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碛口镇
释义

碛口镇地处吕梁山西麓,临县城南48公里处,南与柳林孟门镇相接,东与林家坪镇相连,北与丛罗峪镇接壤,西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全镇面积108.45平方公里,人口33409人,其中农业人口31405人,共有40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

中文名称:碛口镇

下辖地区:西湾村

面积:108.45平方公里

人口:33409人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历史文化

现为山西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被列为山西省风景名胜区、山西省地质公园。碛口镇于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镇内西湾村是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资源

该镇煤炭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以旅游、煤炭资源开发为龙头的大发展格局。

镇内资源丰富,有以黄河风情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明清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时地下资源也相当丰富,有以4号优质煤为主的煤炭资源和黄河水力为主的水力发电资源。

经济状况

镇内主产红枣和蔬菜,反季节的蔬菜销往离石、柳林等地,是农民收入的一项来源。

突出本地特色农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按照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思路,结合该镇实际,继续坚持把蔬菜、红枣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多措并举,多元增收,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蔬菜产业

蔬菜产业迅速壮大。针对蔬菜产业在该镇具有传统优势的现状,在做大做强上作文章。一是扩大蔬菜种植,提高蔬菜品质。通过宣传发动,科技扶持,积极引导农民改良蔬菜品种,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007年共组织由省科协、县科技人员22名38次,在本镇进科技培训。蔬菜协会也充分发挥作用共组织55次街道31个村进行科技知识讲解,受训人员上万人,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推广温室种植,增加综合效益。通过科技培训,大力倡导农民实现蔬菜温室种植,目前,全镇蔬菜温室种植已达800余亩,平均亩增效益1200余元。

粮食生产

粮食直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该镇粮食直补发放工作圆满完成,粮食直补资金120余万元,全部以“一卡通”、“一折通”的形式由专门人员入村发放到户。为了让农民深刻理解中央文件和有关粮食直补工作的政策,按照上级要求,深入细致地在全镇范围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防止虚报、瞒报,镇政府包片干部全都下村入户,实行镇干部保村制,在村干部的协助下逐户、逐地块核查土地面积,并逐户登记,然后张榜公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公正性、真实性。粮食直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粮的积极性,保证了该镇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该镇继续以“加快旅游开发保护步伐”为富民工程,紧紧按照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旅游开发保护思路,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红枣红了,百名书法家走进碛口”重大活动。修建了连碛口广场和旅游接待部的80余米的涵洞一处。同时,在各景点成立旅游景点环卫队,每天及时处理垃圾,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环境。举办了三期由35名旅游景点解说员和爱好者参加的培训班,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历史变迁

从临县,离石、柳林一带出土的大量陶片、石刀、石斧、陶环等多种文物考证、远在新时期时代,碛口这方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

道光七年《永宁州志》记载:“靠林县和州之间,有古城遗址。民国6年,《临县志》记载,:“汉武帝4年,今碛口秋水河东寨村记载”

南北朝时期临南置定胡郡,定胡县,故治在今柳林孟门镇。碛口之名,最早见于书《隋书》,是山西面对匈奴的防御要塞。道光七年《永宁州志》记载:“州西少一百二十里,曰孟门镇,周大象元年于次设定和县,隋置孟门关,其地势显固,碛口距孟门只有15公里,且兼在黄河暗边,均应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碛口座落在黄河和楸水河的三角冲积而成,仅知在明末清初,临县天灾人祸,人口不到2万,但碛口非常萧条。当时集镇2公里的侯台镇。传言“先有侯台镇,有有碛口镇。清朝乾隆秋水河冲毁侯台镇,碛口镇开始兴盛。

碛口在清朝乾隆年间,得益于大同碛险关,以及晋商的的辉煌,成为“晋商西大门,黄河大码头”。时有州县之分,就是说碛口一半属于永宁州,一半属于临县。民国初年,临县行政区划为五区36所,碛口一带属于香炉所,管辖112个村庄,其中包括今柳林一些镇。

民国十四年临县设四个区,三区为碛口:离石县分为五个区,四区为碛口,区所都住扎在碛口黑龙庙。

民国35年,临县、临南县合并为临县;离石和离东县合并为离石。将碛口划归临县,成为碛口镇,一直到今。

景观简介

夏末秋初,屈指历数自己的足迹——睡过古庙、藏民居、四合院的大火炕,还有神奇的潜水艇和金字塔边上的阿拉伯“飞毯”,然而,入住山西碛口镇这般土生土长的窑洞倒还真是第一遭。

寻古迹

碛口镇和壶口的位置都是在黄河边上,只是碛口镇在壶口以北220多公里的吕梁地区临县近五十公里的黄河边。古镇的形成很有些渊源,一是地理环境造就,二是有创造了商业和金融奇迹的晋商作为其发展背景,使得小镇最繁华时发展到三千多个店铺商号,名噪一时。

镇口以北的黄河河道有四、五百米宽,到了镇口以南,河道急速收缩至不足百米,河水流成了S型。河道的其余部分都成了乱石滩,南北落差十余米,古时船行至此,为了不走险滩,纷纷上岸改走旱路。于是,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药材从此处上岸,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晋中、京津等商业发达地区,回程时,驮回了棉花、绸缎、茶叶、火柴等日用品,再经水路运送西北。用现在的观点看,碛口镇的繁荣是接受晋商经济辐射的结果。

住窑洞

住窑洞的想法这次终于得以真正实现。听着水声沿着黄河边的古道进镇,碛口旅馆赫然在目。旅馆依山而建,前面是大院,后面是上下排列的二层二十多间窑洞,吃饭就在院子里,整体建筑是个四合院和窑洞的综合版。最有意思的是可以上到大院顶上的平台,从黄河边小摊那里买来沙瓤大西瓜,切好了整整齐齐放在墙头上,像展示战利品一样,之后开始看黄河上来往于晋陕二岸摆渡的大木船,边吃西瓜边听枣树林里山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在这个盛夏最高温度只有26℃的山区古镇里,这样的“行为艺术”肯定是被看做怪异和浪漫的。

听黄河

古镇上建筑大部分难以看出当年繁华,只能凭墙头上的介绍和留存下来的现状来想象。古镇人纯朴好客不保守,要是遇上赶集的日子镇上更是热闹:土产加舶来品,牛仔裤加白羊肚头巾,人力大木船上摆渡来了黄河对岸的摩托车……那种感觉就是雪碧加老陈醋,感觉说不出却让你记忆深刻。

入夜的古镇是安静的,这里的人家很多都吃两顿饭,早晨8、9点一顿,下午3、4点一顿。这里没有影剧院、没有网吧、没有舞厅,古镇人家的木窗框里透出的是点点淡黄色的灯光。历史的脚步似乎只有在夜里才让人感受得出来,因为万年未变的黄河交响乐依然在这里奏响。

碛口集萃

黑龙庙

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位于临县南端湫水河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主要由山门、正殿和乐楼组成。庙宇依山傍水,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雄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险峻的石崖之上,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倚庙廊居高俯视,秋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尽收眼底。庙中乐楼的音响效果极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所以每逢古会隆节,秦晋两省四乡群众观光游览都络绎不绝。

大同碛

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秦晋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黄河进入大同碛,河面急剧收缩为百米左右,河水涌向落差约10长3000米的倾斜河道,顿时水流湍急、浊浪排空、咆哮如雷、声震十里,观者无不惊叹。

西湾村陈家大院

是清代陈姓富商民宅大院,坐落在碛口镇东约一公里的湫水河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整体如一座阶梯式城堡,院内5条巷道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排列,寓意家庭世代旺盛,其建筑、石雕、砖雕、木雕都很有考究,整个君臣人有典型的吕梁地区风格。最令人稀奇的是,这座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竟然保留至今且基本无损。

碛口镇西湾村

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一片浑然天成的民居建筑群,一段晋商兴衰沉浮的历史,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湾

西湾民居

这条大河是唤作“母亲河”的黄河,在黄河流经山西临县境内的秦晋大峡谷时,突然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天然码头——碛口。悠悠湫水从这里汇入了黄河的洪流,养育了两岸人家,滋润着周围的村落。在这些村落中,有一个西湾村在2003年底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成为山西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落?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又何以从寂寂无名而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列呢?

在距离闻名遐迩的临县碛口镇一公里的地方,到了西湾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座西北向东南。当地人说,西湾村当年选址是依据传统的风水学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原则进行的。村落的主体部分建在两座石山中间,民居建筑群坐落在三十度的斜坡上,层层叠叠,空间和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最高处可达六层。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给人以和谐秀美、浑然天成之感。湫水河静静的从村前流过,见证了西湾村的创建、兴盛和衰落。西湾村的起源和当年的水陆码头碛口的兴起有着不解之缘。这是一个单姓村,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几乎都姓陈。他们的迁居始祖是西湾村的创建者陈师范。明朝末年,陈师范迁居碛口,利用碛口的商贸条件在当地作搬运工起家,后来开店经营各种物资发达起来。成为富商的陈师范在湫水河边紧邻碛口的地方建起了村落,以后的数代人又历经上百年的扩建,终于把西湾村建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

走进西湾村的时候,感觉如同陈年老酒刚刚开坛,醇香袭人。西湾民居整体设计奇特,整个村落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这五条竖巷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各个支系的人分别依这五条巷子聚居,既便于管理,又易于日后村落向左右扩展。每条竖巷里的宅院都可以互相贯通。只要进入一座院落,就可以游遍全村,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巷子的地面用石块铺砌,两侧有石护墙,有的地方还建有堞楼和供巡视的墙道。早先村子的外围建有封闭的村墙,只是如今都已塌毁了。当年,整个村子如同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只在村南段建有三座寓意为天、地、人的大门。显然,古村西湾对外部世界来说是封闭的、内向的,而对于大家庭的生活方式而言是开放的、外向的,折射出对外防御、对内聚合向心的传统心态。这种对外排斥、对内凝聚、重视防御、居安思危的设计思想,我们在山西的一些晋商大院中也曾看到。

西湾民居的特点就是:依山就势,街街相通,巷巷相通,院院相通,还有一个特点,和其它地方的建筑不一样的特点,它都是窑洞式的明柱厦檐高屹台,它正面是明柱厦檐高屹台院,南面是客厅,或者是马棚、厕所、大门,它的建筑形制都是这个,另外一个,因为它是顺着山坡修建的,它下面院子的屋顶,这里叫“脑畔”,“脑畔”就是上面院子的院子,它是层层叠叠往上修的,所以相当有特点。

如果说金、木、水、火、土五条竖巷是连接西湾民居建筑群的筋络和骨节,那么村里现存的三十多座宅院则是西湾民居的血肉。这些典型的晋西风格的院落,多为三合院,也有一部分是四合院。这是当年西湾陈家始祖陈师范居住的院子,简陋的大门似乎与普通人家并无两样,而精巧的二门仍透出不凡的气度,这样设计是缘于主人不露富的心态。如今,这座院落还是整个西湾村里最气派的院子。

西湾民居的门楣上,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匾额,落款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并不鲜见。这个院落的门匾上镌刻着“岁进士”三个大字,据说这里是军功三品的蓝顶老爷陈辉章的旧居。而这块“明经第”的门匾更有意思。其实,岁进士和明经进士,都不是正式进士,而是对屡试未第的老秀才给予的一种安慰。陈氏家族,虽然也曾因为有赈灾、助饷的义举而封官进爵,但毕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商人世家,很难象晋东南阳城、沁水那些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一样,出现诸如“一门九进士”的科举奇观。

走进古村西湾,左顾右盼之间,步步有景,引人入胜,视觉每一秒都有一个落点。中国古民居最富有特征的是它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一窗一棂,都有文化内涵。门楣、立柱、大梁、柱础、窗棂……精美的雕刻作品无处不在,龙凤戏珠、八仙过海、红楼西厢,这些寄托着古人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的生动故事,被镌刻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雕梁画栋和院落的总体风格达到了完美的和谐:淡雅、质朴、宁静、祥和,乐在其中。

上个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随着黄河水运的萧条,曾经盛极一时的晋商重镇碛口走向了衰落,而依托于碛口商贸的古村西湾也日益萧条。

西湾民居是逐步修起,也是逐步破坏的,破坏是从日寇侵华开始的,日本人在西湾村共计住了二十八天,他们就烧毁了不少房屋,最后撤退的时候,把全村的大门都卸下来烧了,现在保存下来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其它的一个是烧毁,一个是自然塌,再一个是困难时期,也拆的卖了一些砖啦、瓦啦、木料啦,破坏很严重。

如今的西湾,已经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其它著名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是,这里依然保留着古朴的原生生活状态。对于西湾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民们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兴奋。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们都太熟悉了。或许是受城堡式建筑环境的影响,西湾人不太欢迎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村里通常也不留游客住宿。如今,西湾村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留下的人精心侍弄着村里的田地。虽然地不多,但有着湫水河的灌溉还算肥沃。精明、勤快的西湾人总能让土地产出多于其它地方的效益。他们的祖先就善于因陋就简、经营生活,反倒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年创建村落时,碛口地区山多地少、惜土如金,他们就把房屋就着山坡一层层修建起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居景观。西湾几乎不产蔬菜和水果,他们就琢磨着把各种粗粮做的出神入化,在西湾,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会做一种钱钱饭,就是把大豆用水泡好后砸扁了煮在稀饭里吃。闲来无事,人们就在院子里砸钱钱,一起一落间,寄托着西湾人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郑孝夔曾经说过:建筑是一种文化,它的确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不同气质。西湾民居正是以独特的气质征服了世人。走在石砌的街巷里,观赏着西湾村的石山、石路、石墙,还有石筑的房子,忽儿弯转曲行,忽儿拾阶而上,忽儿又穿街过洞。抬眼望去,高耸的府第门额,厚重的“进士第”牌匾,粗犷的箍窑大院,时时显露出明清时期晋商的骄傲和富裕。1999年秋,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环境设计系华裔教授董伟在考察了西湾民居后赞叹不已,他说西湾民居不仅仅是山西当地人民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则评价说西湾村可以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湫水河静静的流淌,历经三百年兴衰沉浮的西湾村早已习惯了宠辱不惊、安之若素,它将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通过凝固的民居建筑,传承给后人,留住一段历史,留住从前黄河古渡碛口的繁荣和萧条。

风土人情与节祭

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初一的黑龙庙会,碛口镇会有古风白韵的“社戏”活动,千古一绝的《狮子啃绣球》等地方小戏、碛口腰鼓,以及陕北皮影、剪纸、八音会、民间说唱等,都是极具黄土文化特色的风俗风情。

特色面食

碗砣

荞麦粉拌成糊状加热烧熟,盛于碗中,冷却后象果冻一样贴于碗壁,吃时加上拌料,再用筷子挑开它,口感柔软有弹性,很有质感和嚼劲,据说夏天吃了还有清火的功效。

面鱼

把发好的面揪一块下来,如小拇指头大小,用大拇指在有花纹的木板上用力一搓,变成了一个半圆型的“小贝壳”,放入水中煮熟,捞起来加入鸡蛋青菜炒食,吃的时候再咬几口生大蒜味道更纯正。

经济结构调整

科普惠农收效颇丰。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绿色农业为主题,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蔬菜协会为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起服务“三农”的独特创新机制,先后引进“激活蛋白”、“螺旋酶”等先进生产资料。成功运用物理杀虫灯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遏制了一种名为“小地老虎”的害虫对蔬菜的侵害。引进了“枣减灾免害综合防裂技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红枣减产。蔬菜协会分两组分赴全镇21个村实地培训,示范指导农民2700余人次,受训人员上万人,碛口蔬菜协会被吕梁市命名为“明星单位”。2008年8月27日,碛口蔬菜协会被吕梁市确定为首家农科110网站,并于11月13日正式启动。

红枣协会组织。建设33座红枣烘干房,为红枣的保值增值、防霉烂做出了积极贡献。

摄影协会。精选出400余幅摄影作品,在县十三届人代会、“五一”黄金旅游周、“红枣红了—百名书法家走进碛口”活动中进行了展览,受到了广大专家和群众的好评。

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

(一)美锦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建河坝1200米,办公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美锦大桥正式通车,其它各项基础工作健康推进,环保、用地等手续正在逐步完善,村企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沿黄旅游公路7公里,和沿黄干线公路顺利完成,解决纠纷89起,签订协议23份,并按规定补偿7村所涉及近500户群众的土地和枣树,财政所直接发放补偿款160余万元,清理扶贫攻坚路欠款和候台扶贫大桥尾欠款46万元。共修复水毁道路234公里。

(三)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标准化派出所三层楼一座,帮助县电力公司完成了碛口供电站新址的占地补偿、基础建设任务;新建西湾村70米护村河坝;硬化候台1公里街道;依靠碛口籍在外工作人员,投资150万元;硬化垣上村6.7公里水泥路;投资30万元,维修高家坪学校,新建文化戏台和改造维修村级活动场所;投资20余万元对冯家会至马家岭段3公里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铺砂硬化。

(四)全力推进新农村及沼气建设,寨则山、垣上、侯台三村栽植侧柏树5300株,陈家山新栽侧柏3200株,寨则山村蔬菜基地使用平衡微肥试验示范140亩,亩增收1800余元;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一定规模,无公害蔬菜响誉吕梁,三村安装路灯58盏,新建垃圾池17个,配置健身器材16套,全镇新建沼气池57个,西头62户移民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旅游开发区征地搬迁等长期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党的建设

按照县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了“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的教育活动。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十四项制度执行的决定》,出台了《关于信访问题实现根本性好转的意见》,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使各项工作都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人、对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党委在“七一”前建立了蔬菜协会党支部和撮影协会党支部。两年“七一”期间,纳新党员74名,对寨则坪、高家山、西头、街道、李家山党支部进行了调整和补选,党委对老干部和三个协会以及连续15年以上的离任干部和村委主任给予经费支持和生活补贴。

农田水利建设

(一)完成了索达干、高家坪、冯家塔、马家岭、西山、焉头、樊家沟、下塔、寨上、张家港10村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和维修工程,依靠省发改委的工作队支持,新建李家山可灌溉300余亩土地的主灌渠1200米,新打出水量10吨/小时的浇水井一口。

(二)抓住秋冬农建机遇,修复水毁道路234公里,修复水毁坝堰14座。个户投资26万元新建高家塔涵洞92米,河坝140米,新增淤地12亩,新建高家塔观光园水井一口。依靠县以工代赈办支持投资近30万元,新建街道涵洞86米,新淤地近4亩,使中市街与文化站连为一体,抓住沿黄干线公路建设出土的机遇,新增冯家会村垫地16亩,新增樊家沟村垫地约83亩。

构建和谐社会

(一)民政工作进一步深入,到2008年底,全镇农村低保户870户,1402人;农村五保户171户,176人;城市低保252户,粮食直补5911户,对全镇农村危房进行调查登记,制定了查实救灾包村工作制度,灾情及时上报责任制、值班制,取消双休日连续工作制,动员全镇人民群众查灾治灾和开展生产自救。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过到98%,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口蹄疫免疫注射10249头(只),猪蓝耳病免疫3160头,猪瘟免疫3160头。

(三)换届选举工作,2008年11月至12月份的换届选举中,碛口镇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贯彻市、县换届选举精神,依法有序推进选举进程,确保了支部、村委“一肩挑”的比例,全镇第八届村委换届工作按时圆满完成。

(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两免一补”有效落实,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率排在全县前列,教师全员聘任工作全面完成了“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双向示范校”高家塔学校吕梁市验收排名全县第一,县教育体育局在高家塔学校召开了寄宿制学校建设观摩研讨会。

(五)计划生育工作,各村建起了服务室,配齐了服务员,落实了报酬,镇成立了计生服务组,配置了微机、打印机、电话,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办公,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县委、政府的各项计划生育任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24:40