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餥(fēi),方言用字,本义指古代中国陈、楚一带人们相见后请吃麦饭。

基本信息

『餥』

拼音:fēi 注音:ㄈㄟ

简体部首:飠 部首笔画:8 总笔画:17

繁体部首:食 部首笔画:9 总笔画:17

康熙字典笔画( 餥:17; ) 郑码:KCOX,U:9925,GBK:F05B

五笔86:DJDE 五笔98:HDHV 仓颉:LYOIV

四角号码:11732 UniCode:U+9925

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fēi]

[《广韵》甫微切,平微,非。]

[《广韵》府尾切,上尾,非。]

(1)以麦粥招待客人。

(2)引申为以酒食招待客人。

(3)一种面制食品。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餥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8 《广韵》《集韵》𠀤府尾切,音匪。《说文》餱也。《尔雅·释言》餥,食也。《扬子·方言》𨻰楚之内相谒食麦饘曰餥。 又《广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𠀤音非。又《集韵》方未切,音沸。义𠀤同。

*考证:〔《扬子·方言》陈楚之闲相谒食麦饭曰餥。〕 谨照原文之闲改之内。麦饭改麦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