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鹈鹕
释义
1 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水禽的统称

鹈鹕,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的是嘴下面的那个大皮囊。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存储食物的地方。鹈鹕和鸬鹚一样也是也是捕鱼能手。它的身长150厘米左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桃红色或浅灰褐色。在它那短小的尾羽跟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闲暇时它们经常用嘴在全身的羽毛上涂抹这种特殊的“化妆品”,使羽毛变得光滑柔软,游泳时滴水不沾。

中文学名:鹈鹕

别称:pelecan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鹈形目

科:鹈鹕科

属:鹈鹕属 鹈鹕科仅有1属

种:包括8种鹈鹕

分布区域:鹈鹕是分布在除南极以外所有大陆的大型水鸟。

物种简介

鹈鹕【tíhú】【pelican】俗称塘鹅。

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ae)鹈鹕属(Pelecanus)8种水禽的统称。特征为大而具有弹性的喉囊。栖息于全世界许多地区的湖泊、河流和海滨。某些种体长可达180公分(70吋 ),翅展可达3公尺(10呎),体重可达13公斤(30磅),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

鹈鹕用像小捞网似的大喉囊捕鱼而食。鹈鹕不是用喉囊储存鱼,而是立即把鱼吞下。

每窝通常产1~4枚卵,卵呈蓝白色,产在由树枝构成的巢中,孵化期约1个月。幼雏将嘴伸进亲鸟的食道取食亲鸟回吐的食物,3~4岁成熟。鹈鹕在陆上动作很笨拙,但飞翔姿势优美。通常成小群飞行,在高空翱翔并经常一齐拍动翅膀。两性外形相似,但雄鸟稍大。

物种种类

种类简介

最著名的两种被称为白鹈鹕新大陆的红嘴鹈鹕(P. erythrorhynchos,亦称北美白鹈鹕)及旧大陆的欧洲白鹈鹕(P. onocrotalus)。

新大陆的褐鹈鹕体较小,长约107~137公分;栖於海滨;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署已将其列为濒危种。褐鹈鹕一度种群数量极大,但因为DDT及有关杀虫剂的使用,1940~1970年期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DDT被禁止使用後,其繁殖活动有所改善。

种类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拉丁名称 命名人及时间

白鹈鹕 Great White PelicanPelecanus onocrotalus Linnaeus, 1758

粉红背鹈鹕 Pink-backed PelicanPelecanus rufescens  J. F. Gmelin, 1789

斑嘴鹈鹕 Spot-billed PelicanPelecanus philippensis J. F. Gmelin, 1789

卷羽鹈鹕 Dalmatian PelicanPelecanus crispus Bruch, 1832

澳洲鹈鹕 Australian PelicanPelecanus conspicillatus Temminck, 1824

美洲鹈鹕 American PelicanPelecanus erythrorhynchos J. F. Gmelin, 1789

秘鲁鹈鹕 Peruvian PelicanPelecanus thagus Molina, 1782

褐鹈鹕 Brown PelicanPelecanus occidentalis Linnaeus, 1766

白鹈鹕

中文正名:白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onocrotalus

命名人物时间:Linnaeus,1758

拉丁别名:GreatWhitePelican

别名犁鹕、逃河、塘鹅、鹈鹕

英文名rosypelican

白鹈鹕的体形比卷羽鹈鹕小,体长为140~175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与卷羽鹈鹕不同的是嘴虽然也是长而粗直,但呈铅蓝色,嘴下有一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的尾羽为24枚,比卷羽鹈鹕多2枚。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颜色,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为黑色,与白色的翼下覆羽形成明显的对照。

虹膜-红色;嘴-铅蓝;裸露喉囊-黄色;脸上裸露皮肤-粉红;脚-粉红。

叫声:通常无声,但能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的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人水中。

繁殖期为4~6月,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浅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处营巢。通常将巢筑于芦苇丛中的浅水处或者湖边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树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每窝产卵2~3枚,偶尔为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大小为95×60毫米。

白鹈鹕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我国境内连1只都未记录到,但1992年在亚洲其他地区共记录到5666只。

它曾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鸟类,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外数量已经十分稀少。虽对渔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在我国境内数量极为有限。系大形水禽,可在动物园饲养供观赏。

斑嘴鹈鹕

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的一种。又称淘河,塘鹅。大型游禽。嘴下有喉囊;趾具全蹼;体长约50厘米;全身几乎纯白;肩羽、翅上的大覆羽、背羽和尾上覆羽的羽轴均黑色;初级飞羽黑色。成群栖息于大湖和河流中。常在海滩上捕食鱼类和贝类,先把捕到的食物储存于嘴下的喉囊中,然后 徐徐吞下。游泳时双翅紧闭于背上。叫声沙哑。飞行时头部向后紧缩,大嘴向前直伸,速度快。迁徙时多集群成列飞行。在海岛上营巢。每产3~4卵。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在中国有2亚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melin,1789

斑嘴鹈鹕属鸟纲、鹈形目、鹈鹕科。又名“淘河”、“塘鹅”、“卷羽鹈鹕”,拉丁学名为Pelecanusphilippensis。在中国主要繁殖于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迁徙及越冬时见于新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

斑嘴鹈鹕为大型涉禽。体长140~160厘米,体重约10~12公斤。喙长而宽大,有蓝黑色斑点,上喙尖端呈钩状,下喙具有发达的暗紫色皮肤质喉囊。颈部较长,呈白色,枕部具有粉红色羽冠,后颈部有一条粉红色翎羽。体背羽为灰褐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及大覆羽为黑褐色,腹羽呈白色,胸部羽呈矛状。尾部比较短,呈银灰色。后肢短,生于腹部靠后,趾间有全蹼。

斑嘴鹈鹕栖息于沿海、湖泊及江河水域中。喜成群活动,善于游泳,常在岛屿地面上筑巢。其双翼巨大,飞翔能力强,速度快。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甲壳类、两栖类动物和鸟类。斑嘴鹈鹕常在浅滩捕捉猎物,有时也从空中直冲入水捕食鱼类。繁殖期间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孵卵,孵化期在35天左右。

卷羽鹈鹕

基本信息

学名:Pelecanusonocrotalus。

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

科属:鹳形目→鹈鹕科→鹈鹕属

习性:喜群栖,捕食鱼类。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大型水禽。体长160~180厘米。嘴铅灰色,长而粗,上下嘴缘的后半段均为黄色,前端有一个黄色爪状弯钩。下颌上有一个橘黄色或淡黄色大型皮囊。体羽主要为银白色,并有灰色。飞羽为黑色,有白色羽缘。头上的冠羽呈卷曲状。颊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肤均为乳黄色或肉色。颈部较长。翅膀宽大。尾羽短而宽。腿较短,脚为蓝灰色,四趾之间均有蹼。

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橘黄或黄色。翼下白色,仅飞羽羽尖黑色(白鹈鹕翼部的黑色较多)。颈背具卷曲的冠羽。额上羽不似白鹈鹕前伸而是成月牙形线条。

虹膜-浅黄,眼周裸露皮肤-粉红;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 叫声:繁殖期发出沙哑的嘶嘶声。

生活习性

卷羽鹈鹕分布于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一带。栖息于内陆湖泊、江河与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喜欢群居。鸣声低沉而沙哑。善于飞行和游泳,也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颈部常弯曲成“S”形,缩在肩部。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为食。

繁殖特点

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婚配为一雄一雌。繁殖期为每年4~6月。营巢于近水的树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淡蓝色或微绿色。由亲鸟轮流孵卵。

地区分布

鹈鹕通常成群繁殖于岛屿,在一个岛上可能有许多小群鹈鹕。结群的北美白鹈鹕繁殖於北美中北部和西部湖泊中的岛上。任何时期任何种群中的成对鹈鹕都处於繁

殖周期的同一阶段。就如某些其他种一样,北美的鹈鹕有迁徙习性。褐鹈鹕繁殖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

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属鹈形目鹈鹕科,又叫塘鹅。在世界上共有8种,大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斑嘴鹈鹕,鸟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为灰褐色,下身为白色。而白鹈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福建一带,它们通体为雪白色。二者均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鹈鹕的种类不多。在全世界8种鹈鹕中,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较典型的品种。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另外还有眼镜鹈鹕、卷羽鹈鹕等。它们的捕食方式非常奇特。从山崖上起飞后,鹈鹕在距海面不远的空中向海里侦察。一旦发现猎物,鹈鹕就收拢宽大的翅膀,从15米高的空中象炮弹一样直射进水里抓捕猎物。巨大的击水声在几百米以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鹈鹕是鸟类中体魄强壮的一族。成年的鹈鹕身体长约1.7米。展开的翅膀有2米多宽。它的翅膀强壮有力,能够把庞大的身躯轻易送上天空。 鹈鹕是一种喜爱群居集的鸟类。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每当鹈鹕集体捕鱼的时候,在海面上人们可以看到鹈鹕此起彼伏的从空中跳水的壮观场面。鹈鹕有一张又长又大的嘴巴。嘴巴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喉囊。成年鹈鹕的嘴巴都能长到40厘米。巨大的嘴巴和喉囊使鹈鹕显得头重脚轻。当鹈鹕在地上走路的时候总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这是因为鹈鹕的大嘴很碍事。尤其是当它捕到猎物的时候,大嘴和喉囊里装满了海水,使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很困难。人们见到鹈鹕浮出水面的时候,总是尾巴先露出水面,然后才是身子和大嘴。而且,鹈鹕一定要把嘴中 的海水吐出来,才能从水面起飞。

最常见的鹈鹕是两种鹈鹕,一种是产于北的新大陆白鹈鹕,一种是产于欧洲的旧大陆鹈鹕。

褐鹈鹕体型比白鹈鹕小一些,体长大约107~137厘米。它们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上繁殖。原先曾分布于新大陆的海岸线上。由于DDT等灭虫剂的大量使用等原因,1940~1970年期间,褐鹈鹕的数量大量减少,以于处于濒危状态。后来禁止使用DDT以后,褐鹈鹕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仍属保护动物。 分布于我国青海、新疆、河南、白鹈鹕,以及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斑嘴鹈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鹈鹕是长相最奇异的鸟类之一。它们既笨拙又难看,但事实 上它们是优秀的飞行家和游泳家有些种类的鹈鹕体形较大,其翼展宽3米,能以超过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它们经常排成V形的队伍一起飞行。还一边合着节奏互相拍打的翅膀

生活习性

鹈鹕,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的梳洗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 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鹈鹕的求爱和育雏方式特别有趣。鹈鹕常集大群繁殖。雄鹈鹕向雌鹈鹕求爱时,时而在空中跳着“8”字舞,时而蹲伏在占有的领地上,嘴巴上下相互撞击,发出急促的响声,脑袋以奇特的方式不停地摇晃,希望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得到雌性对自己的垂青。

每到了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用树枝和杂草在上面筑成巢穴。鹈鹕通常每窝产3枚卵,卵为白色,大小如同鹅蛋。小鹈鹕的

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当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再长大一点时,父母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它们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有时小鹈鹕就站在父母的大嘴里吃食。

鹈鹕的种类不多。在全世界8种鹈鹕中,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较典型的品种。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另外还有眼镜鹈鹕、卷羽鹈鹕等。它们的捕食方式非常奇特。从山崖上起飞后,鹈鹕在距海面不远的空中向海里侦察。一旦发现猎物,鹈鹕就收拢宽大的翅膀,从15米高的空中象炮弹一样直射进水里抓捕猎物。巨大的击水声在几百米以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鹈鹕是鸟类中体魄强壮的一族。成年的鹈鹕身体长约1.7米。展开的翅膀有2米多宽。它的翅膀强壮有力,能够把庞大的身躯轻易送上天空。鹈鹕是一种喜爱群居集的鸟类。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每当鹈鹕集体捕鱼的时候,在海面上人们可以看到鹈鹕此起彼伏的从空中跳水的壮观场面。鹈鹕有一张又长又大的嘴巴。嘴巴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喉囊。成年鹈鹕的嘴巴都能长到40厘米。巨大的嘴巴和喉囊使鹈鹕显得头重脚轻。当鹈鹕在地上走路的时候总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这是因为鹈鹕的大嘴很碍事。尤其是当它捕到猎物的时候,大嘴和喉囊里装满了海水,使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很困难。人们见到鹈鹕浮出水面的时候,总是尾巴先露出水面,然后才是身子和大嘴。而且,鹈鹕一定要把嘴中的海水吐出来,才能从水面起飞。

鹈鹕从水面起飞的时候,它先在水面快速的扇动翅膀,双脚在水中不断划水。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鹈鹕逐渐加速,然后,慢慢达到起飞的速度,脱离水面缓缓地飞上天空。有的时候,吃得太多,显得非常笨重,就不能顺利的起飞,只能浮在海面了。

物种繁殖

鹈鹕的繁殖生活也很有趣。配对后终生不换。雌鸟在选择雄鸟时,还要进行一系列求偶动作。雄鸟在接近配偶时,常常挥翼起舞,并且不断用嘴厮磨和梳理抚弄雌鸟羽毛,以讨得伴侣的欢心。从此,便开始过俪影双双的共宿同飞的生活了。全世界大约有7~8种鹈鹕。它们属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栖息在全球许多地区的江河湖泊和海边。有些种类的鹈鹕体长可达180厘米,翼展长度可达3米,体重13千克,是现存鸟类中体型最大的鸟类之一。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属鹈形目鹈鹕科,又叫塘鹅。在世界上共有8种,大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斑嘴鹈鹕,鸟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为灰褐色,下身为白色。而白鹈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福建一带,它们通体为雪白色。二者均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每窝通常产1~4枚卵,卵呈蓝白色,产在由树枝构成的巢中,孵化期约1个月。幼雏将嘴伸进亲鸟的食道取食亲鸟回吐的食物,3~4岁成熟。鹈鹕在陆上动作很笨拙,但飞翔姿势优美。通常成小群飞行,在高空翱翔并经常一齐拍动翅膀。两性外形相似,但雄鸟稍大。

最著名的两种被称为白鹈鹕︰新大陆的红嘴鹈鹕(P.erythrorhynchos,亦称北美白鹈鹕)及旧大陆的欧洲白鹈鹕(P.onocrotalus)。新大陆的褐鹈鹕体较小,长约107~137公分;栖於海滨;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署已将其列为濒危种。褐鹈鹕一度种群数量极大,但因为DDT及有关杀虫剂的使用,1940~1970年期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DDT被禁止使用後,其繁殖活动有所改善。

鹈鹕通常成群繁殖於岛屿,在一个岛上可能有许多小群鹈鹕。结群的北美白鹈鹕繁殖於北美中北部和西部湖泊中的岛上。任何时期任何种群中的成对鹈鹕都处於繁殖周期的同一阶段。就如某些其他种一样,北美的鹈鹕有迁徙习性。褐鹈鹕繁殖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

每到了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用树枝和杂草在上面筑成巢穴。鹈鹕通常每窝产3枚卵,卵为白色,大小如同鹅蛋。小鹈鹕的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当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再长大一点时,父母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它们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

历史记载

鹈鹕tí hú 水鸟,体长可达二米,翼大,嘴长,尖端弯曲,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数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鱼,捕得的鱼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热带或亚热带沿海。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庄子·外物》:“鱼不畏网,而畏鹈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鹈鹕鸟集 灵芝池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鹈鹕》:“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馀,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羣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

相关故事

一天,仙鹤请鹈鹕吃茶点。

“您真是太好了!”鹈鹕对仙鹤说,“哪儿也不会有人请我吃饭。”

“我是非常高兴请您的。您的茶里要放糖吗?”仙鹤递上一缸糖给鹈鹕。

“谢谢,”鹈鹕边说边把半缸糖倒进了他的杯子,另一半都撒在地上了。

“我几乎没有朋友!”鹈鹕又说

“您茶里要放牛奶吗?”仙鹤问道。

“谢谢,”鹈鹕说着又倒了一半牛奶在杯子里,其余的全泼在桌子上了,把桌子搞得一塌胡涂。

“我等啊等啊,没有一个人来请我。”鹈鹕又接着说。

“您要小甜饼吗?”仙鹤又问道。

“谢谢。”鹈鹕说着拿起小甜饼就往嘴里填,饼的碎屑撒了一地。

“我希望下次您再请我来。”鹈鹕又说。

“或许我会再请您的,不过这几天我太忙了。”仙鹤说。

“那么下次见。”鹈鹕说着又吞了几个小甜饼,然后用餐巾擦了擦嘴走了。

鹈鹕走了以后,仙鹤又是摇头又是叹气。他无可奈何地叫女仆来打扫这狼藉的餐桌。

可见,当一个人失去一切朋友的时候,就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参考资料

1.图片来源 

2.嘴又尖又长,爪子像鸭子的,还有长长的脖子,带有翅膀很大的鸟类 

3.鹈鹕 塘鹅(图) 

4.白鹈鹕 

扩展阅读:

1

http://www.cbe21.com/subject/biology/photolist.php?column_code=03040716

2

http://www.bjkp.gov.cn/dwly/dwzw/k20667-05.htm

开放分类:
鸟类动物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

2.美军地效飞行器

2 美军地效飞行器

波音为美军研制的“鹈鹕”大型地效飞行器,运载量可达1400吨,这是普通运输机无法企及的

本身欲与前线海军机场,大型空军运输飞行器等作为未来全球兵力投送计划的一环,现因预算和技术等原因,已被束之高阁,但是如果成功研制,将能使美军的重型装备的投送能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