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盱眙县马坝中学
释义

盱眙县马坝中学坐落在江苏省明星镇、号称苏北第一镇的马坝中心位置,是淮安市唯一一所办在农村重镇的省重点高中。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先进,先后获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地理位置

盱眙县马坝中学是江苏省重点高中,北倚洪泽湖,南临宁连、宁徐高速公路交汇处,坐落在江苏省明星镇、号称苏北第一镇的马坝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占尽地利之先,经济、文化、商贸繁荣,办学条件优越,是淮安市唯一一所办在农村重镇的省重点高中。

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于1956年,半个世纪以来,马中人秉承“厚德,自强”的校训和“负重进取,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马中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育质量过硬,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的勤于钻研,学业有成,成为国家乃至世界顶尖的专业人才,如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卢春玲(现留校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莫绪明,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平,河海大学水利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守伦等;有的报效祖国,事业有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兵器专家关中林,《人民日报》主任记者、中央直属机关“十佳杰出青年”、1996年“中国报刊之星”、我国首届“五四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卢新宁,江苏省2005年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孙达华等。更有千万名马中学子在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各呈风采,尽显风流,用自己的智慧和贡献为国家和人类的进步建功立业。

师资建设

马坝中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一大批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吸引更多的一流教师,马中创造优越条件,2001年以来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二十多所高校引进八十多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9人(60个教学班,2996名学生)。专任教师223人,专任教师本科达标率100%,其中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43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39人,教育硕士7人,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2人。拥有市十佳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有12名教师当选市政府“十百千人才工程”,市学科带头人和市骨干教师10人,县特级教师5人,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首席教师80人。专任教师受县级以上综合表彰的有100多人,陈思宁校长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是中共淮安市党代会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一流教师,马中以人为本,创造优越条件和温馨环境,立足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学校常年为全体教师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免费提供一年四季服装(校服);专门购置一辆豪华大巴,每个周日和假期送教师去周边城市旅游、购物。学校还设置舞厅、健身房、乒乓球馆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2001年以来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多所高校引进了一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面向省内外在职高中教师招聘了一批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优秀骨干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和计算机教室,先进的电教、实验条件,二OO三年成功承办了江苏省生物教学和信息技术会议,多次承办全市规模的教科研活动。有先进的校园灯光、音响、闭路电视系统。拥有全市一流的学生公寓,一流的读书休闲娱乐场所——校园音乐喷泉广场和镜湖公园,标准的四百米塑胶跑道田径场。1999年和2003年,淮安市五年内两次把全市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放在马中举行,这在淮安市十六所省重中是绝无仅有的。近几年新装备先进的电脑办公系统,音像演播系统。图书馆藏书7.4万册,各类报刊杂志200多种。有分别可容纳2000多人、400多人、150多人、80多人的各类大、小会堂、多功能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报告、演示、会议、表演、多媒体教学等各种功能齐全,庄重、典雅、豪华、气派,充满现代气息。2008年成功承办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教务系统管理工作会议,多次承办全市规模的教科研活动,多次承办全市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学校生活设施齐全,拥有全市一流的学生公寓(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壁橱、公用电话),一流的学生餐厅,一流的读书休闲娱乐场所——校园音乐喷泉广场和镜湖公园。

管理理念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教师岗位考核聘任制(评聘分开)、年级管委会和学科教研室双线交叉互动管理负责制等改革措施,在全校形成了网络化和制度化管理体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育人的首位,不断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工作常规,形成“三参与,做主人”的德育工作特色。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近年来,学校以“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师表工程”为抓手,坚持“科研兴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着重抓好文化传承、文化激励、文化创新,校园内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立足农村,面向普通农家子弟,坚持走“合格加特长”的办学之路,初步形成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导、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路子,在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面旗帜。1996年以来连续十三年荣获淮安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奖,2007年和2008年高考,二类以上本科达线数(含艺术、体育)分别超过市内四所和两所四星级高中,在全市同类重点高中名列第一并遥遥领先,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省、市、县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

取得成绩

学校被国家表彰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央教科所等单位授予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全国优秀组织奖”。连续六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省体卫工作优秀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园林式学校。2000年代表淮安市参加江苏省中小学戏曲调演,获省一等奖。被市委表彰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科研基地,和谐教育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学会命名为心理教育实验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市教育科研基地,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电教实验学校。被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确认为综合实践基地和科技支教基地,被扬州大学命名为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艺术生源培养基地。

媒体宣传

《光明日报》以《一所农村中学何以成为苏北名校》为题介绍了马坝中学成功的办学经验,《人民日报》以《乡镇中学筑巢引来40余凤凰》为题,《扬子晚报》在2001年8月10日头版头条以《事业引才,情感引才,待遇引才》为题作为焦点新闻对马坝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作了突出报道。《新华日报》以《“金凤凰”群栖马坝中学引发思考》对“马中现象”作了深层次探讨。江苏卫视在“要闻点击”和“大写真”(连续三集)多次突出报道了马中成功的办学经验。《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省、市重要报刊也从不同角度对马坝中学进行过大量的宣传报道。

学校更名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基函〔2010〕6号文件,经盱眙县人民政府申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盱眙县马坝中学更名为“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盱眙县马坝中学1956年建校,1998年创建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转评为省三星级高中,2009年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是淮安市唯一办在农村的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在省四星级高中的平台上不断深化教育内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以艺体教育为中心的特色校园文化,构建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突出抓好教育教学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园林式学校、省体卫工作优秀学校、省中小学教师学生戏曲调演一等奖、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市同类学校前茅,连续十四年荣获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