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钍燃料 |
释义 | 钍燃料,指能制造可以能取代铀-235的核燃料铀-233的钍-232。钍资源中产量最多的矿物为独居石(monazite),一般钍含量为1~15%。首先将独居石以硫酸或氢氧化钠溶解,加以过滤、沉淀,再以硝酸溶解,最后以有机溶剂萃取出来成硝酸钍,但因在矿石中常与某些具极大捕获截面的稀土元素如Gd、Sm、Eu、Dy等并存,故需加以精炼,主要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接着使用离子交换法,以制成核子纯度级的钍。 钍燃料循环(一、矿的提炼 二、进料 三、燃料元件的制造 四、反应器中的辐射照射 五、冷却 六、照射过燃料运送 七、再处理 八、废料处理) 背景核能发电目前是以铀-235为主要原料,铀含量高的矿藏正在急遽下降。能取代铀-235的核燃料之一是铀-233,但它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得要从钍-232来制造。核能发电是能源危机中的新宠,但由于核分裂反应器所使用的低价位铀正不断地大量使用,预估将于本世纪末耗尽,届时势必被迫使用经济价值较低的高价位铀,并建立更多的提炼工厂,如此将提高发电成本。 在新能源尚未开发成功前,解决之道尚可引用快中子滋生炉(breeding reactor),由再处理而得的239Pu,它可适用于快中子反应器,如此缓和了一部分天然铀的需求量。另一方法,即利用钍来滋生,由于钍矿的蕴藏量较铀矿丰富,在地球上的埋藏量约为铀之3~5倍,且较便宜,而更重要的是在热中子反应器中,可以产生可分裂的233U。另一优点是,在变更轻水炉的设计时,较为简便。不但可以降低铀的需求量,达更好的利用率(约增大50倍),减少分离工厂的设立,另可延长反应器的使用年限,降低发电成本。 钍─铀核反应在三种易裂燃料233U、235U、239Pu中,只有235U是天然存在,且在一般的轻水式反应炉(light water reactor,LWR)须使用低浓缩铀(2~5%),而233U、239Pu则分别由232Th、238U吸收一中子后转化而来,图一表示了232Th转化成233U的过程。 在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是: 此转化的最大优点在于钍矿中,钍全以232Th存在,很少有别的同位素,不需浓缩且提炼较铀简单;另一特性乃钍在作为反应器燃料时,以金属态存在,易于加工,而ThO2比相当的铀化合物可耐更大的辐射剂量,即可允许更大的中子通率,使功率密度更大。所形成的233U,其η值(每吸收一中子所放出的平均中子数)较235U大(在任何中子能量),而当中子能量小于40KeV时,亦较239Pu大(见附表),使得233U在热中子反应器中,为唯一最有希望产生滋生反应的核燃料。不过239Pu在快中子反应器中,则有些性质较233U为优。 钍燃料循环一、矿的提炼钍资源中产量最多的矿物为独居石(monazite),以制成核子纯度级的钍。 二、进料一般以Th(NO3)4.4H2O作为原料,另再加上一些浓缩铀、239Pu或233U,作为最先维持连锁反应的可裂原料。 三、燃料元件的制造将进料转变成所希求的化学化合物,如ThO2或ThC2,再混合制成ThO2-UO2或ThC2-UC2的燃料丸或燃料棒,而后装入合适的护套中,如Zircaloy-2或铝合金,组合成燃料元件。 四、反应器中的辐射照射在必要的试验及检查后,将元件放入炉心照射,在燃耗掉可裂物的过程中,利用过剩的中子将钍转化成233U,经足够的照射后,取出燃料,将之冷却。 五、冷却核燃料元件在反应器内使用期间通常约为三~四年,然后移出,由于分裂产物的高放射性,故暂时置于水池内冷却三~四个月,让分裂产物中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核种衰变,然后再装入坚实屏蔽的钢桶中,运往燃料再处埋厂,虽然经过冷却,但于再处理过程中,仍需以重元素来屏蔽这些照射过的燃料。 六、照射过燃料运送装运用过核燃料的钢桶是经小心设计的容器,须符合国家原子能法规的种种试验,为的是在运送过程中,不使照射过燃料外泄,污染环境。 七、再处理处理的方式与铀燃料相似,先以机械方式切断燃料棒,再以浓硝酸溶解,惟金属钍在硝酸中呈“怠惰性”,故须添加小量HF,使之易于溶解,但氟离子易与铀及钍形成错化合物,影响萃取效果,且又引起强烈的腐蚀问题,解决之道可采用硝酸铝,因其可使氟与硝酸铀醯及硝酸钍醯完全化合。溶解之后,乃蒸馏硝酸盐溶液,直至清除所有之游离酸且稍过量。再加硝酸铝,并将此溶液移入萃取设备中,以一烃类中溶解42.5%之磷酸三丁酯(TBP)稀溶液行逆流萃取,同时萃取出钍及铀。 最后分离钍及铀-233,用硝酸稀溶液选择性萃取钍,以TBP洗涤之水溶液,再萃取少量的铀,硝酸钍之水溶液再由草酸盐沉淀、结晶等法处理之,整个过程谓Thorex法。 八、废料处理由于易裂燃料的经济价值甚高,故须经由再处理厂将其回收,如此不仅可降低发电成本,且可避免资源的浪费。惟经再处理后的废溶液,却含有在分裂过程中所留下的分裂产物,其放射性有的高达数百万居里者,半衰期更达数万年甚至上亿年者,故须谨慎处理。其中B、I、Xe、Kr、Ru等挥发性分裂产物,可用活性炭反复吸收,至无害后,再由吸附塔排出。馀下的放射性废料,先贮藏一段时间,使其放射性自然衰减,然后将其浓缩,再装桶贮藏,但因其中仍含有137Cs、90Sr等长半衰期的核种,另由于废液之发热与腐蚀性导致材料强度之下降,故须再采用固化处理法。将废料固化有下列优点: (一)将放射性核种固化成无流动性且机械强度大的固体(核种之浸出率小),使贮藏容器之腐蚀速度变小,可防止逸出周遭环境,即可将放射性核种封闭抑制其散逸。 (二)可减小贮藏所需空间容积。 (三)稳定性较好。 (四)高温贮藏成为可能。 (五)安全性提高,操作变易,便于往隔离地点之运送、搬运、废料作业。 (六)不必如液态贮藏时之严格保存、监视。 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玻璃固化法,因玻璃之溶解度及含有成分之浸出率极低,且减容系数相当大,应用已确立之玻璃制造技术,将强放射性废液玻璃化,使放射性核种固定于玻璃中;但相反地,装置比较复杂,处理费高,因高温(900~1200℃)处理所需之装置材料、放射性核种之挥发等问题尚未解决。 因此也有人建议以下两种完全之处理处置法,一为将极高放射性废料装入火箭,投弃于外太空;或使用高功率之高密度中子源、高能量质子加速器或核融合反应器,将分裂产物中之长半衰期核种(90Sr、137Co、85Kr、99Tc、129I等)以中子照射行核变换,而转成短半衰期、极长半衰期或稳定的核种。前者于现在只是纸上谈兵作业,技术尚待克服,并无实用远景,且将造成太空垃圾,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后者亦只开始检讨阶段,无论在技术上或经济上尚有诸多困难必须解决,不过此法较符合处理原则,安全性亦较高。 放射性废料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核能和平用途的发展,故其实为核能工业的关键课题,有待从事核能研究的学者、专家共同合作来解决。 钍循环较铀、钸循环有如下优点一、在热中子反应器中有较大的η值(η= 2.287),使滋生可能。另快中子的滋生亦希望无穷。 二、有较高的转化比(conversion ratio)及较长的燃料寿命。 三、燃料价格较低,比浓缩铀或循环回收钚的便宜。 四、有足够的滋生燃料来维持反应炉中燃料的链反应,而不需另添加可裂燃料。 五 、除可降低燃料循环的价格外,另可更有效的利用低价位的铀燃料。 六、可耐较高的辐射剂量,且易于加工。 缺点一、最主要的不利在于由232Th转化成233U的过程中,产生了232U。因为由232U再衰变成稳定同位素208Pb的过程中,会产生放射高强度γ-射线的212Bi及208Tl又其中232U及228Th会在再处理过程中,伴随在233U及232Th中产生,使得经过再处理后所制成的燃料元件仍具高放射性,以致在制造时,人需在具有屏蔽或隔离的设备中,增加制造成本。 二、处理钍燃料时,需更多的强力熔剂,即更浓的硝酸,且以氟化物当触媒,而使用这些熔剂后,将使萃取、废料处理、酸碱调整更复杂。 三、钍燃料溶液须另加一些溶液,来去除过量的酸。 四、在萃取时,会形成第三相的相平衡,使得其在相同的设备下,其萃取速率较铀燃料溶液(仅有机相与无机相两相)为慢。 钍燃料滋生式反应炉一、气冷式快滋生反应器(GCFBR)气体冷却剂如空气、二氧化碳、氢、氦、甲烷、氨及水蒸汽等,其热传递性能虽不如水及液态金属,但具有辐射及热稳定性,容易输送,危险性低等性质,也可用作冷却剂。气体冷却剂的热传递性能可因压力容器的厚壁设计增高操作压力而增加其数值,也可利用陶瓷核燃料,增加操作温度而获得提高。 图八为一典型的高温气冷反应器的容器结构。其核心通常采用浓缩成分很高的铀-钍(235U-232Th-233U)作为核燃料,并使233U再循环使用。在反应器刚启动时,核心所含的浓化铀-235高达93%,其馀为232Th以碳化物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在以后的核燃料循环中可采用233U以代替用过的235U在铀及钍燃料的表层通常包覆着热解过的含碳物接合于燃料表面,以保存气体分裂产物于燃料之内。在铀-235的燃料颗粒表面并包覆一层碳化矽物质,使金属性分裂产物同时能保持于可裂核燃料内,并容易作为以后核燃料再处理过程中鉴别可裂及可孕核燃料之用。 采用气体作为冷却剂的快滋生炉也如液态金属的快滋生反应炉(LMFBR)那样具有吸引性,而前者较后者有下列几种优点: (一)气体冷却剂中氦为钝气,不与空气及水起作用,故无需额外设置中间热交换器。 (二)氦气与中子交互作用的反应比液态钠小,故所需的过量反应率低,滋生效果好,可使倍增时间缩短。 (三)氦气的放射性污染小,不像钠那样具有高的诱导放射性,因此维修容易,安全性高。 (四)液态钠由于温度过高会引起沸腾,产生气泡,致过度加热甚至将燃料元件烧毁,氦气则不会产生气泡,故无此意外灾害。 (五)气冷式常置有缓速剂,使钍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但GCFBR的缺点则为气体的导热率很低,热传性能欠佳,故为改善热传效率,需操作于高温及高压情况下,容器所遭受的压力较大,同时遇到反应器意外事件停机时,不能像液态钠可利用自然对流方式自行冷却,而需完全靠机械方式使气体冷却剂循环冷却。 二、熔盐反应器(MSR)熔盐滋生反应器系由最初发展用作核动力航空器上的熔盐反应器实验(MSRE)衍变而来。MSRE所用的熔盐仅为铀、锂-7、铍及氧化锆的混合物而不含钍元素,但由于科技的进展及实验的证明,得知若利用含232Th及含233U的熔盐作为核燃料,利用滋生原理以变换可孕核燃料232Th为可裂核燃料233U,则可得最大的经济使用效果,比采用238U及239Pu的组合为佳。 熔盐核燃料因其为液态,可直接用于反应器内,不必如一般实心固体核燃料需另外设厂制造燃料元件,也无需更换及再处理燃料元件等复杂手续,故可减少核燃料制造及再循环的费用。熔盐又有好的中子使用性能,可在低压下操作于很高的温度,因此热效率高,操作费用低。熔盐滋生反应器可利用铀-233、铀-235或钸-239等起动,因此可采用价格最低的核燃料组合,以得最经济的动力。 熔盐滋生反应器所采用的熔盐核燃料为氟化锂、氟化铍、四氟化钍及四氟化铀等混合物。在UF4及ThF4中混入金属氟化物如LiF及BeF2作为稀释剂,可增加及改善核熔盐的化学、金属及物理等性质,同时使熔盐的热传性能增加而利于将热能传送给其他的冷却剂。核熔盐不再与水或空气起作用,不受辐射损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等,故成为一很好的液态核燃料。 图九显示一典型的熔盐滋生反应器动力厂,在核心中央部,石墨棒与石墨棒间,供给约13V%(体积百分比)的熔盐,为核心装置部分,环绕核心则装配约37V%的熔盐作为围包,使石墨缓速的能力在此部分相对的减少,以增加钍-232吸收或捕获中子的机会,滋生可制核燃料。 另为确保熔盐滋生反应器能滋生可裂核燃料,须将熔盐内因分裂反应而生的中子吸收体继续移除,以免损失过多的中子。分裂产物中可吸收中子的主要物质为氙气(Xe)及稀土元素如钕(Nd)、铕(Eu)、铒(Zr)等。又在钍-232与中子反应形成钍-233时,可蜕变为镤(233Pa),亦为吸收中子的主要元素,需在3~5日的循环过程中,由熔盐内除掉。氚气及一些分裂产物的金属,可利用氦气洒洗移除之,不能清除的气体产物则经过一化学处理厂移除之,并回收铀-233及补充可孕核燃料,再进入反应器内形成一循环系统。 钍在台湾的潜力台湾本身的天然资源相当贫乏,除了少量的煤及天然气外,能源几乎全靠进口,连发电成本最低廉的核能亦不例外。依据核能研究所的调查,台湾在嘉义、台南外海一带,蕴藏有约55万吨的重砂,其中含可提炼钍的黑独居石约3万多吨,可提炼铀的黄独居石4千多吨。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研究发展滋生炉,以因应我们本身的能源需求,更由于其不必浓缩,又是自产资源,产量可自我控制,受国际政治与市场供应上的限制较少。 台湾近年来在核能工业上已累积了不少的经验与技术,且培养了不少人才,核能发电的绩效也相当优良,因此应该加速进行建立自己的核能工业,如矿的提炼、萃取、核燃料的制造……等技术之生根与提升,结合学术界与工业界。一方面注意国外的最新发展趋势,将来无论是采取技术合作或整厂输入,才能站在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为我们争取更大的利益。 总结在这能源短缺的时代,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但能源需求日殷,且有走向更大型及更清洁、安全要求的趋势,因此展望未来,太阳能与融合炉势必成为廿一世纪的宠儿。而目前太阳能的应用,仍有些工程上的技术尚待克服,主要是由于太阳光的能量密度太小,收集不易,太阳电池的效率仍不够高且价格太贵。而若将此设备置于地球轨道大气层外,虽然吸收效果较好,且不受大气层气流的影响,但如何输送这些设备到轨道上及组合问题,则有待太空科技的发展。而融合反应的控制,像温度、时间、材料、能量输出等技术,仍有待开发。由于理论早已证明可行,故美国、苏联、日本、西欧也正加紧研究中,像美、苏就已有同型微功率反应炉正在实验中。 而在这过渡的时期,核分裂反应器虽担任这暂时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主要角色,但由于低价位的铀矿正不断地大量消耗,与较不经济的操作、运转方式,更有烦人的核分裂产物,导致社会上反核潮流的压力,增加建造工程申请的困难。故二十世纪末,人们必须开发滋生炉,以因应能源需求的成长,且延伸融合炉的开发技术。所以如何加速滋生炉的发展,又能限制核武器不扩散,实为解决当前人类恐核危机的课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