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礅猪
释义

简介

概述

“驐猪”,为民间传统俗称,历史悠久。在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教科书­--动物阉割技术篇章中提到的是,猪的阉割术,分公猪阉割(摘除睾丸)和母猪阉(摘除卵巢)。出生后一个月龄左右,大约7-8公斤体重仔母猪,摘除卵巢为“小挑花”,三至四个月龄,大约30公斤左右,小母猪摘除卵巢为“大挑花”。公母猪进行阉割摘除生殖器官后催肥为人们肉食之用,可祛除性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异味,而且截除性成熟,情欲活动时期的大量能量消耗,及其所带来的体重增加速度减慢之因素。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造,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具有重大贡献,属祖国宝贵的畜牧兽医技术遗产。据有关资料,早在三千年以前的“殷代”甲文中就有猪的阉割术记载;有史可查的,距今二千五多年的“周礼”一书中“夏官”部分,就有记载叫“攻猪”,“攻”是阉割的意思。

历史

乐清民间传统承传下来的所谓,三十六行手艺之一的礅猪技术属小母猪阉割“大挑花”。礅猪老司以一把三寸之礅猪刀,一支六寸之礅猪箫(笛),久串(九寸)江湖,游走(九)于农村乡间,以其精湛的手艺,特有的乐曲韵调,自趣自乐,美妙之箫声,点缀着农村乡间几分,自然气息和笙歌娱乐气氛。而且为警觉养猪户闻声而想到自家有否猪需要及时礅的方便。此项民间手艺,在乐清经世历代传承,历史悠久,经历代礅猪老司们的实践钻研,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程度。其手艺之娴熟绝妙,深受社会人们所信赖。

礅猪步骤

礅猪步骤

礅猪老司传统利用木工老司折断的锯片,取其三寸长,经精心打磨成,前刀锋部中间尖,锥形,旁边宽0.6寸,尾宽0.3寸的小巧玲珑的礅猪刀为术之用;取民间空心小土竹6寸(18厘米)段、通节,上口装、上木制簧片,下段钻二小孔,制成独特的直笛,自称礅猪专用之箫。凭食指、中指在这二孔上节奏按捺精心演练,吹出特色乐曲的礅猪讯号之声。礅猪之术法是:将已经过发情的母猪(但要避开情期),提到合适地面上,左侧朝上,术者在背面,右脚踏在猪耳后根颈骨部,不卡住气管,以防窒息,左脚踏住猪尾巴,助手拉住猪左脚,取猪左腿膝上与髋骨结对应成的三角区,肷部中点,右手持刀剃毛作一皮瓣突向下后方的半月形切口1.5公分左右,左手拇、食指压住切口边缘,右手食指插入,分离腹壁肌肉向背部方向用力迅速捣破腹膜(此时助手要把左脚向后拉直绷紧腹膜,避免捣不破腹膜引成剥离无法插入腹腔内)。进入腹腔沿背侧腹壁伸入骨盆入口顶部两侧探到卵巢后,钩住输卵管系带一起,将其托到腹壁拇指配合固定滑出切口,左手拇、食指托住,右手用力割至子宫角上部部分输卵管,逐一完成两个卵巢的阉割,再用右手食指复原子宫角,沿腹腔内壁旋转一周,防止肠管夹到切口内,术毕不缝切口,皮肤外口涂上传统稻草煮饭镬灶堂墨为消毒杀菌,以防止发炎。

礅猪的时间

整个手术时间约为3分钟左右。七十年代后卫生理念增强,礅猪术前酒精消毒,术后红药水涂抹刀口,还有少数地方坚持老习惯至礅猪生意没落为止。这里涂上镬灶堂墨的另一层迷信色彩意思是这头猪已供许与灶神,由神圣保护安全健康生长,其他鬼神不会侵犯。

礅猪的讲究说法

礅猪的说法

礅猪老司非常讲究吉凶忌讳。自古流传谚语“礅猪生意,一天礅九头,九天没猪礅”意思是忙起来很忙,闲来时断生意;每月的三、六、九日忙于走,太阳晴天可以走,初一、十五、阴天、雨天切勿走,这是由于礅猪老司及民间养猪户历史以来形成的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经验教训,认为三、六、九是顺的好日子,太阳出来,晴天是佛天,初一、十五、阴天、雨天是鬼天,对礅猪老司和养猪户不吉利,或者会把猪礅死,或者猪礅了会生病,长不大。从现在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可能是地球运转,大气变化,月亮引力及太阳有消毒杀菌作用。

礅猪的讲究

礅猪老司的工钱是不用“断”的,天下一道价,这是指一个县级行政区价钱是统一的,一般每礅一头猪,以出售一公斤毛猪价为礅猪钱。礅猪致死要赔偿养猪户主十倍礅猪钱的钞票,也是民间统一约定俗成的,不会形成纠纷。因此,礅猪老司游走江湖与养猪户都很客气。有着密切的亲和关系。

礅猪老司为了本门技艺的精益求精及社会的影响力,经常约会进行礅猪技术“比武”,相互切磋技艺,标准是以再快的速度把籽(卵巢)礅出,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的老司头一至二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甚至探指能摘双籽(卵巢)。但也有手艺未精者逞能,慌乱时,未捣破腹膜,使腹膜向内隔离,隔着腹膜探找卵巢,结果是挖不出卵巢,下不了台阶,或者捣破腹膜后,搅乱肠管(贬谓:“翻猪肚”)探找不到卵巢,将肠系膜脂肪带出,使之卡在切口,被行内手艺老司当作笑柄,“不会礅猪会挖油”,而在社会传闻。

“六畜兴旺猪为首”,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历史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及厨用肉食习惯所形成的普遍认识。所以长期以来广大农民都习惯偏重于养猪生产,养猪数量居畜牧业生产之大头,特别是建国后,各级政府部门都把养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发展支柱产业来抓。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民留有自留地,副业收入主要以养猪为主,家家户户普遍养猪,年出栏数量最高达到二十多万头。七十年代期间的十年是乐清礅猪老司生意鼎盛时期,礅猪业务非常忙,年收入比一个工程师工资都高出三至五倍。活跃于这个时期民间礅猪老司三十多人,曾经建立过社会团体协会组织,分地盘、自负业务,同时也有蛮者侵略他人地盘,产生纠纷,但最终都会有本门技术威望者出面调停,按规矩解决。所有每个礅猪老司,为巩固自己地盘,都有师徒传几手防身攻击拳脚之功夫。

礅猪日渐萧条

八十年代开始,礅猪老司的礅猪生意日渐衰落,至九十年代一落千丈,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艺在乐清民间消(箫)声匿迹,从此开始再也听不到悦耳的礅猪箫声,恐怕这项独特传统乐调技艺也就要失传了,给民间人们多少也带来几分怨惜与遗憾。抚今追昔,原因何在?主要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产格局先进趋向、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以及人们对肉食质量的严格要求。八十年代后,乐清经济迅速发展,往日农民养几头猪作为经济收入,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所以,养猪生产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趋向于规模型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养猪生产力水平也随之提高。过去每出栏一头肉猪需近一年饲养时间,现在,生猪生长速度增快,缩短到6个月,根据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分析,传统的礅猪(大挑花)、摘除卵巢的月龄、体重、离屠宰体重与月龄太短,于肉食的质量,全程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影响,必须赶在一个月仔母猪期间阉割(小挑花)摘除卵巢是最科学的。同时,由于我市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力量,以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的增强,因此,具有悠久历史流传于乐清民间的传统礅猪手艺,经世历时,尽管是技术提纯达到炉火纯青之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可怜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用为记载进入历史。但寄望曾经对发展养猪生产、人们肉食质量作出过贡献的礅猪老司们,跟上现代养猪业生产的科学步伐,为当代规模养猪的发展,仔母猪的阉割术深入研究,手机铃响,箫声再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