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龛山凯歌 |
释义 | 《龛山凯歌》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之一。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获胜之时,徐渭正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据所见所感,写下了《龛山凯歌》五首。龛山在浙江省萧山县东北五十里,当时有龛山寨,明军戍守于此。全诗写明军与倭寇大战获胜的经过,反映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讴歌了爱国将士所向披靡的雄姿和保家卫国的英勇战斗精神。 作品名称:龛山凯歌(五首)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七绝 作者:徐渭 诗词原文龛山凯歌(五首) ⑴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听黄绶着戎衣①。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 ⑵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冰红冷铁衣。 ⑶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⑷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②: “看尔来生敢再来”! ⑸ 旗裹金疮碎朔风, 军中吮卒有吴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 注释译文[题解]作者曾随会嵇典史吴成器在龛山(今浙江萧山县北钱塘江边)歼灭进犯的倭寇。此役吴成器统兵进击,遇敌死战,以一当十,大获全胜。吴成器也很爱护士卒。此诗是战斗结束后作者在吴营中所写。 [注释]①黄绶——系印的黄色丝带。 ②志译——通译,译员。 诗词鉴赏 [语译] ⑴县尉官卑职小,禄米微少, 一朝受命挂印,着上军衣。 何故贼中闻知,先就胆寒? 连年海上征战,都未解围。 ⑵短衣随身带枪,暮夜合围, 冷风夹着雪片,扑向人面。 来朝喜看骑兵,一路凯旋, 寒光照着铠甲,一片红艳。 ⑶敌人彩绘的兵器,丢弃山坳, 箭镞在山中消融,失去金光。 经过几个秋冬的风吹雨打, 有人拾到它们,定会回忆今朝。 ⑷敌人身首异处,认不清哪个是自己, 一边鬼魂一边尸骸,对着哭哭啼啼。 让通译用倭语给你们传句话: “看你来生还敢踏上中国的土地!” ⑸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 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 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作者简介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