城门,这里指代苏州。“何事”,即“为什么”。故地重游,虽然眼前的景象还同以前一样,但在我心里,一切都已经变了。我们同行而来,而你为什么不能与我一同归去呢?字里行间的伤感,溢于言表。“梧桐半死”与“鸳鸯失伴”,比喻丧失伴侣。“半死”、“清霜”与“白头”,道出了诗人的老态。“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写的是诗人暮年丧偶之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之状。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称远祖本居山阴,生于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是唐贺知章后裔,宋太祖贺皇后族孙,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北宋著名词人。17岁赴京,此后二十年辗转各地任低级武职,曾任右班殿直,抑郁不得志。48岁时改为文职,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贺铸才兼文武,但秉性刚直,不肯奉迎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未尽其才。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有《东山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